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华尔街大银行被SEC调查,是否在大宗股票出售公开之前给对冲基金提示

据商业内幕网报道,《华尔街日报》周一(当地时间2月15日)报道,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已对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华尔街公司和多家对冲基金就大宗交易展开调查。

Photo by Chenyu Guan on Unsplash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司法部正在调查银行是否在大额股票出售公开之前就提前通知了对冲基金客户。

高盛拒绝置评,摩根士丹利未能立即置评。

华尔街日报称,SEC向这两家公司发出传票,要求获得交易记录和投资者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信息。监管机构调查了这些基金是否从这些银行的股票抛售警报中获益。

对于华尔街机构何时以及如何告知客户即将进行的大宗交易,相关规定尚不明确。律师们表示,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泄露特定信息或采取相关行动是否不当或非法的问题。

《华尔街日报》还表示:“传唤并不意味着对受到调查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起诉。”

大宗交易是指银行将大量股票作为一个整体出售的做法,而这种做法通常在公开市场之外进行。部分出售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会降低价格,所以银行倾向于整体出价,通常会在市场价格上打一些折扣。成功的的银行再以高于约定价格的价格向客户提供这些股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利润。

《华尔街日报》援引Dealogic的数据称,大宗交易最近蓬勃发展,去年达到了700亿美元的五年高点。华尔街日报根据数据称,摩根士丹利是大宗交易市场的最大参与者,而高盛也是活跃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