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为了缓和中国当局对科技集团的审查力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将对彼此张开怀抱,展开深度合作。尽管中国当局可能会乐于看见这样的变化,但投资者们显然不会对此感到高兴。
《华尔街日报》曾在周三的报道中称,据不知名消息透露,阿里巴巴和腾讯将互相开放平台服务。例如,消费者能够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上使用微信支付,作为回报,阿里巴巴的产品也能够在腾讯旗下的微信上共享。
这两家科技巨头都是本次的审查对象。上周,腾讯旗下的两家游戏公司,斗鱼和虎牙宣布,原定的合并交易因审核不通过而取消。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则表示,斗鱼和虎牙的合并将给予腾讯过多的权力。中国政府已在去年取消了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向竞争对手开放自身平台的做法是可行的。然而,从商业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行为是具有风险,且不太可能让投资者感到满意。
封闭的平台对于腾讯而言是更为有利的。其金融技术和商业服务部门在去年的收入总额中占到了27%,但实际上只贡献了16%的毛利。用户们虽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使用微信支付,但腾讯甚少从这些流动资金中获利。这个便捷的支付系统仅仅是为了让用户将目光停留在由腾讯开发的游戏和娱乐产品上。腾讯在后两个领域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非通过引进像阿里巴巴这类公司的产品获利。
同样地,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各种电商平台的主要支付工具。但阿里巴巴并未从通过支付宝进行的交易中获得太多利润。支付宝的存在更主要是为了留住购物者。
向竞争者开放自身的平台,并承担两者在交易中的成本可能使支付业务的利润变得更薄。但是,这种不足能够通过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得以弥补。
然而,中国政府似乎并不鼓励这种金融服务,并认为其缺乏竞争力。在阿里巴巴和腾讯进行金融服务的成本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其他类似但较小的竞争对手将被压垮。
为了真正满足当局的审查要求,阿里巴巴和腾讯可能必须使用户在两个平台之间的转账更为便捷,并允许用户在两个平台之间进行汇款。
《华尔街日报》预测,腾讯可能允许阿里巴巴以小程序的方式接触其用户。微信小程序是能够在微信主页中轻易浏览到的服务。然而,腾讯对于自家用户在自家平台上使用阿里巴巴的产品的想法可能不会太高兴。
在另一种监管环境下,腾讯可能通过整理数据使用以缓解这一问题。但中国当局目前正全力关注于数据安全问题,因此并不会希望看到出现越界行为。一旦有人越界,将马上给予管制。目前尚不清楚这个界限到底在哪里。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合作在很大的程度上视于两者如何处理合作协议的条款,特别是成本和收入共享,以及对彼此数据使用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将是当局在他们的合作中采取的角色。
如果必须要和一个魔鬼进行交易,那最好选一个最了解的魔鬼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