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北部都会区和传统金融区将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双重动力

据南华早报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正在规划中的香港北部都会区将成为香港的第二大经济引擎,与香港传统的金融区形成互补。

Photo by Ruslan Bardash on Unsplash

陈茂波周日(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他的博客上写道,这个“南金融、北科创”的“双重心布局”也将使城市规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陈茂波认为,既然《国家安全法》保障了特区的繁荣稳定,香港就有机会接受“新思维”的“黄金窗口”。

他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周在施政报告中制定了北部都会区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不仅将进一步使特区与国家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而且还可以腾出急需的土地用于规划住房和办公区域。

新的北部都会区将横跨元朗区和北区,占地约300平方公里,约占香港整体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该地区将提供超过90万套住宅单位,足以容纳约250万人。

陈茂波说,北部都会区将成为新的创新和技术中心的所在地,而传统的中央商务区将继续发展成为香港的核心金融区。

他表示:“在‘南金融、北科创’的发展布局下,香港的南北两端将呈现‘哑铃式’的发展(模式),承载着两大经济引擎。”

陈茂波补充说,在南北两端的中间地带,将是未来连接城市东部和西部的运输和物流走廊。

陈茂波指出,中环、湾仔和维多利亚港沿岸的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原因。但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香港与内地周边城市合作协同发展的大局”。

他说,“哑铃式”的发展模式还可以使经济多样化并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并补充说,香港过往的经济发展过于关注金融了。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还宣布计划利用更多邻近大陆的土地,例如新田和落马洲,发展IT业。

在谈到《国家安全法》和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改革时,陈茂波认为香港必须抓住新机遇。

他表示:“这提供了良政善治的黄金窗口。我们需要以新思维踏上新征程。土地和房屋的紧缺是香港面临的最紧迫的社会问题,我们已经到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阶段。特区政府必须全力以赴、全速去做,力争三到五年看到成效,让市民看到变化、感受到进步,从而树立信心。”

林郑月娥上周宣布,为改善交通,将兴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以及其他四个本地铁路项目,以连接新界北部更多的农村地区。

浸会大学经济学家Billy Mak Sui-chai认为“哑铃式”的发展模式是明智和可行的。

他说:“如果我们需要与深圳合作,我们开发新界北部的边境地区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不能指望人们每天从中环到深圳做生意。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要发展创新和科技,传统的中央商务区没有足够的土地。金融服务业仍然可以留在中环或金钟,因为它不需要太多土地。但对于IT发展而言,需要土地来建立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两周前,陈茂波发表了一份关于香港营商环境的报告,其中也强调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呼吁整合香港、澳门和其他九个中国南方城市。

他的报告还称,美国的“打压中国”战略扰乱了香港,指责美国支持“黑衣示威者的暴力行径”,对香港和大陆官员实施“公然无理的制裁”,并对在香港经营的跨国公司施加压力。

陈茂波赞扬《国家安全法》使得香港恢复秩序,并表示商业环境已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