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兴市场的“加密货币化”或将威胁其金融稳定

据路透社自伦敦的报道,周五(当地时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数字货币在新兴市场的出现可能引发当地经济的“加密货币化”,或会破坏外汇和资本管制,扰乱金融稳定。

据美国区块链研究机构Chainalysis称,随着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经济体加速了某些措施的落实,比特币及其同类产品在过去一年中价格和受欢迎程度飙升。

Photo by Ibrahim Boran on Unsplash

理论上,加密货币提供了一种更便宜、更快的跨境汇款方式。支持者表示,稳定币等数字代币还有助于保护储蓄免受高通胀或当地货币波动的影响。

今年9月,萨尔瓦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支持者认为这项试验是为了降低向这个中美洲国家数十亿美元汇款的成本。

IMF表示,不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低效的支付系统是新兴经济体采用加密货币的驱动因素,此外,快速收益的诱惑也令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兴奋不已。

但IMF表示,很难准确衡量加密货币在新兴经济体的采用程度。

IMF补充说,央行可信度低和国内银行系统薄弱等可能会助长“美元化”的因素,也会促进加密货币使用的增长。

“美元化”是指一国居民在其资产中持有相当大一部分外币资产(主要是美元),美元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并具有逐步取代本国货币的趋势。高通胀或本国货币不稳定是这一过程的驱动因素之一。

IMF表示,稳定币的广泛采用也可能会加强现有美元化力量,从而带来重大挑战。稳定币旨在保持稳定价值并被视为对储蓄和商业有用的数字代币。

报告说:“美元化会阻碍中央银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并通过银行、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错配,导致金融稳定风险。”

IMF补充说,“加密货币化”也可能成为财政政策的威胁,数字资产可能助长逃税行为。

该组织敦促发展中国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并考虑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好处,以应对加密货币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