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紧缩和美国经济恢复,疫情期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可能会一朝逃离

彭博作者Shuli Ren的分析文章称,在疫情期间大量涌入中国的热钱,很有可能一朝撤退,原因在于中国的紧缩政策和美国经济的恢复。

该图片由Gerd AltmannPixabay上发布

大量投机资本(即所谓的热钱)流入中国。去年,在北京成功遏制新冠肺炎和经济迅速复苏的吸引下,外国人抢购了中国价值创纪录的4080亿美元的债券和股票。这也是一种押注,即随着特朗普竞选总统失败,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得到缓解。

由于外国投资组合经理主张“购买中国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10%。

所有这些热钱让北京既热又烦。就在一周前,中国银行业“沙皇”郭树清对国内外的资产泡沫发出了警告。在过去几天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了一项保守的经济议程,为中国狂热的股市降温。

现在,中国的投资策略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影响。去年,外国人购买了创纪录的1,870亿美元中国债券,其中大部分是政府发行的。但支撑这种流入的美债和中债之间的利率差一直在缩小。这一趋势表明,这些投资将承受更多痛苦。美国债券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因为它们还没有反映出经济学家对国内生产总值7.6%名义增长的乐观预测,这是32年来的新高。

其次,全球股市正在经历从成长型股转向价值型股的戏剧性转变,投资者纷纷抛售Tesla 和凯西•伍德(Cathie Wood)的科技股重仓基金ARK Innovation ETF等高大上的资产,转而买入银行和能源公司的股票。

看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构成。科技、医疗和非必需消费品等成长型行业占了一半以上,而金融和能源等价值型行业只占12%和3%。目前的这种股市板块的轮动,即所谓的通货再膨胀交易,解释了美国市场最近如此波动的原因。

但中国股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美股中五大科技股票过于集中是令人担忧的,它们的巨大代表增加了暴力抛售的痛苦,投资者同样应该担心中国类似的股票的不平衡:阿里巴巴司,腾讯和美团。这三家公司,绰号“ATM”,占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的近35%,该指数已从2月中旬的高点下跌了16%。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政府不断变化的经济重点,可能会迅速令市场下跌。回到2018年,中国内地股市经历了一场深度、令人沮丧的熊市,因为北京方面于2017年底首次启动的严厉的企业去杠杆化运动,导致中国各地的企业负债累累、陷入困境。

三年前,地方政府自己也急需资金,没有及时向民营企业支付账单。因此,北京东方园林公司等在所谓公私合作关系中表现活跃的企业处境艰难。

我们可能会再次看到了这一点。中国最大的工业园区开发商华夏幸福基业累积了人民币194亿元的逾期债务。截至2020年9月,该开发商的应收账款(实质上是市政当局需要支付的票据)较上年同期激增41%,至人民币550亿元。这大致相当于它的年销售成本,很大的数字了。

买家需要注意点中,随着全国人大的召开,国家领导人和他的高级副手们又在谈论泡沫和去杠杆化。庞大的官僚机构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很可能会以狂热的速度实施这些政策。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科技股多头还没有屈服于通货再膨胀的交易。尽管出现了大量抛售,但ARK的凯西•伍德(看到了更大范围的牛市,并一直在关注战利品。高盛集团的数据显示,过去利率上升时,美国家庭会把财富从现金转移到股票上。这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如果债券收益率上升表明经济走强的话。要表达对贵国经济的信心,还有什么比买股票更好的方式呢?

但即使成长型股票继续流行,计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去年,由于中国是疫情期间唯一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尽管治理记录参差不齐,但全球投资者别无选择,只能投资中国内地的股票和债券。但现在美国已经回到了复苏的轨道上,他们不必再忍受中国不断变化的政策了。

正如所有新兴市场都知道的那样,热钱可能会退缩,并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