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如果给一个地方赋予性格,你想象出来的它们,会是怎样的人设?是文艺青年,还是草原上潇洒自由的姑娘?
时代更替,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接纳了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些问题,加美必读最新开启的《云游》栏目会给你一一回答。这是关于北美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专栏,它并不一定只写城市的某些流行因素和色、香、味,它还可能触及到一些陈旧、烟火气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些话题。
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力图做一个木工、一个脚踏实地的旅人,用语言来丈量这些城市里日复一日的的生活和美景。
一场云旅行即将开始,欢迎同我们一起乘坐【云游】号飞车。
你和温哥华有什么故事?希望加美必读下一个写哪个城市?留言区燥起来!
文|独静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在北美,好山好水好宜居。
明明位于太平洋时区和太平洋海洋生态区,拥有绝妙的地理位置,带着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迎面”感受到来自北太平洋吹拂的暖流,几乎四季都灿阳如春,但却有着“雨都”的称号,一年下的雨,比伦敦还多。
不在中国,却遍地华人,遍地都是中国美食。套用孔夫子的话,你在街上遇到五个人,其中一个必定是华人。简言之,身居国外,宛如在中国。
这样的地方地球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哥华。
绿色之城:两轮和四轮生活一样方便
翻看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以下简称EIU)每年建立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温哥华从 2002 年到2010 年的排名中一直独占鳌头。
连续八年都夺冠……想想“这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那究竟是怎样的城市魅力,让它“鹤立鸡群”?
EIU对结果解释了很多,但总结来说就是:自然观+合适的气候+社区感。
先说自然观:城市放眼望去都是绿色,人类与动物共存,市区和郊外“随时切换”。
活跃环保人士大卫·铃木(David Suzuki音译)在一本叙述加拿大人环保自然观的书中,回忆起60年前的温哥华时这样写道:城市里四处是未经开凿的自然景色。到了周末,便全家去林间露营垂钓,时有遇见熊。
而如今,60年过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仍有2/3的土地上分布着森林。温哥华绿化覆盖率超过80%。乘坐复古电车前往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斯坦利公园(Stanly Park),这片距离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只用15分钟即可到达),也是温哥华人最常去的城市绿地。
他们晨跑、阅读、散步、骑行,偌大的公园里四下无人,松鼠与臭鼬偶然露脸。
沿途可见成片倒下的道格拉斯杉木,爬满青苔,提醒着人在自然生态系统里的渺小。
通过卫星拍摄下的城市图片也解释了什么叫“温哥华没有最绿,只有更绿”:
对于川流不息的都市来说,绿色或许是一种奢侈,但在温哥华,它从来都是不费心思便能进入眼里的动人风景。来到温哥华,无论是漫步街角还是在城市里驱车穿梭,放眼望去皆能看见青翠欲滴的醉人画面。
而如此蔚然成风的生活场景,也许和现任温哥华市长肯尼迪·斯图尔特(Kennedy Stewart 音译)的绿色政策有关。
这个乐队出身的非典型政客,信誓旦旦要在29年之后,将故乡打造成“全球最绿的城市”,以“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在气体排放、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的减碳目标,同时希望在2050年的时候,能将发展战略重点导向为100%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出2050年比2007年减排80%。
崇尚低碳环保出行的他,在去年10月,不惜动用几千万来修建固兰湖街桥上的自行车道,而那个时候正好全球暴发疫情已经大半年多,正是国家最需要用钱的时候,但这依然没有影响市长想要修建自行车道的心。
市长对此解释:“温哥华,多年来就像是一名低碳环保的代言人,如今确实因为疫情的影响,市府财政预算压力变大,但是修建固兰湖街桥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安全有效的过桥方式对温哥华的交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城市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正如他所言,如今的温哥华,几乎所有的公共汽车都装了自行车搭载架,许多地铁站都有自行车锁柜,绿色的两轮生活和四轮生活一样方便。
同时“自然观”这点不仅仅体现在公园里自由散漫的动物身上,加拿大专业养蜂人布莱恩·坎贝尔(Brian Campbell 音译)在一次访谈中对记者说道,温哥华的每个人都将绿色政策贯彻到底,每家每户不仅被允许饲养四只小鸡,甚至能养蜂,希望借助蜜蜂传播花粉,可让温哥华变得更加“绿”。
住在在温哥华东区的养蜂人艾伦·加尔(Allen Garr)也对此说法很是同意,称蜜蜂并没有攻击性。他认为城市养蜂是健康的和正面的,对社会有其积极性和建设性。
市政府很久以前就同意这种“城市养蜂”的做法,而正是因为政府的允许,他们这些养蜂人才敢大胆行动。
加拿大CBC新闻网站2009年报道,温哥华前市长格力高·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 音译) 也一直坚持着“绿色城市”的理念,不仅在市政大楼的楼顶安装两个蜂箱饲养蜜蜂,而且表示这也是实现“城市绿色”的其中一项行动。
换言之,市民大可将养蜂行动起来,实现“更绿”。
得到政府的许可,自然不必顾忌一切。如今的艾伦在自己的住宅后院养了几万只蜜蜂,并将后院命名为“城市农场男孩”(City Farm Boy)。他还曾经特别邀请本地的媒体人,帮助他们穿戴上养蜂人的装束,近距离地私密观察蜂巢的内部活动情景。
他希望来年,能看到一出“招蜂引蝶”,并有着取之不尽的蜂蜜来食用。
“雨都”:四季如春却常年下雨
再来说合适的气候。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最北端,纬度偏高,气候寒冷,北部最低气温能抵制零下60摄氏度。有历史学家分析,在17、18世纪加拿大未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其中一个因素。
就在这个高纬度的“高冷国家”,却拥有一座常年温润的城市——温哥华。
温哥华,位于北纬50度,和漠河、贝加尔湖几乎在同一条纬线上。然而,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温哥华,却拥有同纬度地区少见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这里可达到30摄氏度的高温;冬季,即使再怎么寒冷,也很少遇到零下几度。
以至于明明快要入夏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和冬季差不多:一件里衣,一件薄外套。
如此魔幻的场景,让人不由感叹,温哥华的天气,可谓是将“不温不火”表现得淋漓尽致。
温哥华虽然几乎没有寒冷的时节,但因为常年下雨,却也得名“雨都”(Raincouver)。
Quora上有一个话题是:温哥华的雨水过多吗?
放眼望去评论区,一水的评论都表示:确实雨水过多。
温哥华到底有多多?它甚至比伦敦还要多。伦敦平均每年754毫米,温哥华则达到了1117毫米。
网友Nikkei Simmer说,雨水是温哥华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刚到温哥华的人才会对它的雨天感到惊奇,抱怨这个城市是不是下得有点多,已经住了好几年的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字里行间,都表现出这个城市的“潮湿特质”。
但正如他的评论所说,也许是常居,这儿的人们已经习惯不去撑伞,也很少会停下脚步来躲雨。
也许是因为行色匆忙,又也许是虽然这场延绵的雨会一直下,但并不大,再次如它的城市名一般:温润细无声。
居住在温哥华已经50年的网友彼得·汉利(Peter Hanly 音译)徐徐道来:四月和十月确实整月降雨,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什么,因为雨很“温和”,所以哪怕在我打高尔夫时突然下雨,我也不会停下手上的举动。
公号“大伟探秘加拿大”的作者大伟在文章《“温哥华”,一座魔幻而现实的城市》中也提到,温哥华频繁的雨,温柔得像邓丽君的歌声一样,轻抚脸颊。
下雨下出温柔感,不得不说“温哥华”这名字还真是起对了。
华人以德报怨,二战后移民快速增长
最后再来说社区感。
《社区感:社区心理学的前景》一书中,作者麦克米兰(McMillan 音译)对“社区感”一词这么解释道:社区感是一种成员所具有的归属感。
也就说,到了某个地方,你就感觉像回到了家。对这里的华人来说,确实社区感十足。
毕竟温哥华除了“雨都”这个称号,还有一个外号:“亚洲以外最像亚洲的城市”。
据加拿大人口数据统计,华裔数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而在美国,华裔占比不到1%。
也就是说华裔是加拿大除了欧洲裔的最大族裔,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加拿大所有的城市中,温哥华的华人数量尤其多,占比40.8%,目前人口已经达到了50万之多,占总人口的21%。
加拿大移民部2017年曾邀请相关学者做了一份人口预测报告,预测结果显示,到2031年,温哥华地区人口最多的将会是华人,而当地白人将沦为少数民族。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些华人去到温哥华,真就像回到了家。
1万多公里远的另一个国家里,竟能存在如此多的华人同胞,实感惊奇,但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有迹可循。
翻看历史,第一批群居在温哥华的华人,甚至比这座城市的历史还要悠久,1788年,一个名叫詹姆斯·梅尔斯的英国海军队长和一群人登陆加拿大西岸,而他们落脚的地方,正好在如今的温哥华。
这群人,大部分都是华人,他们的身份是木工,过来修筑很是危险的落基山脉路段铁路。
由于华人更加吃苦耐劳,而且廉价,因此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留下了华人抵达加拿大最早、最确凿的记载。
很快,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为避开国内的贫穷和政治不稳定状况,从广东省台山县踏上温哥华的土地。
再加上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兴起的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淘金潮,工作机会大增。温哥华的华人,也就越变越多。
人生,却永远是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这一场奔赴,并没有让这批华人留下美好的结局。
由于最初抵达加拿大的华人绝大多数都属于被雇佣甚至被购买的劳工,相对于其他非华人劳工,尽管当时的华人劳工工资更低、工作环境更危险,但还是遭遇到了种族歧视,其他族裔认为华人的忍耐抢走了本来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处处为难华人。
被抢走的自然要夺回来,于是更为可悲的事件“上演”。
1885年,为了保住非华人移民的工作机会,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法案通过,法案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特别个案人员以外的人士,其他华人都不得轻易踏入加拿大。
华人成为了加拿大唯一被要求缴纳人头税的族裔,即便如此,对华人的苛待仍旧没有结束,1923年,加拿大完全禁止了华人移民,使得华人成为唯一被拒绝接纳的族裔,而那些留在加拿大的华人、华裔,处境也愈发艰难。
时间流逝,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华人们经历坎坷,但华人们却“以德报怨”。
二战爆发以后,中华会馆要求全体会员购买加拿大和中华民国的战时债券,有些华人还主动加入加拿大军队,在加华人对加拿大的战事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那以后,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也有了“质一般的飞跃”,二战结束后,加拿大政府开始改变移民政策,将“出生地”一栏删除。因为这个新政策,1967年后有很多中国人用“独立移民”身份来到加拿大。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温哥华也逐渐从所有城市中凸显而出:卓越的地理位置,四季宜人的气候,全加拿大最大的港口,生物科技及电影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低汇率和相对友好的移民政策……
第二代、第三代的华人移民也将这里作为了第一首选移民之地。
据加拿大政府统计,在2005年至2012年间,有至少3.7万名华人百万富翁通过一个投资移民项目(现已撤销),成为了温哥华的永久公民。
这个人口230万的大都会区,正成为越来越多华人移民的聚居地,华裔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也已经从1981年的7%,增长为2011年的18%,目前,则已经突破了20%。
比唐人街还唐人街
既然人数众多,加拿大的街角小巷中自然随处可见中文广告牌,不止于此,漫步于街上,路边满满的中国火锅店和儿童补习班的广告牌,可以说比“唐人街还唐人街”。
这里有“烟火缭绕”,也有“五陵少年”。商场里的菜市场,菜贩子和华人大妈的讲价声络绎不绝;出了商场,“华二代”的豪车带着刺耳的声音从你面前直呼而过。
恍惚让人有一种错觉,你以为你在温哥华?不,你很有可能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许多为华人所熟知的明星,也都是温哥华人,彭于晏、谢霆锋、陈冠希、张韶涵……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的美人王祖贤,如今也隐居在温哥华。温哥华的华人富豪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华人也渐渐在影响着当地的政坛。
温哥华前市长罗品信曾就温哥华以前的歧视华人政策,对华人表达过真挚的歉意。
值得注意的是,市长宣言的演讲牌上,特别标注了中文。足以见得,态度可谓很是真诚。
华人之多,甚至造成了其他族裔居民的些许不满。一位作者在给《列治文新闻》读者的一封信中宣称,现在的温哥华列治文加油站里竟为了配合华人,已经不再卖英文报纸了。这令他十分震惊,也十分不满。
他“愤怒发声”:“列治文是已经不是温哥华的一部分了吗?加拿大石油公司是不是应该给一个解释?”
虽说在温哥华,华人是外来移民,但从被排斥到具有广泛的号召力,无疑可以说是华人在外的“一大成功”。
结语
都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签,纽约是造梦之地,繁华且奢靡;巴黎是时尚之都,风情而迷人。
如果要给温哥华起一个标签的话,对华人群体而言,我想应该是:熟悉且吸引力十足。
熟悉在于这里有同胞,吸引力则在于这里的每一处都让你很难不动心,温暖的气候,清新的风景,轻松的移民政策……
总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城市到底如何,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眼中的温哥华,又是怎样的呢?
资料链接:
http://www.iask.ca/news/vancouver/2010/0406/17819.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8%E8%BF%BA%E8%BF%AA_(%E5%8A%A0%E6%8B%BF%E5%A4%A7%E6%94%BF%E6%B2%BB%E4%BA%BA%E7%89%A9)#%E6%BA%AB%E5%93%A5%E8%8F%AF%E5%B8%82%E9%95%B7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0/10/2/n12446999.htm
https://www.quora.com/Does-it-rain-too-much-in-Vancouver-Is-it-really-an-issu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ncouv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Metro_Vancouver
https://dof.gob.mx/nota_detalle_popup.php?codigo=5173091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16/aug/18/melbourne-wins-worlds-most-liveable-city-award-sixth-year-in-a-row
http://www.xinhuanet.com/overseas/2018-04/24/c_129857776.htm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11_03_433395.shtml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1453114.pdf
https://www.banghaiwai.com/article/7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