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由于中国在对新冠病毒的“零容忍”政策中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停靠宁波的船只被分流,货物处理速度减慢,中国几个港口正面临拥堵。

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显示,周二(当地时间8月17日),有50多艘集装箱船在中国第二大海运中心宁波港排队,比8月10日的28艘有所增加,当时宁波港的一个码头被报告出现新冠病例。
领先的国际航运集团已就延误和航线调整向客户发出警告。这些集团表示,至少有14艘达飞轮船(CMA CGM)、5艘马士基(Maersk)和4艘哈伯劳埃德(Hapag-Lloyd)的船决定不在宁波停靠,同时还有几十艘船只正在调整船期。
由于新冠限制措施,中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全球供应链面临进一步的压力,这些限制措施使得中国主要交通枢纽的队伍更加拥挤。消费支出复苏、集装箱船短缺和港口堵塞已经令这些交通枢纽“捉襟见肘”。
中国交通部已下令所有港口都要有专门的团队来处理外国船只,并要求其船员在装卸货物前必须有健康证明或阴性核酸检测证明。
港口也有自己的规定。部分港口对过去21天内停靠在印度、老挝或俄罗斯等高风险地区港口的船只采取了额外的防范措施。
总部位于美国的采购和采购行业协会Sourcing Industry Group首席执行官道恩·蒂乌拉(Dawn Tiura)说:“中国的零容忍政策对疫情有利,但对供应链不利。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假日购物季以及返校、返工购物的增加,这个时机非常艰难。”
周一晚间,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努力减轻一个码头关闭的影响之后,其处理量已经恢复到7月日均水平的90%左右。上周在那里发现新冠病例后,该码头仅占宁波集装箱处理量的20%左右。
原定停靠该码头的船只正改道前往附近的港口。上海港停泊的船只从8月10日的27艘增加到34艘,而在宁波以南700公里的厦门港停泊的船只从上周早些时候的4艘增加到周二的18艘。
中国东部港口城市连云港的一名散货船运营商表示:“由于港口和相关部门的劳动力紧张,最近港口的货物一直在堆积,同时出货量又在增加。”
美国供应链咨询公司LeanDNA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莱博维茨(Richard Lebovitz)说:“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任何停产或延误都有可能将制成品推迟两到三层。”
本周,以全球12条主要集装箱航线加权平均计算的波罗的海全球集装箱指数(FBX)创下了每40英尺集装箱9770个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