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为什么全球投资者仍看好中国?

William Russell在巴伦周刊发表文章虽然去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的负面事件,但并没有打击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作者分析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并认为投资者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资金配置。Russell是安联全球投资公司驻香港的股票产品全球主管。

Photo by Glsun Mall on Unsplash 

过去一年,投资者看到了一连串关于中国的不受欢迎的头条新闻:科技行业被打压,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倒闭,甚至一些中国最知名股票可能会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这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结果)。然而,国际投资者依然支持中国。

虽然负面消息通常会使得投资者离场观望,但在投资中国上,情况却恰恰相反。2021年的每个月,外国投资者净流入中国国内A股的资金都是正的,通过沪港通计划,国际投资金额总共增加了670亿美元。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可能是,全球投资者一直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第二大股票市场的投资不足,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

尽管仍然存在分歧,但中美似乎在一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它们都希望在未来的重要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等。双方都希望控制从原材料到加工制造的整个价值链。

事实上,许多持长期观点的投资者预计,中国和美国在上述这些行业中,会各自产生一些赢家。因此,外国资本会持续流入中国市场,这样投资者在两个阵营中都有涉足,在抓住两个机会的同时,也减少了错失良机的风险。

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应该只看那些危言耸听的新闻的表面,而应该考虑推动中国决策的暗流。当中国政府对部分科技领域进行打击时,监管机构实际上是在推动市场不再过度配置资源在消费技术领域,而无视其他对中国未来更重要的行业。去年推动中国决策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是推进经济的自给自足,在科技硬件和能源供应等战略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上,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Photo by Hanny Naibaho on Unsplash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政策积极抑制投机行为,限制这个中国高碳密集型产业的活动,从而在推进清洁能源目标的同时,为一个高杠杆率的行业制定更多的融资规定。中国股票在美国市场退市的阴影,有效地促进了资本流向本地的股票市场,最近还包括了债券。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现状并非危机的预兆,而是一个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所做的协调,是为了适应未来的挑战。几十年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代价,包括贫富差距扩大,生活成本膨胀而导致的出生率下降,以及整个系统的高杠杆率。如果不加以管理,后果可能很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推行的共同富裕可以解读为对优先事项的调整,以支持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产业,同时也减轻关键领域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不及早解决,可能会带来长期的挑战。

在中国努力重新分配资本以赢得未来之际,有五个主题尤为突出。它们为积极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框架,使他们能够识在未来几年可能成为赢家的公司和行业。

这些主题是:

自给自足:中国通过对第五代和第六代无线技术、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促进关键行业的自给自足。

工业升级:通过机器人技术和其他精密技术升级制造业,中国工厂希望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不断增长、日益富裕的中产阶级改变了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了对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消费产品的持续需求,比如护肤品、化妆品以及高端运动服装等。

Photo by Mufid Majnun on Unsplash 

可再生能源:中国正在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进行大量投资,因为它不仅仅希望主导成品,而且主导电动汽车电池和多晶硅等基础部件(多晶硅是太阳能的重要组成部件)。在富裕的沿海地区增加绿色能源的就业机会,也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

金融市场改革:中国正在进行的资本市场自由化和市场基础设施的改善,比如“债券通”,它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国内债券市场,提供期货交易,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对冲A股风险,这些措施可以使一些金融服务公司受益。

虽然中国肯定面临着风险和挑战,但随着中国政府强力推进经济和工业议程,投资者预计,2022年将有新的刺激措施。人口结构的放缓是一个不利因素,但人均收入仍有上升空间。而且,考虑到外国资本的流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三到五年内,中国在国际投资组合中的配置,将比现在更恰当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

基于所有这些原因,我们预计投资者将在2022年再次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在赢得未来技术的竞赛中,我们认为,在中美阵营都持有股份,可能比在美国或中国任何一方下一个“赢家通吃”的赌注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