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向各省下达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全额专项债券,这表明政府正在加大刺激力度,以提振因疫情恶化而蒙上阴影的经济形势。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周二(当地时间4月12日)在北京的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正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抓紧将新增限额对应到符合条件的项目上,同时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要求加快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专项债券实际使用形成的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及早发挥作用。”
许宏才表示,债券额度分配将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限额规模,避免高风险地区风险累积。并补充表示,会同时考虑违反财经纪律以及资金使用进度慢等情况,对各地区的债券额度分配进行“奖罚分明”。
面对房地产市场暴跌和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封锁,中国政府今年寄希望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帮助提振经济。根据彭博社的计算,地方政府今年计划在“重大项目”上投资至少14.8万亿人民币。
政府上个月将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设定为3.65万亿元,其中包括去年12月批准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这些债券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其中一些还用于其他目的,如增加银行资本。许宏才表示,截至2022年3月末,各省份基本都已组织开展了提前下达额度的发行工作,累计发行约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表示,地方已经报送了7.1万个储备项目,这些项目将由专项债券的收益来融资。他还指出,在今年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项目中,初步统计开工率已经达到75%。
许宏才补充称,在已经发行的专项债券中,有4157亿元用于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316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以及2016亿元用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为了防止债券资金闲置,许宏才表示,将明确今年的执行情况与以后年度债券额度分配挂钩。
财务部预算司负责人、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表示,对2021年发行的专项债券,原则上在今年5月底前拨付使用;对2021年12月提前下达的2022年专项债券,原则上在今年9月底前拨付使用。
相比于往年同期,今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特别债券的发行量创下新高。国务院上月表示,剩余的年度配额应在9月底前拨付使用,这可能会导致债券发行进一步加快。
中国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而2021年全年仅增长0.4%。但是,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其实际增长率则为负数。
中国领导人们敦促今年必须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周五下调主要政策利率,并可能在本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些举措将降低融资成本,并为银行释放更多现金。银行是中国政府债券的主要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