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一旦中国经济持续衰退,受影响的将不只是北京,世界也可能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商业内幕网的利内特·洛佩兹发表文章,分析了一旦中国的经济开始衰退,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专家认为,目前中国试图开展的经济转型需要非常高难度的平衡作业,走错一步,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金融灾难。此外,鉴于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建立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上,经济衰退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并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全世界的稳定。

中国的经济,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灾难的边缘摇摆不定。

Image by Ralf Gervink from Pixabay 

自今年春天以来,中国政府取消了首次公开募股,对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行为处以数十亿美元的罚款,强行关闭了中国的整个营利性教育行业,并让首席执行官们纷纷退场,以避免触怒政府。更可怕的是,中国大型开发商恒大最近开始拖欠其3000多亿美元的债务,震动了全球市场。这场震荡让世界意识到一种惊人的新可能性,中国政府可能愿意让国内的一些私营企业巨头倒闭,以重塑使中国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模式。

这场横跨多个行业和全国众多地区的动荡,是一个巨大问题的后果:中国并没有能力通过借贷或购买的方式来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几十年来,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政府拥有的银行发放的惊人的债务来推动经济增长,以闪电般的速度将资金投入大规模的公寓开发、工厂、桥梁等其他项目。现在,中国需要有人去实际使用并支付已经建成的一切。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人口缺乏足够的收入,无法将由国家投资驱动的经济转向由消费者的支出维持。

因此,中国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过度建设和过度负债的系统中。以中国52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市场为例,恒大的混乱局面就是其中的典型。由于借钱容易,房地产投机成为中国年轻的中产阶级储存和创造财富的一种流行方式。一位学者将这种模式描述为“对房地产的毒瘾”。它也被称为“通往地狱的跑步机”。

政府现在正试图在不刺破房地产泡沫的情况下让它衰退,整个行业已被迫开始为一个增长放缓和紧缩的时期做好准备。更糟糕的是,中国还面临着因煤炭价格暴涨而引发的能源危机,以及工作年龄段的人口正在变老,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养老等问题。

面对所有这些障碍,北京却做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选择。中国没有继续开放经济以刺激增长,反而在关闭。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在回到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模式,国家加强了对大部分经济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中国政府取消大规模的上市,并将整个行业夷平。经济学家预计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会使增长进一步放缓,这反过来会使中国的经济转型计划变得更加不稳定。

从开放市场到国家控制的过渡将不容易管理,并且有很多利害关系,对所有人来说。如果北京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失败,可能会引发冲击波,使全球的金融体系崩溃,贸易放缓,并对全球企业造成破坏。由此产生的混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危机,可能会导致中国社会的不稳定,促使中央政府对公民社会进行更严格的控制。

简而言之,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经济方面的高空作业,试图用一些未知的东西来取代目前的经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旧式的、负债累累的系统重压正在使中国摇摇欲坠。如果这个国家倒下了,它可能会把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拖下水。

中国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

使中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确切时刻,应该就是 1984年。那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被批准,改写了中国经济的规则。国家不再直接经营所有的工业部门,而是允许国有企业在没有政府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再加上中国建立了一套现代银行系统,为私营企业的出现铺平了道路。摆脱了政府的直接监督,又有大量自由流动的贷款,中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来自农村地区的人们涌向私人所有的、举债建造的工厂,一个中产阶级逐渐形成。1992年,全国只有27%的人居住在城市地区。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1%。

所有这些增长都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得到了加强。为了避免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命令银行向整个经济领域发放贷款,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但随着债务泡沫的增长,新的建筑仍然是空的。尽管经济蓬勃发展,但许多的中国人却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来支付他们所建造的房屋或生产的商品。

大约在2011年,世界开始注意到中国令人惊愕的鬼城以及无法通行的桥梁。经济学家们想知道债务泡沫何时会破裂,中间也确有几次险象环生。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看似即将崩溃,同时崩溃的还有帮助其融资的地方政府。但是官员们通过拆除贫民窟和将居民重新安置到新建筑中,给这个行业带来了生机。

Photo by: Chinaunderground,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第二年,北京开始了从金融系统中慢慢去除债务的过程。它允许一些公司拖欠贷款,命令地方政府关闭多余的工厂,并关闭不再需要为它们提供能源的煤矿。但是,尽管这些做法很极端,它们几乎没有对中国的债务泡沫造成任何影响。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层面。如果没有足够的新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工作机会,那么离开村庄到城市里赚钱的数亿中国人民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亿人每年仅有27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随着主要城市的房价飙升,“中国梦”,即能让国内最贫穷的人也能参与中国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的想法,开始显得遥不可及。

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在再次改变

为了重振中国梦,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很难说。它可能意味着对那些从私有化中受益最多的高收入公民征收更多的税,因他们是被允许“先富起来”的一代超级富豪。或者说,这仅仅是一种尝试,利用旧的社会主义言论,对公民进行约束,为未来更多的动荡时期做准备。但无论如何,如果共同富裕的议程最终伤害了中国的新中产阶级,问题将会雪上加霜。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回到极端的国家干预,私营企业将受到惩罚。在最鲜明的例子中,中国在7月消灭了整个营利性教育部门,使其中一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陷入了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动荡的一部分也是关于权力。通过采取行动控制中国最富有的公民。阿里巴巴的亿万富翁创始人马云,曾经是个中国社会中影响力巨大的人物。但自从政府开始打击他的企业后,他就基本上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拥有TikTok的公司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也辞去了CEO一职,说他更喜欢“一个人的”活动。甚至明星的在线粉丝俱乐部也被监管。上个月,中国顶级白酒制造商茅台的前董事长袁仁国因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种缺乏权力共享和多元化意见的情况是危险的。历史上,中国内部一直存在着开放派和封闭派之间的拉锯战,那些希望欢迎外部市场力量的人和那些寻求限制外国进入的人。但现在,权力的平衡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对权力的巩固,包括废除对主席连任的限制,使支持开放的反对派无法在出现问题时推动对路线的修正。

而且,一切事情很有出错的可能。当中国政府试图将经济推向一个新的、更加孤立的模式时,它也必须避免旧模式中留下的地雷。

想想恒大,现在正徘徊在违约的边缘。中国愿意容忍对大型开发商的信贷紧缩。去年夏天,为了给房地产行业降温,中国政府推出了被称为三条红线的新信贷指标(注:1. 现金短债比不超过1倍,2. 净负债率不超过100%,3.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70%)。开发商被要求持有更多的现金,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补上他们的欠款。恒大无法筹集到资金,而且也不是唯一的一家。本月早些时候,豪华房地产开发商方花样年也拖欠了2.06亿美元的债券付款。

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仍然不知道中国政府何时,或是否会出手止血。9月底,中国当局会见了国有银行,告诉他们银行在这一切中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房主和保持经济发展,而不能诉诸于他们由债务驱动的旧伎俩。

Photo by: Yoshi Canopus, GNU FDL 1.2 via Wikimedia Commons

房地产的惨败也意味着中国政府需要在两个方面重塑信心:投资者需要相信中国政府能够在不导致房地产行业突然崩溃的情况下,找出重组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方法,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显示出紧张的迹象,这项任务将变得更加困难。消费者也需要有信心,能认为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用现金买房是明智之举,因为他们仍期望房地产价值会不断上升。

这样就可能会引发房地产价值的暴跌,使中国的银行,以及持有其债务的全世界的投资者,陷入混乱。

在任何情况下,要达到平衡都是很棘手的。但中国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则让它变得更加困难。今年的电价上涨了一倍多,因为疫情的封锁已经解除,商品需求激增。由于政府早先关闭了一批煤矿,中国国内的煤炭储存量已经下降,而中国政府禁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使情况变得更糟。中国31个省中有20个省的工厂遭遇停电,包括特斯拉和苹果在内的公司都表示,这场危机将损害供应链。

谁能找到出路

如果世界仍对中国抱有合作的心态,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比较容易处理。但事实并非如此。近期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更加好战,作为回应,西方政策制定者也更坚定了立场。5月,在中国制裁欧洲议会成员后,欧盟取消了与北京的贸易协议。

美国官员对中国没有履行它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的贸易协议,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而感到不满,也在采取强硬立场。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华盛顿希望中国政府开放市场并尊重国际法治。

戴琪表示:“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竭力捍卫我们的经济利益。”这口气并不像是要给对方留有余地。

Photo by: Inter-American Dialogue,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但所有的剑拔弩张都不可能改变经济现实。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选择,只能放慢增长速度,而一个缓慢增长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经济踩下刹车。正如摩根大通的全球研究主管张愉珍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的,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就会减少半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估计,从2022年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增长将比以前的估计每年减少0.4个百分点,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投资急剧收缩,中国的增长可能每年降低1.2个百分点,这反过来又会压制全球经济。

中国大陆的经济放缓将最直接地影响到韩国和台湾地区,以及能源和商品供应商,如俄罗斯和挪威。而中国大陆经济的疲软,将通过更慢、更昂贵的出口影响到全世界。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影响几乎肯定会伴随着社会动荡。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担心,中国政府将通过提高民族主义情绪来应对对其权威的威胁。

现代中国经济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它将社会主义化管理与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相结合。它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却没有破裂。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转型中,快速的增长使中国社会保持稳定。但是,如果中国在试图理清中国的经济差异时,导致增长消失,社会稳定很可能也会随之消失。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面临的风险就不仅仅是全球经济秩序的崩溃;我们还将面临全球和平被打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