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周三(当地时间3月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在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经济不确定以及国内新冠疫情复苏的背景下,中国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为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周三发布报告称,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涨幅较1月份的9.1%有所回落。
接受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称,原本预计的是PPI将上涨8.7%,比一个月前略有放缓。
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小幅上涨0.9%,与1月份和市场预期持平。
中国国家经济规划部门的一位官员在周一(当地时间3月6日)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煤炭、天然气和铁矿石价格走高,大型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有所转变,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中国为了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所作出的努力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担心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导致供应中断,本已高涨的能源价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飙升至10年来的高点,令中国工厂数月来承受的压力继续增加,并进一步向中国施压,要求其控制原材料成本。
据悉,中国70%以上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都来自海外,目前政府正在加紧增加国内产量。
中国政府周六(当地时间3月5日)公布的2022年CPI目标为3%左右,与2021年持平。去年,由于经济放缓和国内新冠疫情削弱了谨慎消费者的支出,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上涨0.9%。
政府指出国内外目前正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因此中国的目标是在2022年将经济增长放缓至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