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星
继中国货运行业巨头满帮集团今年6月在美顺利上市后,近日另一位货运巨头货拉拉也传出了要赴港上市的消息,这已经不是货拉拉首次传出上市消息,就在6月份彭博社还报道称,该公司已秘密提交在美IPO申请文件,不过以上传闻都被正主否认了。
货拉拉最终会在美国还是香港上市,人家也说了,暂无此计划,会持续关注资本市场。货拉拉对资本市场持观望态度或许可以理解。毕竟从去年年初到今年7月份,资本市场先后经历从赴美上市热潮到中概股回港上市热潮,再到部分公司赴美上市计划搁置转投入港交所怀抱的动荡。
譬如前不久就有报道称,物美科技董事长张文中控股的“多点新鲜”,正考虑将计划中IPO地点从美国转移到香港。而喜马拉雅也是在今年5月份提交赴美上市招股书后,又在上个月转投港交所。
就在上周,《华尔街日报》还报道称,中国监管部门建议滴滴、满帮集团和BOSS直聘赴港上市。而此前这三家公司都选择了在美国上市。
如今对于未来有上市计划的公司而言,接下来是到美国上市还是在香港上市?已经在美上市的公司如果他们再到香港上市,前景又将会如何?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何选择赴美上市?
过去两年,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的赴美上市热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据智通财经数据统计,2019年共计33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IPO。2020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有34家,而且IPO募集金额达150亿美元,创下2014年以来新高。
据彭博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有34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
大部分中国企业热衷于到美国上市并非只是为了凑热闹,在美股上市,对中国企业意味着相较本土市场更大的资金体量、更高的流动性、更多元化的投资者以及更高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更低的门槛。
根据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纽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6.64万亿美元,为全球最大市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3.46万亿美元,排名第二。
相比而言,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7.63万亿美元,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6万亿美元。
即使是在上市门槛略低于A股的香港市场,港股上市企业的市盈率和股票换手率也不及美国市场,这意味着企业在中国香港上市后,投资机构要退出相对更困难一些。
美国史蒂文森理工学院量化金融项目主管教授乔治·卡尔霍恩去年总结一系列过往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在美上市的外国企业较未在美上市的企业来说会获得一定“估值溢价”,即总体而言估值更高。在过往研究中,这一估值溢价比例通常都在10%以上。
美联储也曾发表研究论文称,赴美上市的外国企业通常可以获得翻倍的美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更高的股权估值。尤其对于审计监管薄弱、信息相对不透明的公司来说,赴美上市的优势最大。
滴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20年年底,滴滴开始与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讨论IPO计划,包括是在香港还是在美国上市,滴滴希望获得高达1000亿美元的估值。
到今年3月,滴滴已经更倾向于在美国上市,因为港交所质疑滴滴是否遵守了中国监管规定,滴滴在一些城市并未获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而美国的上市规则对滴滴来说更容易达到,只需要事先披露风险即可。滴滴在招股书中提到,“尽管我们不断努力获得我们运营所需的所有许可证,但我们并未在所有需要我们这样做的城市获得所需的许可证。”
在美国上市,滴滴还希望从熟悉其美国竞争者Uber的投资者那里获得更好的估值。随着Uber业务受到投资者认可,其市值已经有了巨大提升,从不到300亿美元的低点回升至约900亿美元。
估值溢价这点,蔚来创始人李斌去年3月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曾提到,因为中国是把欧美从金融危机拉出来的重要盟友,2010年左右只要是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都有溢价,投资者对中国公司也是笑脸相迎。但近两年已有所改变。
香港市场对中概股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美国资本市场在其投资者规模和多样性,以及各种类型公司的数量、交易规模等方面具有优势。
但随着近两年美国加强对中概股监管,赴港上市也成了拟上市公司的重要选项。
2020年12月,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以便交叉验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根据该法案规定,若在美国上市外国企业连续三年无法接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有效监管,则该企业股票将无法在美股市场进行交易。
但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必须存放于境内,不能擅自传递给境外机构或个人。也就是说,如果《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被严格执行,中概股或将面临三年后集体从美股退市的窘境。
此外,今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还要求赴美上市的中企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范畴,其中包括向美国投资者披露更多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的潜在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已被迫从美股退市,许多中概股加快了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步伐,以对冲退市风险,譬如百度、B站以及携程等。最近还有消息称,爱奇艺要在年底回归港股二次上市。
据《日经新闻》统计,自2019年底以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通过在香港新上市筹集了超过370亿美元。
除了外部环境变化促使更多公司到香港上市,港交所本身的改革也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了便利。
分析师和投资者们认为,自从2018年推出上市改革后,港交所对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生物科技公司非常“友好”,比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评论,可以看到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急剧增长,每个人都知道公司希望和同行在一起上市。
港交所还在进行新的改革,最早将在明年第四季度将IPO从定价到上市的周期从目前的五天缩短到两天。
滴滴等赴港上市前景如何?
虽然自安全审查事件后,滴滴、BOSS直聘等并没有表示过要回香港上市,但在《华尔街日报》曝出监管层建议其回港上市的消息后,滴滴当日股价大涨近14%。市场的反应,足以见得投资者对滴滴回港上市前景的看好。
在香港再次上市意味着,即使公司最终从美国退市,对公司及其投资者所造成的问题都会更小:仍保留上市公司的地位,方便进行增发配售等融资活动;投资者也可以方便地买入、卖出股票。
不过,赴港上市,也意味着要符合港交所的上市监管规定,这对一些企业来说存在挑战。
比如,中概股“电车三杰”中,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在香港的上市,但蔚来汽车尚无进展。
今年3月,路透社就曾报道,蔚来汽车希望最快今年在香港上市。不过据彭博社9月报道,蔚来汽车可能将香港上市计划推迟到明年,因为其遇到了港交所监管方面的问题。
蔚来汽车收到了港交所关于其股权架构方面的询问,包括在2019年成立的用户信托。蔚来汽车IPO未能获得港交所的审批,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涉及用户信托持股问题。
蔚来汽车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公司CEO李斌于2019年将5000万股公司股票转移给一家蔚来汽车用户信托基金,使客户“有机会讨论和建议如何使用这些股票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李斌保留对这些股票的投票权。
滴滴也同样面临港交所上市监管方面的问题,该公司将如何完成合规,能否达到港交所上市标准,目前还未可知。
另外,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据彭博社今年7月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将对拟上市公司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遵守法律,但只有那些前往美国等其他国家IPO的公司才会接受正式审查,赴港上市中国公司或免于寻求中国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
总的来说,目前,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赴香港上市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考验。最终能否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后能取得多大的成绩,还有赖于企业自身的努力。
参考资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16/china-plans-to-exempt-hong-kong-ipos-from-cybersecurity-reviews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Markets/Hong-Kong-s-hot-market-eyes-best-IPO-debut-day-in-six-months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idCNKBS2G602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537331736314459&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412219859153677&wfr=spider&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