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远程医疗服务蓬勃兴起,有名望的医生成“抢手货”

据日经新闻5月27日报道,中国国内的远程医疗服务正在蓬勃兴起。

(图源:Unsplash)

4月,当30岁的李先生的眼睛开始疼痛时,他决定尝试京东健康的远程医疗服务,而不是去医院找医生。

之前,李先生曾在网上与一位医生交谈看病,后来,眼药水被直接送到了他的家里。

李先生说:“看大病的话,我还是会去医院,但看小病的话,远程医疗就很方便。”

京东健康是网络零售商京东的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远程医疗的四个主要参与者之一,而其余三个则是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保险旗下的公司。受疫情影响,对远程医疗的需求出现了激增,这些企业正试图在中国招募386万名医生加入他们的应用程序,以巩固他们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的地位。

在北京的一家京东健康办公室,一排排的医生坐在电脑前,通过即时通讯、语音通话或视频聊天提供医疗建议。他们分三班工作,以确保24小时服务。

看诊的价格取决于医生,但15分钟的视频预约通常需要50元左右,一般来讲,这是公立医院最高的收费水平。

医生王春业(音)便是在线医生的其中一员,他被在线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所吸引,于2019年从一家公立医院离职,全职加入了京东健康。

王医生说:“用视频问诊和当面看病没什么区别。”

2020年,在京东健康上注册的医生提高到了11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约12倍。

平安好医生软件的运营商是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平安好医生上的医生数量增加了240%,达到了23000人左右。而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巴巴健康信息技术公司记录了43%的增长,医生数量达到了6万人左右。

腾讯持有微医近9%的股份,在该平台注册的医生数量已经超过了27万,预计还会出现一定的增长。

这些医生中的大多数人在其他地方全职工作,在空闲时间通过应用程序提供在线医疗服务,以获得额外的收入。预计在中国,约有10%的医生使用了这些远程医疗应用程序,而且未来这一数字将只增不减。

2015年,中国政府将只在网上运营的医疗机构合法化,自此远程医疗开始萌芽。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的市场急剧扩大,凸显了其优势。

这种选择通常比当面预约更昂贵。于单次就诊而言,公立医院通常收费10元至50元,而京东健康的收费可高达约1000元。各平台正竞相争取受欢迎和受尊敬的医生,通常来说,这些医生的收费会比较高。

美国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表示,2020年,中国的数字医疗市场增长了44%,达到了3140亿元,到2030年这一数据可能会达到4.2万亿元。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支出国,中国的数字医疗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截至3月,阿里巴巴健康的用户数为5.2亿,而平安好医生的用户量在2020年达到了3.7亿。平安好医生还可以通过远程患者提供的数据信息,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通过患者的具体症状,推荐合适的医生。

但挑战依然存在,使用过远程医疗服务的患者会进行二次使用,但新客户却较为有限,因此公司们正在努力,从相对有限的客户群中收回对该领域的投资。尽管阿里巴巴健康在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实现了净利润,但其他三家供应商在其最近的年度业绩中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瑞银集团(UBS)医药行业分析师谭雅文表示,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将远程医疗与母公司的其他服务(如在线药品销售和保险)联系起来。

对于如何避免误诊和该领域的其他潜在问题,目前还没有官方指南。这些公司必须努力确保其在线平台上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安全的、优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