周五,中国宣布了放松新冠疫情管控的“二十条”。彭博社的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对此过于乐观,中国的政策只是在新冠“清零”的框架下,使其能更稳定和持续更长时间。
周五(11月11日 ),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放宽隔离和测试要求的改革措施后,各资产类别的投资者欢欣鼓舞,仿佛有争议的新冠“清零”政策已经宣告结束。
但即使在股票、大宗商品和在岸人民币飙升的同时,中国观察家提醒说,放宽要求可能并不代表中国退出对新冠的清零框架。相反,这可能只是反映出最高领导人努力将此战略放在更稳定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持续更长时间。
中国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委员会详细说明的20项措施包括:将旅行者和密切接触者必须在集中隔离中度过的时间从7天减少到5天,然后在家里待3天。并结束有争议的航班“熔断”制度,这个制度对带入病毒病例的航空公司进行处罚。它还制定了一个框架,以控制各地大规模测试和接触追踪,促进疫苗接种,并加强医疗供应。
这些是中国为抗击病毒所遵循的20条新规则。
这个政策给予的是一个比以前稍微宽松的制度,减少地方官员层层加码的空间,后者已经造成很多事件成为全球头条新闻。
但是,这仍然是全球最严格的新冠疫情控制制度,而此时世界其他地方已经恢复了疫情前的生活。官员们已经回击了他们正在放松病毒控制的说法。
周五,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北京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告诉记者:“中方出台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绝不是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这些措施出台后,会有助于改善跨国旅游和跨国旅行,方便有关商业人士来中国投资兴业。”
投资者情绪高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跳涨8.3%,是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了1.7%,主要大宗商品反弹。
太过乐观了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和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说:“总体而言,当局仍然非常谨慎。20项措施主要是为了纠正过度反应,但缩短隔离时间等步骤实际上节奏相当缓慢。”
这些变化恰逢中国自4月以来每天的新冠感染数量首次突破1万,包括北京和广州在内的一些最大城市的疫情正在恶化。全国各地数百万人目前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目前还不清楚当地官员将如何调整他们的规则,以符合新的指令,同时使疫情受到控制。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研究主管庞溟表示,一些市场对此消息的解读“过于乐观,新冠政策只会在短期内进行微调,政策的重点将在彻底消除感染病例和制定更精确的措施之间漂移。”
中国的制造中心在疫情中采取了冒险的“灵活处理”路径
广州成为采用更有针对性措施的样板,即使其每日新感染病例攀升至2500例,也采取了出乎意料的“灵活处理”方法。迄今为止,这个南方大都市避免了全市范围的关闭,而是在其11个区中的3个区实施遏制措施,并连续数日停学。
但是,在近三年宣传的推动下,公众对病毒的恐惧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许多人经常主动留在家里。这导致无论出台什么规定,都会打击这个城市的经济。
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金冬雁说:“他们深深相信病毒会杀死很多人,政策变化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想让中国立即结束新冠清零政策,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正在向前迈进,至少是一小步,解决新冠疫情规则中最混乱和糟糕的地方。”
接种疫苗
中国的老年人是最有可能死于新冠病毒的人,但他们对接种疫苗持有根深蒂固的抵触情绪,如果他们不接种疫苗,中国也无法完全开放。
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只有86%以上的人接受了全面的疫苗接种,而这个群体的疫苗加强针覆盖率更低,只有68%。
香港大学流行病学系主任高本恩说,在20项措施中纳入提高疫苗接种比率的必要性,以及推动储存新冠治疗药物使用是令人鼓舞的迹象,因为它们可能构成走向正常的过渡计划。
但他说,中国何时退出新冠“清零”的最重要迹象,将是取消对整个城市的大规模测试。周五宣布的一项新措施要求官员不要进行大规模测试,但在传播链不明确的情况下仍允许进行测试。
他说:“普遍测试是新冠‘清零’的关键。因为如果要转变这个政策,就不需要再计算感染案例了。政府会担心重症和医疗系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