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彭博社:中国不会拯救恒大,理由很充分

彭博社10月15日发表评论,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开放商目前的处境。评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酷的冬天,但他们也总能找到获利的方法。而中国政府是否对改革是认真的,是否会中途放松紧缩措施,也有待考量。

中国许多负债累累的开发商认为他们是不死之身,因为中国政府还没有证明,它对改革是认真的。

中国高收益债券正经历10年来最严重的抛售,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政府正准备使个眼色,放松对房地产的紧缩措施。但这种希望在周五被打破了。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打破了对恒大集团的沉默,并表示这个处于3000亿美元债务重组边缘的不良房地产开发商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这是“不救人”的暗语。央行把责任扔给了恒大。

一位官员说:“恒大集团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暴发风险。”

Max12Max,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就这样,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准备进入他们有史以来最严酷的冬天。仅在今年就有400多项紧缩措施,主要开发商的房地产销售在9月份下滑了30%之多。融资也变得不可能。

中国对一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5%的行业是否过于严厉了?

央行的冷血是可以被原谅的。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试图驯服房价。在过去十年中,至少有三个紧缩周期。然而,中国那些聪明的、不守规矩的、足智多谋的开发商总能找到获利的方法。即使有了坚硬的刀子,也无法杀死这头野兽。

一些开发商选择死磕。一种策略是不惜一切代价扩大规模,因为规模很重要。除非被认为是大而不倒,否则银行是不会贷款的。当你能获得更便宜的银行贷款时,平均借贷成本将大幅下降。这是一个极端而艰难的行为。但有些开发商设法做到了。

内地开发商滥用了在其他地方有效的做法。例如,预售。在香港,公寓甚至在建成之前就已经售出,但在交付方面没有问题,因为该市的大地产商都是现金充足。而在大陆就不是这样。由于周转资金问题,恒大仍需向已经付款的消费者交付160万套房屋。

还有其他大胆的滑稽行为。恒大在向所有人借钱,包括自己的员工和供应商。而这种做法绝不是恒大的发明。要求员工共同投资在开发商中是很常见的。

福建福晟集团有限公司(Fujian Fusheng Group Co.)是一家豪宅开发商,它通过让自己的员工购买信托产品进行投资。该公司承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30%的回报。它采用了所谓的“3691”模式,承诺在三个月内为新开发项目破土动工,六个月内开始预售,九个月内完成施工,并在一年内连本带利归还资金。这是高流失率、高杠杆。而且,令人惊讶的是,福建福晟已经违约了。

但是,是什么让这些公司有信心承担30%的融资成本?

问题是,中国政府从来没有真正让开发商相信过它对改革是认真的。这几乎是一种政策上的尴尬。尽管中国领导人早在2016年12月就大谈“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口号,但政府从未完全放松其购房政策。即使在贸易战中,政府也承诺不使用房地产市场作为刺激措施。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50多家上市开发商累积了2.5万亿美元的负债,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换句话说,他们继续扩张,违背了中国领导人的意愿。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观察以前的周期根本不够深入,无法扭转“房价会一直被允许上涨”的观念。看看2010-2012年的周期,当时央行11次提高银行的准备金率;或者2013年至2014年的周期,当时地方政府实施了住房限购政策。两次都是在房地产销售负增长仅几个月后,中央政府就使眼色了。

因此,那些愿意过危险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活了下来,并继续危险地生活。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以至于一些开发商认为他们是不死之身。

即使是现在,由于中央政府的最新举措,中国的整体房价增长放缓,但对于积极进取的开发商来说,仍有一些机会。例如,东莞市,一个拥有740万人口的制造业中心,去年的房价上涨了近30%,今年又上涨了8.5%。如果开发商在竞标、建设和销售方面的工作足够快,他们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因此,政府杀死一些野兽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让一些开发商破产,只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一种不同的经营方式。中国政府,这次不要再使眼色了。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10-15/china-won-t-save-evergrande-to-prove-who-s-boss-to-its-reckless-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