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在独立炼油厂获得2021年的额外进口配额后,中国上月加大了对廉价伊朗原油的购买。

据市场情报公司Kpler的数据,中国11月份进口了近1800万桶石油,相当于每天约60万桶。这比10月份增长了近40%,是自8月份以来的最大进口量。然而,在未来几个月,流量可能会受到限制,部分原因是对独立炼油厂的更广泛打击以及病毒反弹导致的需求减少。
中国独立炼油商(也被称作茶壶)预计将在年底前大举收购,因为它们试图利用10月中旬收到的新进口配额。这使得来自俄罗斯ESPO的远东石油(通常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运出),以及在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附近船只上储存的伊朗原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Kpler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亚洲主要地区海上储存的原油和凝析油总量降至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Kpler估计,海上储存的石油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伊朗和委内瑞拉。交易员们表示,相较于ICE布伦特原油价格,伊朗出售的石油每桶至少有4美元的折扣。
Kpler的进口数据与中国官方数据不一致,后者表明中国自2020年12月以来就没有从伊朗进口石油。过去,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经常被重新包装为来自阿曼和马来西亚。
不像其他亚洲炼油商,中国炼油商有购买廉价伊朗石油的灵活性,因为许多中国炼油商没有与其他中东生产商签订长期协议。虽然中国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指责美国政府越权,但这些独立炼油商通常通过第三方购买货物,这些第三方没有任何实体资产。
尽管如此,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在美国宣布对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后,中国本月表示要对美国进行制裁。考虑到官员将在中国面临的与新冠病毒相关的限制,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
11月的抢购热潮可能标志着目前高买盘的结束。伦敦Energy Aspects石油分析师表示,春节假期和北京冬奥会(2月20日结束)之后,2月底之前石油流量将趋于平缓。他补充说,中国在2022年初的石油需求上行空间将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