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周一报道,中国11月份的经济活动可能放缓,原因是房地产行业衰退加剧,消费依然低迷。

一项经济学家调查的预估中值显示,受房地产投资低迷的拖累,上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有所放缓。该数据定于周三上午公布。
经济放缓促使中国政府本月改变政策方向,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执政党下令在2022年增加财政支出。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支持是否足以扭转打击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中国恒大集团和其他开发商的房地产违约,导致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
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中国市场研究主管洛根·怀特(Logan Wright)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收紧政策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我不确定我们是否能说金融或经济后果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他说,考虑到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政府将更多地强调放松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
虽然预计中国政府将提供更多的信贷,并暗示将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以支持“稳定”,但官员们上周保持的基本立场是“房住不炒”。
新房价格数据将显示9月和10月房价是否继续下跌。年底通常是房屋销售旺季,销售量的持续下滑将使许多开发商本已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较今年前10个月1%的增速有所加快,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开局缓慢之后,在今年最后几个月加大了特别债券的发行力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随着中央允许地方政府从明年1月1日开始发售明年的债券,以加快支出,这种提振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
不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呼吁地方政府避免承担更多隐性债务,这表明地方政府将难以在较长时期内维持高水平的财政支出,这将使地方政府更难完全抵消房地产投资放缓的影响。
11月,中国经济可能继续企稳,但仍处于低速状态。更强劲的出口提供了支持。房地产行业活动放缓可能拖累了投资,尽管任何放缓可能主要是由于去年的基数更高。
根据一项对经济学家的调查,11月份零售额增速可能为4.7%,低于10月份的4.9%。虽然11月“光棍节”购物节期间的销售仍然强劲,但由于当月新冠疫情的爆发,服务消费、餐厅和餐饮销售以及实体店购买可能有所放缓。乘用车销量也可能下降。
工业产出预计将回升,原因是出口需求强劲,以及今年早些时候因电力短缺而出台的限制措施有所放松。
调查显示,11月份监测的失业率可能稳定在4.9%,接近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其他指标显示,就业形势在11月继续恶化。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值得关注——这一数字在10月份飙升至历史新高,表明公司可能让现有员工工作更长时间,而不是雇佣新员工。
就业市场的压力将持续到2022年,将有创纪录的近110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房地产和互联网等行业的监管打击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而政府的“零疫情”措施将继续抑制服务业的就业。如果出口从今年创纪录的增长中放缓,这将进一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