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读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李胜,在华人留学圈里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了,他在某某书上的一条帖子,都有近300条点赞和收藏。但对他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已经是一位当了爷爷、手下还运营着一个建筑公司的高龄学生。
而对李胜来说,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还出来读书,并不是他做过最大胆的决定。在现在这个出国留学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时代,20年前选择移民加拿大的李胜,通过自己的多年体验,找到了值得更多华人借鉴的答案。
爷爷辈的研究生同学
李胜告诉笔者,读MBA,对自己来说也属于很偶然的事情。
疫情前,李胜一年回国4、5次,前前后后可以在国内待2到3个月时间。但因为新冠疫情为出行带来了不便。留在加拿大的李胜突发其想,觉得用这份空下来的时间,再读个研究生也不错。这样一方面能让自己忙起来,也对管理公司有好处。
李胜说:“刚开始我报的是女皇大学的MBA,学费是9万加元,但没有被录取。后来就改报了西蒙费沙大学,也没有被录取,最后西三一大学录取了。再后来西蒙菲沙大学也表示可以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但是西三一大学我已经注册、交学费了,就决定在这里读吧。”
于是在2021年,李胜一边兼顾地产上的生意,一边开始在西三一大学与众多与自己孩子一般大的学生开始了学习。
在李胜的班上,除了中国留学生外,印度留学生的比例也很大,还有来自伊朗、非洲的学生,甚至还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孟加拉同学。
而对于李胜和其他高龄同学来说,他觉得虽然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年纪小的同学,同时因为本科阶段没有商科、经济学的背景,所有的经济、管理的概念都是全新的,所以刚开始读的时候有些辛苦。但年纪大,胜在工作经验多,理解能力强,后来就慢慢上路了。
今年已经毕业的李胜表示,读到现在能有两门课得到A-的成绩,对他来说件很值得自豪的事,因为他还必须要管理20 多个工地。即使在大家都休息的节假日,他也必须拿这段时间出来学习。为了写作业不被打扰,他将晚饭时间推到10点以后更是家常便饭。
而对于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的问题,李胜告诉笔者,其实想知道他兼顾两者累不累的人有很多。在工作和学习都很紧张的时候,牺牲娱乐时间是在所难免的。但李胜也说,只要把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安排好,就没有问题。
李胜说:“我每天去健身房、游泳,坚持锻炼。而读MBA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希望我能把企业做大做强。现在,我已经把申请博士的最后一个文件已经递上去了,至于博士能否录取,就听天由命了。”
年轻,就要往外闯
在加拿大居住多年的李胜谈起移民经历,他表示,这既是为了达成人生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同时也与年轻时的坚持和“叛逆”有关。
1995年,当时还是个文科本科生的李胜不到30岁,而离开家乡、通过读研的方式,最后留在更大的城市工作只是他千万想法中的一个。在产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念头后,李胜为自己制定了更详细的目标:那就是考上北京的学校,学习与国际关系相关的专业,这样将来也可以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李胜说:“当时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一定要成为美国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到新华社、外交部这样的单位工作。
对于当时的李胜而言,北京的工作条件和城市面貌都是家乡无法比拟的。尽管在现在看来,两座城市各有各的特点,可对于当时的李胜来说,每次从北京回家都多少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落差感。
正是这种落差感,让李胜坚定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也正是因为年轻,李胜对自己的要求可不低:他在考研时首选的学校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这是一所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
即使在今天,要想考上重点学校的研究生仍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而对于李胜来说,他在90年代要面对的是数千名与他一起竞争4个招生名额的全国考生。
难办的是,在他应考的那一年,这所学校研究美国经济的相关专业仅仅只新招6名研究生,其中有两个名额留给了本校保送读研的应届毕业生。
竞争如此激烈,准备考试当然很辛苦,不仅要闭关几个月,还要准备除了英语外的第二外语。回忆起这段经历,李胜表示:“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觉得自己一定行。”
或许现实总比梦想残酷,尽管李胜选择的第二外语日语考到了最高分,仍因其他的科目分数不够,未能在当年秋天踏入心仪的院校。
即便如此,李胜并没有放弃“向外走”的想法,而是转向通过托福考试出国的方向努力,希望申请一个美国大学的全奖,到国外念书。
李胜告诉笔者,在90年代有意向出国的青年人中,流传着“托福、托福、托着就有福了”这样一个说法。似乎解决了托福考试,就越过了出国以前最大的一个关卡。
不过,正踌躇满志准备出国的李胜却在这时又遇到了来自家人的阻碍。不论是留学美国还是移民加拿大,李胜的父亲都表示过反对。
老爷子曾明确地告诉李胜,结婚以前留学的事就别想了,还从报纸上查到关于加拿大失业、犯罪等负面的社会新闻来劝说李胜,认为在本地出生、长大、受教育的加拿大人尚且找不到工作,儿子作为一个外国人移民加拿大一定会后悔莫及。
而李胜的母亲也向他泼泼冷水说,加拿大留学生大山也在中国开始工作了,成为了主持人、相声演员,你为什么要去加拿大找工作?
总之,父母二人都不看好已经在国内成家立业的李胜携家带口去加拿大发展,甚至提出李胜先去加拿大落脚,之后再让国内的家人过去团聚。
可现在的李胜再次回想这段经历时,则认为家人的劝说对他起了反效果。如果不是父母极力反对和他的逆反心态在催促自己,他还不一定去加拿大。
他说:“家长建议我一个人先过去,我就偏要一家人一起去。所以后来我学聪明了:当我不想子女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不会反复说。表示激烈反对,其实反过来鼓励了年轻人去尝试。”
从纯文科生到工地人
在做好决定后,打算在加拿大重新开始的李胜在1996年就带着妻子孩子一道,动身来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刚到加拿大的李胜身上只带了2000左右加元,这2000加元对这个初来加拿大乍到家庭来说实在是不够花,因为光是第一个月的租房就要花掉850加元。幸运的是,李胜相比其他华人的优势在于没有语言障碍,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在汽车4S店做销售的工作。
找到工作的这份轻松,李胜并未享受多久。他解释说,当时车行卖的车有新车也有二手车,但李胜无论是新车的车型,还是几十种二手车车型、还是车辆性能上的知识,他都一窍不通,这对于卖车的人来说当然是最行不通的。
遇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在门店经理的帮助下,李胜把店内出售的所有车型记下来,抽空到图书馆去查阅汽车手册了解相关的信息。在上班攒经验、下班继续学习的努力下,李胜很快将销售所需的汽车知识了如指掌。
同时,应经理的要求,在国内零经验的李胜还需在两个星期之内,把加拿大的驾照考下来。不断地进步让李胜在加拿大的生活更加有声有色,也让他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要往哪一行业发展。
李胜说:“我没有很着急去研究什么职业赚钱更多,但作为一个新移民,我在观察从事哪个行业更容易养家糊口。”
不管在国内外,许多华人都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个硬道理。而李胜也从各个渠道了解到,要想以后的职业生涯更稳,从工程技术类入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李胜先通过申请加拿大政府资助,以垫付学费的方式读完了建筑工程方面专业后,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连续考到了房屋检查和地产经纪人的牌照。在获得这两个证书后,由于当时有许多富裕的华人移民来到加拿大,在这种环境下,他开始做起了地产生意。
目前仍是地产经纪人李胜认为,要想在这一行深耕,那就要耐得住寂寞,任何行业都有厚积薄发的时候。因为没有盖新房的“实战”经验,李胜从2010年拿到建商牌照直到第一次帮客人建新房,中间经过了近6年时间。
在这以前,李胜一直为其他人做义工。只要有朋友家盖新房,他会去一起研究图纸,到工地看,给朋友出主意怎样控制成本、质量,这样做也是在寻找未来的商业机会。
回望多年在加拿大的生活,李胜感觉虽然加拿大人和中国人在传统价值观的方面有差异,总体来说这是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国家。
他说:“加拿大社会相对公平,尊重每个生命。但如果想在加拿大做一番事业,首先还是要抛弃掉‘旅居在加拿大’想法,从关心加拿大的各方面大事开始。等这些观念转变了,自己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李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