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的评论说,本周末,中国将举办国际企业高管会议,中国政府领导层将在会上重申市场准入承诺,同时表达希望外国企业参与中国经济的强烈愿望。预期中的大胆改革和开放言论,反映了人们对外企将退出市场的担忧,也就是所谓的
据日经报道,在去年外商投资降至历史最低点后,中国周三宣布,将根据一项更全面的计划放宽签证要求,以吸引海外人士。
日经刊发署名作者的文章称,香港这座金融城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经济角色,以证明自己仍然具有价值。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宣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与上年持平,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会更多挑战,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金融时报报道说,本周,在习近平主席着力将中国打造成先进制造业超级大国之际,中国政府将在两会这样的年度政治盛会上,抵制市场要求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刺激措施以刺激经济的压力。
据日经报道,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中国债券的基准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这预示长期经济停滞风险加大。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数据显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短暂触及2.341%。这是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现有数据中的最低值,低于2002年6月5日的2.352%。
据路透报道,中国两会预计将在周二开始的年度会议上公布温和的刺激计划,以稳定经济增长,但可能会让那些要求制定详细的大胆政策路线图以解决中国深层次结构失衡问题的人失望。李强总理将在的人民大会堂阐述今年的经济目标,并向中国的橡皮图章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他的首份工作报告。
智库荣鼎的专栏文章认为,中德两个主要经济体可以互补。然而近年来,这种态势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在德国曾经主导的行业中逐渐成为强大竞争对手。借用中国政府最喜欢的一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双赢的经济关系,正日益朝着零和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可能受到侵蚀,同时在国内和第三国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这种态势很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连锁反应。
在德国经济停滞不前、政治环境更加动荡的背景下,德国关键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可能会引发反弹,而这种反弹迄今为止基本没有出现过,即使政府的对华立场已经变得更加强硬。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解释德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评估这些变化对德国和欧洲未来几年对华态度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在双边贸易发展和德国制造企业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投资数百亿欧元的推动下,德中两国建立了惊人的紧密经济关系。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对华出口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要大得多。
2009-2021 年间,德国对华出口额从 520 亿欧元激增至 1230 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几乎是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对华出口额总和的两倍。据荣鼎估计,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也成倍增长,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71 亿欧元(2011-2020 年十年间年均 37 亿欧元)。
…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经济正处于转折点。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大量投资为支撑的旧经济模式正在崩溃。增长放缓,物价下跌,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日本式的停滞。
据日经报道,中国政府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