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的作者Chang Che采访了中国的小商品基地义乌,感受到了当地小企业主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至少现在,他们似乎愿意忍受痛苦,准备迎接贸易战。
康阳服饰(音)的缝纫机在已经关闭。这家位于中国东南城市义乌的女装制造商厂房里静悄悄的,因此“川普”这个普通话中的特朗普叫法,在车间内回响格外清晰。
我到访时,美国刚刚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45%。康阳的工人们似乎并未感到害怕。当我走近一群闲着的工厂男工时,他们的回应充满战意。
“挺住!”一人喊道。
“你以为我们会怕美国?”另一人吼道。
后来,有人给出了更冷静的看法:“说实话,这会有影响,但我们会撑过去。”
义乌是世界最大的批发市场。从挂锁、行李牌到充气泳池,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好市多大小的专区。大约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约占中国年度出口总量的15%,正受到这场贸易战的威胁,但习近平并未表现出任何退让的迹象。
北京方面也进行了反制,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了125%的关税,每年价值超过1400亿美元的商品受到影响。
与特朗普不同,习近平不受选举制约。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位能忍受短期阵痛的领导人,并表示他希望国民能够“吃苦”。
在义乌商贩激昂的言辞中,可以看出,这场国际“斗鸡”游戏的前线参与者,至少目前已经准备好咬牙坚持。
特朗普变幻莫测的政策已经严重扰乱了义乌的供应链。采购订单枯竭,发货延迟。我采访的商贩中,平均有10%至20%的生意与美国有关。尽管前景黯淡,但他们几乎没有和解的意愿。
二十多年来,杨兰花(音)一直经营着一家生产圣诞主题毛绒玩具的工厂。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的前后,她在美国的一个老客户联系了她,希望她将价格降低10%。她与这个客户的业务占她整体业务的20%。
这个客户在2月下了价值3000美元的订单,杨已经准备发货。
“我说,‘我不能接受,’”杨对我说,“我一共才赚10%的利润,如果再降价,那我就一点利润都没有了。”
“我觉得全世界都该联合起来,别再跟美国做生意了,”杨接着说,“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吧。”
她的女婿目前正在美国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如今她希望他能回国。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强国了,”她说,“而且在很多科技领域,我们已经赶上来了。”
在某些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已经在帮助中国。许多中国企业正在吸取上一轮贸易战中的经验教训(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后期,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达到了约20%)。
徐达维(音)在上海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这家公司过去主要向洛杉矶地区出口。他告诉我,在过去三年里,他减少了40%的对美出口,转而发展了一批拉丁美洲客户。
“中国现在已经不怕关税了,”徐说。他的出口同行们“已经走向全球”,在中东、南美和东欧都有业务。中国曾是“世界工厂”,如今正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工厂”。
徐所在的公司之所以没被特朗普的关税打击,是因为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已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墨西哥。许多义乌商贩也谈到了类似的解决方式。
一家文具生产商告诉我,她已将产能转移到了越南。还有人去了柬埔寨或日本。杨也调整了部分圣诞产品的发货路线,通过墨西哥出货,不过她的一些客户近期被墨西哥当局调查。
特朗普政府向墨西哥和越南等国家施压,要求遏制转运行为,但这些努力更像是“打地鼠”的游戏。
我在义乌听到的普遍声音是:特朗普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在这场对峙结束后,变得更强的将是中国,而不是美国。中国会在国内更加自立,在国际上也更受尊重。
特朗普的关税,给了中国一个长期以来期待的机会,将经济引擎从出口转向消费。十多年来,北京一直在推迟从快速增长的出口型经济向成熟的消费型经济的转型。为此压低工资、贬值货币,并将刺激计划集中于基础设施项目和高科技制造。
中国出口因此大幅增长,同时加剧了与其他希望制造业回流本土的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者、长期呼吁通过强力刺激推动消费的崔之元对我说,贸易战“可能促使中国更紧迫地去重构经济”。理论上,中国经济重构本该是特朗普政府所欢迎的。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运动,或许正促使中国进行美国贸易鹰派长期希望看到的改革,但这改革是在对北京而不是对美国更不利的条件下实现的。
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混乱与破坏性,欧洲国家可能会将以消费为导向的中国视为更具吸引力的贸易伙伴。一个平衡的经济也意味着平衡的贸易:中国消费者购买欧洲商品,欧洲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
美国的盟友今后将面临一个选择:他们愿意与一个反复无常、强硬粗暴的美国做生意,还是与一个——即使并不完美——有改善潜力的中国打交道?
答案并不明确。
正如崔之元提醒我的那样,“危机”这个词在中文中由“危险”和“机会”两个字组成。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的经济改革派看到了推动改革、重构经济的机会。而中国的领导人则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把中国塑造为一个比过去更可靠的合作伙伴,不仅面向中东和全球南方,甚至也包括欧洲。
白宫将这场关税战视为对中国操控全球贸易的公投,而中国官员则把它变成了对美国自负与虚伪的公投。全球其他国家将决定,哪种叙事更具说服力。
华盛顿以为自己在孤立北京,但很可能孤立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