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战略家鲁奇尔·夏尔马(Ruchir Sharma)撰文认为,尽管经济学家们预计全球经济重新开放的繁荣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里轰轰烈烈地出现,但有两个越来越紧迫的理由质疑其强度和持续时间。中国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是全球增长的火车头,但其经济引擎正在出现裂缝。

夏尔马也是《成功国家的十大法则》一书的作者。他在文章中指出,在过去五年中,仅中国就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如今,中国经济每放缓1个百分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就会减少1/3,所以当中国政府收紧政策时,世界有理由产生担忧。随着对科技行业的打击,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和制造业等旧经济产业陷入债务和衰败,中国的繁荣一直由集中在科技部门的新经济所维持。在过去十年里,数字经济在中国GDP中的份额翻了两番,达到惊人的40%。
但在政府试图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时,科技巨头可能会对其构成长期挑战。十年前,中国没有身价超过100亿美元的富豪,现在有近50位。在过去一年中,中国产生了238名新的亿万富翁,是其他国家的两倍多,这些财富大部分来自科技领域。
对科技行业的打击被认为是遏制垄断的健康举措,或者是国家对大数据的控制。然而,这也是中国政府对这一前所未有的财富和不平等的爆炸性增长做出的毫不奇怪的反应。
这场新的运动遵循一个古老的模式,该模式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国家干预的减少,资本家出现,以此来创造增长,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已经崛起。但有时,当腐败、债务泡沫或不平等等资本主义的过度行为变得过于明显而不合他们的心意时,国家管理者就会介入,对资本主义加以限制。
这场运动往往伴随着经济的放缓,但在损害过于严重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近10年前,北京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腐运动,许多富豪落马,他们很快被新一代的科技巨头所取代。
这一次的赌注似乎更大。很难看出其他行业如何能够弥补打击对数字经济的冲击,而且造成的损害已经很明显。自从对科技行业的打击开始以来,中国科技行业的市值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一,即大约10万亿美元。新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崛起已经枯竭。鉴于科技巨头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以及人们普遍认为数据是新的黄金,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政府是否准备让步。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引擎,在过去五年中占全球增长的约五分之一。许多预测者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将从美国人在疫情期间累积的2.5万亿美金的额外储蓄中得到巨大的推动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他们现在应该会花钱。
然而,消费者在过去的表现并非如此。
正如《巴伦周刊》最近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只有那些在战争中被打败并失去稳定的国家,才会在消费狂欢中释放出多余的储蓄,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担心他们的货币可能很快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在美国,上一次强制储蓄的重大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配给制下发生的。美国赢了,战后美国人没有疯狂消费,而是将这些额外的储蓄搁置多年。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人已经选择只花掉他们的疫情刺激措施支票的三分之一,用剩下的钱储蓄或偿还债务。新的德尔塔变体有可能让美国人在此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美国也正在接近一个“财政悬崖”。在未来几个月,新的政府开支将急剧下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寄希望于额外强劲的消费增长来填补空缺,但历史并不站在他们一边。在刺激性的糖衣炮弹之后,增长往往会迅速回落。
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在中国和美国闪现,这两个国家近年来占到了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当金融市场的争论集中在通货膨胀的上升是否会是暂时的这一事情上面,现在是时候思考经济繁荣是否会比预期的更短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