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 5月27日报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给中国的小企业增加了另一个负担,其中许多企业还没有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其他领导人在周三(5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强调,他们将增加对私营企业的支持,首先是在获得融资这一问题上,其次是在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方面。
该声明是中国政府对过去几周创纪录的大宗商品价格发布的最新公告,中国政府力求限制价格飙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如果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而维持价格稳定,那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削减工业利润率。
周四,中国统计局已经表示,4月份的工业利润增长放缓至同比增长57%,低于3月份的92.3%。尽管这些数字受到了去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的影响,但统计局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也造成了工业利润增长放缓。
4月份,衡量原材料成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比一年前上升了6.8%,是三年多来最快的增长速度。但由于猪肉价格下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仅上升了0.9%。
总部位于杭州的经纪公司南华期货的商品分析师顾双飞周三表示,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之间的持续巨大差距大大降低了制造商的利润率,他们只能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来维持正常运营。
顾双飞说,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家庭收入水平,CPI在未来可能会保持稳定。他指出,因此,政府政策将侧重于控制原材料价格,确保企业稳定运营。
在中国经济中,小型私营企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税收和就业做出了大部分贡献。中国国务院周三的会议指出,截至4月底,中国共有约1.39亿家小型、微型和个体经营企业。
中国政府当局在过去几个月中多次表示,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已经从疫情中复苏,但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本周的国务院会议表示,帮助小企业应对商品价格上涨的措施包括地方就业补贴。
盛业资本是一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帮助小型企业获得融资。该公司投资者关系主管吴镇(Kenny Ng)周四表示:“在生产者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融资需求非常强劲。”
吴镇预计贷款需求在不久的将来会继续保持强劲。他说,该公司的许多客户经营着与基础设施有关的项目,如桥梁和收费公路。吴镇说,新客户的贷款最快可在两周内处理完毕,平均规模约为200万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铜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飙升至历史高位,到目前为止,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在今年都上涨了20%以上。分析师认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全球原材料需求预期增长,因为商业活动已经恢复,地方政府都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的增长。
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更加保守。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和其他商品的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影响着全球的价格。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邢自强(Robin Xing)和他的团队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说:“商品价格正在与基本面脱节,为今年下半年积累了下行风险。”
他们预计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将在第二季度达到今年的最高点,但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有限。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说,由此产生的利润挤压可能会在短期内持续下去,但在今年下半年会有所缓解。他们预计强劲的全球需求将有助于支持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