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aye
新年的第一周,《加拿大和美国必读》收到了一条侵权投诉的消息,理由是我们11月份发布的一篇文章《加拿大90后中国留学生涉嫌洗钱上亿遭调查,特鲁多竞选捐款人牵涉其中》,“内容侵犯名誉/商誉/隐私/肖像”。

投诉理由是这篇文章“虚构权利人张冠群‘买房洗钱’,‘已被抓’、‘父母正被通缉’、‘入境遭拒’、‘转移几千万巨款’、‘购置豪宅’等事实,并以带有误导之意的词语为文章标题吸引眼球,误导公众,已经严重侵犯侵权人的合法权利。”
好家伙,又是“买房洗钱”、“父母被通缉”,又是“转移几千万巨款”,还牵扯到华人,这事儿有点大啊……收到投诉消息后,心慌慌的加美必读立即查看了原文。
经核实,原来这篇文章是编译自Global News(即加拿大《环球新闻》)11月25日发表的一篇报道《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offshore banking flagged in canadian real estate money laundering》(翻译为:国际学生和离岸银行因牵涉加拿大房地产洗钱案而受到关注)。

该报道起底了一位来自广东的中国留学生张冠群(Zhang Guanqun,音译),2012年怀揣巨额钞票来到加拿大,以出国留学为幌子,伙同其父母利用房地产、空壳公司和外国公民精心设计了多种洗钱方案,将财富转移至国外。
且不论这篇报道真实性如何,至少咱老老实实按照原文编译,而且编译文章开头明明白白写着“据Global News报道”,自然是不存在投诉人所说的凭空“虚构”了。
结果三天后,加美必读收到了一条“侵权投诉审核通过”的通知。

Why???带着不甘心,加美必读提出了申诉,还针对权利人张某提出的投诉理由,一一对照英文报道原文截图、标记为证,但很可惜最后申诉审核不通过,文章还是被认定为侵权并作出了删除处理。
申诉失败后,加美必读曾试图通过腾讯客服想要进一步沟通解决,但没找到相应的入口和沟通渠道,根据腾讯在审核描述中给的提示“若你对于投诉方的意见仍有异议,建议你另行通过其他方式与投诉方自行解决。”换句话说就是,这事儿跟平台已经没关系了,有问题双方自己解决。
好嘛,既然腾讯给咱扣上了“侵权”的帽子,那不妨来细细分说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有没有侵犯权利人张冠群的“名誉/商誉/隐私/肖像”权。
注:由于该文章已被腾讯认定为侵权予以删除处理,大家可以通过加美财经网站(链接https://www.caus.com/detail/41245和《环球新闻》报道原文(链接https://globalnews.ca/news/8383731/international-students-and-offshore-banking-flagged-in-canadian-real-estate-money-laundering/)查看详细内容。
《环球新闻》的这篇报道,由记者Sam cooper(萨姆·库珀)撰写。公开信息显示,库珀是环球新闻旗下的调查类记者,之前在《温哥华太阳报》工作过一段时间。2018年,库珀加入《环球新闻》的国家调查团队,专注于政治腐败、有组织犯罪和金融犯罪、外国影响、国家安全和情报,以及追踪有权势人物等调查类报道。
库珀于11月25日在《环球新闻》发布的这篇关于中国留学生涉嫌在加拿大买房洗钱的报道,其中大部分信息引用的是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和加拿大的反洗钱监督机构——金融交易和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的调查文件。
有关张冠群涉嫌“买房洗钱”的内容,报道原文如下:

CBSA这份600多页的调查文件,主要聚焦于张冠群以及针对其父母王振华(Wang Zhenhua,音译)和晏春香(Yan Chungxiang,音译)的相关案件。在张冠群来到温哥华六个月后,这对夫妇抵达加拿大,根据Fintrac提交给联邦法院的诉讼文件,他们似乎正在利用房地产、空壳公司和外国公民精心策划并进行洗钱活动。
Fintrac在一份关于王振华和晏春香的报告中写道:“因为收到大量来自外国管辖区和不同个人的电汇,这一系列活动对分层(layering,一种洗钱行为)和潜在的逃税行为发出风险警示。”

CBSA的报告中列出了数十名中国人、加拿大的律师事务所、一位知名联邦自由党组织者,甚至还有多米尼加共和国签证续签部门的一名官员。文件还概述了来自中国和通过香港特区以及加勒比海避税港的秘密离岸银行路线的资本外逃,这样嫌疑人就能将其收益转移到国外,购买“权宜护照”(passports of convenience),并将脏钱隐藏在加拿大的房产中。

2015年10月,提交给联邦法院的诉讼报告显示,张冠群曾在高贵林购买了一套价值210万加元的房屋,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190万加元的价格出售,这一行为“非常可疑,可被视为试图整合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资金。”
提交给联邦法院的土地所有权证书显示,这是张冠群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购买的至少五处房产之一,包括他在列治文花315万加元购买的一处豪宅。
报告说,会计师还发现,张冠群向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转移490万加元,似乎存在“smurfing”——这是一种洗钱技术,通常用于将现金存款金额分成较小的数额,以规避政府的报告要求或减少当地银行的怀疑。
此外,文章还讲述了张冠群的父母2012年初来加拿大时,和一对中国夫妇成立了一家名为 MixCulture Capital的公司。
但根据CBSA的文件,2013年底MixCulture内部董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其中一名董事陈曦(Chen Xi,音译)向约克区警方报告说,王和晏将4000万至5000万加元的资金转给了他们的儿子,这些资金涉及 “欺诈和洗钱”。
Fintrac的文件显示,也是在2013年底,张冠群开始从他的账户中汇出大量资金,在四个月内完成了1750万加元的转账,这些钱分别汇入了香港、圣基茨岛和尼维斯、万锦和温哥华的账户。

通过以上报道内容可以看出,文章中关于张冠群“买房洗钱”、“转移几千万巨款”、“购置豪宅”的内容并非记者虚构。
至于张冠群“父母正在被通缉”的相关内容,同样是记者通过从加拿大联邦法院获得的信息报道的。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加拿大反洗钱监督机构Fintrac长期以来一直在监视张的行动。他们也监视着他的父母。根据联邦法院获得一份关于其父母难民申请的文件,当他们居住在安大略省万锦市时,因涉嫌在一个金字塔计划中(也就是国内俗称的“传销”)诈骗6万名投资者约2亿加元而被中国通缉。
根据最新的报道,国际刑警组织关于王振华的红色通缉令已于2021年5月21日撤销。王振华夫妇的无罪证明已提交给联邦法院。
不过加美必读查询天眼查信息发现,由王振华和晏春香共同持股,2011年成立的天津盈鑫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6月24日被吊销。还有其它几家由两人分别担任法人的公司,目前也都处于吊销状态。

那么投诉人称文章“虚构权利人张冠群‘已被抓’、‘入境遭拒’”又是怎么回事?

从上面截图可以看到,《环球新闻》的报道原文是说目前“法院没有对其指控作出裁决。现年28岁的张冠群,在基于CBSA指控他参与洗钱计划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将其驱逐出境的案件中成功胜诉。”
所以无论是原报道还是加美必读翻译的内容,都没有提及投诉人所说的“张冠群‘已被抓’、‘入境遭拒’”等信息。So,到底是谁在诽谤谁?
最后加美必读还有一个小小疑问,投诉人说文章“已经严重侵犯侵权人的合法权利”,猜测可能是那人脑子一时没转过来,把“权利人”写成了“侵权人”,可这么明显的信息错误,腾讯是咋给审核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