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国1月份的通货膨胀有所放缓,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关键政治领导会议之前,为中国政府支撑经济提供了更大的余地。

周三(当地时间2月16日)的中国官方数据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增长9.1%,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9.5%,也低于12月的10.3%。消费者价格(CPI)上个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9%,慢于预期的1%的增长。
最近几个月通胀率的缓和给了中央银行更多空间,来采取降息和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资金等措施,以支持摇摇欲坠的经济。去年年底,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和病毒的反复暴发拖累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中国转向了更有利于增长的政策。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本周没有降息,但市场观察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降息。
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比较基数较高。1月份成本上升继续挤压制造商,采购经理人调查显示,投入和产出价格分类指数都显示出增长加快。
周二(当地时间2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了政府的承诺,即保持价格稳定,并帮助下游行业的公司缓解成本压力。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例会认为,当局应高度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稳定市场预期。
尽管在今年1月最后一天开始的农历新年假期前后,需求出现了季节性高峰,但消费者通胀仍然受到抑制。这个读数主要受食品价格的拖累,1月份食品价格下降了3.8%。猪肉价格跌幅更快,下降了41.6%,新鲜蔬菜价格下跌4.1%。
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上升1.2%,与11月和12月持平,表明消费者需求疲软。在7天的春节假期(通常是消费旺季)期间,信心依然疲弱,旅游收入同比下降4%,较2019年水平下降44%。1月份服务价格上升1.7%。
经济学家预计,随着供应链瓶颈的缓解,以及由于与去年较高基数的比较,中国今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将继续放缓,在2022年将达到3.9%的平均水平。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还预测,随着世界其他地区收紧货币政策,PPI将逐渐回落,从而削弱全球大宗商品的涨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预计消费者价格将继续温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