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葭兰
俄乌战事开启,笔者本来的预想战区应是局限于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区,没想到竟然是全面开战,陆海空三军悉数上阵,深入乌克兰腹地,重要军港敖德萨也被登陆了,首都基辅也被攻击。
那么问题来了,俄在乌克兰的战事未来发展状况如何?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启了持续9年的战争,使苏联由盛转衰,乌克兰会不会成了第二个阿富汗,像当年苏联的命运一样,使俄罗斯深陷入东欧大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地形条件与自然资源
在阿富汗战场,苏联军队空有精良装备,却长期奈何不了对方,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形。阿富汗地区高原多山,苏军先进的坦克、车载炮台与装甲车无法进入,也不适合山地作战,只能留守城市地区。
喷气式战斗机倒是可以精确锁定敌人的方位,但无法在山地中发挥威力,敌人在崇山峻岭、地洞沟壑中时隐时现,囿于地形,迅速高空飞行中的军机无法使用火力打击。
大概惟有苏联的“雌鹿”(Hind)系列武装直升机是真正有用的空中军事装备,它们可以飞进峡谷,在狭窄的山谷间来回穿梭,悬停在峡谷上空,伺机打击“圣战者”。
然而,随道高而魔高。1986年美国中情局援助“圣战”武装大量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只需两个人固定炮筒,另一个人负责瞄准开火,利用热成像原理追踪就可击中目标。
阿富汗发射“毒刺”导弹,平均每天都能命中一两架“雌鹿”,一枚“毒刺”价格不到4万美元,而苏联军用直升机的身价却高达1000万美元,“芒刺在鹿背”,使得苏军极度颓丧。
相比荒凉的中亚山地,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却在东欧大平原之上,沃野千里,极目穷长天,这是与阿富汗完全不同的地理条件。与二战时的情形相似,占优势兵力的俄军同样能长驱直入,同时反抗力量亦无法利用自然条件长期隐藏。
在自然资源方面,乌克兰享有“欧洲的面包篮”的美誉。历史上,肥沃的黑土带素为强邻所觊觎。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曾写道,只有东欧还有扩张的空间,他打算将东欧(尤其是乌克兰)的肥沃土地变成德国定居者的家园。
这种与阿富汗的显著差异,就决定了乌克兰的占领者不必如占领阿富汗一样持续投入,以及承担在后勤方面的沉重负担。这里并不是有意将俄国此次入侵与二战德国的侵略相提并论。毕竟,此次入侵有太多的不同,历史条件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就1979年的苏联与2022的年的俄罗斯,相隔四十多年的两次军事行动而言,仅就技术上分析,当今的俄罗斯不太可能陷入像当年阿富汗一样的泥淖。
占领区内的敌对环境
当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不到一年,就已有80多个抵抗组织活动。这些抵抗组织规模或大或小,政治倾向或左或右,部落来源和信仰认定也或有差异,但他们大都打着捍卫伊斯兰的同一面大旗,对共同的敌人有明确的认定。
苏军想在阿富汗找代理人其难度也不小,几任阿富汗领导层都用得不趁手,更可怕的是反抗力量根本不需要秘密集会,无需什么行动纲领,只要一声“真主伟大”,就能让阿富汗人感受到使命感。
无论有组织有使命的大胡子“荆轲”,还是一时冲动的的青少年,都可能发动对“敌酋”的“圣战”,而且事败逃亡途中,几乎任何家庭都会帮助庇护。然而,“敌酋”苏联入侵者样貌与语言完全不同,无从隐遁,真够得上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再看乌克兰,俄罗斯找代理人十分容易。在现任总统泽连斯基之前,就有亲俄领导人经选举上台。在乌克兰民间层面上,亲俄力量也很强大,尤其在东部更为明显,俄罗斯族本身就占总人口的17.3%。
而且从文化上,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紧密相关,由此对乌克兰的民族建构事业构成了重大挑战,这也客观上使俄罗斯政治力量的介入,能在乌克兰较容易找到着力点。
宗教方面,俄罗斯更应感到庆幸。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将东西方基督教文明分界穿过乌克兰,将这个国家的西部地区,划入天主教一侧,而其他部分则被归于东正教地区。
然而,事实上很难将天主教与东正教区别开来,使得在乌克兰画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是异常困难的。所以,这种杂糅东西方基督教元素的混合型教会的存在,并不会在信仰层面使乌克兰民间形成对俄罗斯的明显排斥。
据此,在敌对力量上,俄罗斯在乌克兰所面对的,与昔日阿富汗所遭遇的相比,直如宵壤之别。故而,俄军占领期间乌克兰不大可能形成死死耗住俄罗斯国力的力量。01:0
地缘政治环境
苏联入侵阿富汗,正是美国总统卡特内阁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主导外交政策的时代。布热津斯基并不希望美国对阿富汗反苏斗争上投入过多,而只是暗中扶持阿富汗,尽可能消耗苏联,让其付出巨大的代价。
里根赢得 1980年总统大选后,才出现了外交政策上的转变,他宣称自己不会像卡特那般首鼠两端,而要和苏联大干一场。
与当代西方右翼谈“绿”色变完全不同,当时美国保守主义政客对伊斯兰主义十分亲切,称赞阿富汗的“圣战者”是光荣的自由战士,视他们为“反GC主义英雄”。
八十年代的美国电影《第一滴血3》就正面描写了阿富汗抵抗运动,并在片尾字幕中对阿富汗“圣战者”致敬,让人不禁有此一时彼一时之叹。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面对美国持续在阿富汗加大金元投入,加之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在阿富汗越陷越深,国家财政几近枯竭,最终间接导致苏联大帝国的崩溃。对照阿富汗,乌克兰局势中地缘政治环境对俄罗斯要有利得多,北有白俄罗斯的有利支援,南有克里米亚新占领地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入侵,仅在口头上对乌克兰表达道义上的支持,拜登主张全世界为乌克兰一起祈祷。
最关键的是,当代的美国已非里根时代的强大美国。经济上衰退是一方面,美国政体运转方面也出现一些摩擦,直接表现为国内保守和进步两者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的不可调和。
虽然美国两党都一致反对俄国的入侵行动,都一致地站在乌克兰的一方,但实在的底气已显不足。
既然,欧洲和美国都否认了武力介入的可能性,经济制裁就成了唯一的杀手锏。然而,对欧洲而言,经济制裁是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也自伤。
对美国而言,虽然在经济上有所得,在外汇和能源上皆能收渔翁得利之效,但都不足以让俄罗斯伤筋动骨,更何况俄罗斯于长年反制裁实践中在外汇储备和外贸领域中早有所准备。
结 论
基于以上三方面分析,俄罗斯在战略上并没有陷入第二场阿富汗战争泥淖的危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做好了要在乌克兰长期占领的准备。
事实上,笔者以为,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动机是为了抵消北约扩张的危险,而长期占领反而助长北约在乌克兰西部边境的集结和军力加强,占领乌克兰反而使俄国会正面地应对北约的军临城下,这完全违背了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初衷。
俄军此次军事行动,一定也想速战速决。一方面,其主要军事战略意图即扩大和稳固乌克兰东部亲俄政权,同时强力保证乌克兰西部能长期保持“中立”,成为可依赖的俄罗斯与西方的缓冲地带。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清楚,必须吸取苏联经验教训,腾出手搞好民生经济。
所以,俄军达到战略目标之后,会尽可能快速撤军,大体上不会复制阿富汗的长期占领模式。
参考文献:
浦洛基: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03
瓦哈卜,扬格曼:阿富汗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塔米姆·安萨利: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1
保罗·库比塞克:乌克兰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09-01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