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欧就智能手机技术许可费发生争端,欧盟诉诸WTO寻求公正裁决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将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WTO),指控中国的专利侵权行为,给企业造成数十亿欧元的损失。布鲁塞尔官员称,中国在制定智能手机技术许可费率方面,存在“攫取权力”的行为。

Photo by Christian Lue on Unsplash

欧盟委员会表示,包括瑞典爱立信、芬兰诺基亚和日本夏普在内的企业,在中国最高法院禁止它们通过在外国法院获得许可协议来保护自己的专利后,均蒙受了损失。

欧盟委员会补充称,中国法院设定的许可费用,约为西方技术提供商与Oppo、小米、中兴通讯和华为等制造商此前商定的市场许可费的一半。

欧盟委员会某官员表示:“这是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攫取全球权力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把欧洲赶出去的手段。”

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就电信网络的全球标准达成一致。作为回报,技术制造商必须将其专利授权给他人。如果他们不能在价格上达成一致,他们就会诉诸法庭。中国法院的定价通常只有西方的一半,这意味着中国公司从海外供应商那里购买技术的价格更低廉。

2020年8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中国法院可以实施“禁诉令”,禁止公司向境外法院提起诉讼。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每天13万欧元的罚款,并且其他地方法院的判决也将被忽略。

欧盟委员会指控称,降低许可成本的政策得到了中国全国人大的支持,但尚未付诸立法。

在爱立信输掉一场官司后,公司表示,许可收入每季度将减少1亿欧元至1.5亿欧元。美国技术研发公司InterDigital和德国Fraunhofer network等欧盟研究机构也受到了影响,这些机构也提供新技术的许可。委员会表示,公司将许可费再投资于研究。

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我们必须保护欧盟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这是一个创新引擎,确保我们在开发未来创新技术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当欧盟公司的技术被非法使用时,他们有权以公平的条件寻求公正。这就是我们今天启用WTO磋商的原因。”

欧方认为,中方的行动不符合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InterDigit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ren Chen表示:“近年来,反诉讼禁令经常被某些中国企业滥用,它们反对为4G和5G等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布鲁塞尔的领导将保护创新者每年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投资数十亿欧元用于研发的资金,我们希望其他利益相关者效仿这一举措,制定保护创新的措施。”

华为拒绝置评。中国外交部、中兴通讯和Oppo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和日本也表达了关切,预计将加入欧盟的磋商请求。中国有60天的时间作出回应,之后欧盟可以要求一个争端解决小组就此事作出裁决。

这是欧盟委员会一个月来在世贸组织对中国提起的第二起诉讼,此前因台湾地区的相关争端,中国阻止了从立陶宛进口的所有商品。

(今日汇率参考:1欧元=7.17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