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凡妮莎·博恩斯(Vanessa Bohns)于8月21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评论,总结了最近在社会心理学上关于喊叫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虽然人们经常对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但他们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却过于不自信,因此在表达想法的时候为了急于让对方听到自己,会倾向于大喊大叫。
在今天的舆论场中,政治光谱的两端都偏好喊叫。在众议院中,民主党和共和党就个别国会议员的疫苗接种情况爆发了争吵,在学校董事会会议上,就批判性种族理论和戴口罩的要求爆发了争吵。
很明显,喊叫实际上并不能说服任何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最近的研究指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缺乏自信。
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家,我研究人们对影响力的误解已经超过15年了,我发现,虽然我们经常对自己的信念过于自信,但无论是对我们的邻居、朋友还是对手,都存在呼喊倾向的原因,源自于我们对自己说服他人的能力不够自信。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似乎一直在不断发现人们在五花八门的地方过度自信。例如,2002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期刊上报告了三项调查,参与者将自己评为比同龄人或比“普通美国人”更不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在一次跟踪调查中,受访者对自己的主张仍然坚定不移,即使在研究者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看法或许存有偏见后。
使用类似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普通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比其他普通人更好(更有道德,更有创造力,更有运动能力,甚至是更好的司机)尽管这在统计学上并不可能。
与这些研究结果相反,当涉及到我们对自己的社会能力的评估时,例如我们交朋友和影响他人的能力,研究最近却趋向于一个非常不同的结论。
在2017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报道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系列调查评估问卷,问题包括:谁有更多的朋友,谁同时属于多个社交圈,谁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是受访者本人还是其他人。受访者在几个非社交项目上都表现出典型的过度自信;例如,他们认为自己的词汇量比其他人大。但他们在社交项目上明显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朋友比别人少,社交圈比别人小,社交网络比别人窄。
过去五年中发表的一些其他研究也显示,人们在社交领域有信心不足的倾向。例如,在离开一个公共场所时,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其他人对他们的兴趣不如他们对周围人的兴趣高。在与陌生人简短交谈后,接受采访的人认为对方喜欢他们的程度,比对方向研究人员表示出的对他们的喜欢程度要低。当参与者被要求预测让别人遵守他们的要求有多难时,他们发现说服朋友和陌生人去做一项烦人的、乏味的任务,如在罐子里数豆子,比他们预期的要容易。
这两组看似矛盾、实则互补的结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情境,导致了喊话。一方面,人们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有道德,更少偏见,因此我们对自己所相信的事情过度自信。另一方面,人们也假设别人不会注意我们,不会听我们说的话,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因此无法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并说服别人。
换句话说,我们大喊大叫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好像在向空气喊话。
讽刺的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作为影响者的熟练程度缺乏信心,因此过度补偿而导致我们使用过于自信的语言,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说服方法。这样一来,我们的悲观情绪反而会自我实现,导致我们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因为我们为了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喊得越来越大声。
在一组研究中,研究人员直接考察了人们是否高估强硬程度对说服力的影响。参与者被要求在两种劝说某人改变健康习惯的的信息中做出选择:一种是相对温和的,一种是更加“大声”和命令式的。实验还采用了不同的情景,调整后果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目标人物是否能接受建议。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对信息的强硬度的选择完全基于他们认为问题有多重要,而忽略了对方的接受能力。当他们觉得事关重大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建议,他们都会选择“更大声”的信息。
从关于说服力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喊叫是完全错误的做法。在其他工作中,同一组研究人员发现,非常强硬的说法在现实中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当对方不太愿意接受的时候。事实上,在健康传播领域,包括减少吸烟和增加运动的活动中,研究信息坚定性的专家们已经广泛地发现了软性呼吁的说服效果。(硬性呼吁:逼迫型的说服法,比如施加压力,叫喊。软性呼吁:通过劝诱,建议等。)
人们对于如何传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想法与几十年来关于说服和社会影响的研究背道而驰,这些研究表明,少即是多。我们大喊大叫是因为我们以为不喊别人就不会听我们说话。因此,当我们试图将想法传递出去时,我们会过于强硬,尽管事实上,如果我们的论点、建议和呼吁稍微温和一点,其实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