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5月24日报道,中国对铁矿石和铜等大宗商品的过热需求做出了回应,表示将惩罚投机行为、市场操纵行为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从而导致了金属价格的下跌。

中国是铁矿石和铜等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刺激了对一系列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今年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飙升。然而,价格上涨的压力导致了对全球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担忧,这反过来又可能会威胁到经济的复苏。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和其他四个监管机构周日(5月23日)召集了中国的顶级金属生产商,并指示他们不要推高铜、煤、钢和铁矿石的价格。
发改委在周一(5月24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当局将“加强对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联合监管”,并对“恶意炒作”,如操纵价格、传播虚假信息、囤积商品和其他非法活动“零容忍”。
该声明发布后,中国商品交易所的金属价格下滑。交易量最大的大连铁矿石期货跌幅高达9.5%,略低于10%的每日最高上限。上海的铜和铝期货分别下跌超过2%和4%。
中国当局上个月开始警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导致4月份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了6.8%,这是三年来最大的涨幅。
在周日的会议上,代表铁矿石、钢铁、铜和铝的公司官员被告知,商品价格的飙升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国内过度投机”,这些因素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
发改委在声明中警告说,中国金属行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已经被打乱,这推动了这些金属价格的上涨。
金属价格上涨有利于矿厂和炼油厂等公司,但同时也伤害了下游生产商,如特种钢制造商、基础设施公司,甚至芯片制造商等高科技生产商。随着消费需求的恢复,金属价格的上涨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增加全球通胀压力。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Alicia Garcia)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正在助长通货膨胀,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家庭可支配收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不希望像美国那样以通胀恐慌收场,尤其是中国央行正在努力避免加息。”
美国的通货膨胀是美联储制定利率的基础,美国4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让投资者们感到恐慌,他们担心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将迫使世界各地的央行比预期更快采取经济收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