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彭博:没有必要害怕大繁荣,通胀和世界经济更依赖美中两国都不是问题

Photo by Dan Freeman on Unsplash 

彭博作者Daniel Moss的评论认为,今年所有人都预计的强劲经济反弹应该是值得庆祝的。

令人欣慰的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大跌幅后,将迎来多年来甚至是几十年来最大的增长。但是,在几乎每天都在调高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人们却感到失望,认为全世界都太依赖美国和中国,以及通胀大幅飙升的前景。对唱反调的人来说,一个温和的扩张显然更为悦耳。

这次经济复兴可能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周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6%。在此之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上个月也提高了预测,这些乐观的设想大多基于美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让人回想起里根时代中期的太平日子,而中国的经济数据,则类似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10年的繁荣。

世界上的两个主要经济大国正在努力摆脱困境,这是一个问题吗?

有些人对这次复苏的缺陷更为关注。理想情况下,人们想要的是更广泛的平衡,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欧元区分享战利品。但如果美国和中国表现不佳,就不可能从2020年灾难性的经济收缩中实现大幅反弹。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以及21世纪初科技泡沫破裂之前的几年里,中国赢得了羡慕的目光,当时两位数的增长是常态。回到里根时代,美国是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后复苏的关键驱动力。当时,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甚至没有都不是资本主义,与苏联集团的冷战还在继续,中国刚刚开放。

另一个主要抱怨是,美国正在输出通货再膨胀。过去几个月,由于市场预期债券价格将回升,全球债券收益率攀升。当然,这是肯定的,预期中的这种规模的繁荣,本质上是通货再膨胀。许多悲观主义者也倾向于忘记,在大流行之前,人们最大的抱怨之一是通货膨胀过低。

现在可能发生的是,与其说是通胀问题,不如说我们看到了通缩正在消退。

例如,在韩国,随着油价持续走强,消费者需求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低迷后开始复苏,通胀在3月份回到了大流行前的水平。但疫情前的这个水平只是1.5%,远低于韩国央行2%的目标。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亚洲,我们离那种曾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给世界带来灾难的“糟糕”通胀,还有很远的距离。

过度关注这种繁荣的缺陷,可能反映出一种更深层次的范式转变,一种人们难以应对的范式转变——这可能是一场投资者在其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的繁荣。

我还要进一步说,这种繁荣发生在了美国,自冷战胜利以来美国将出现最佳表现,让人们感到别扭。美国已经有近40年没有这样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了。

在这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一直泡在这样的信息里:中国的崛起是自切片奶酪发明以来最重大的事情。另一种说法是,受高增长率、年轻人口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支持的新兴市场才是未来。

然而,这次美国看起来比许多新兴市场更有活力。顺便说一句,如今亚洲的人口红利并没有那么丰厚。

这一代人从小就认为,中国有某种神奇的公式,而以华盛顿为代表的西方,应该满足于每年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对于他们来说,将发生的一切很难消化。有不少人预言,中国将在本世纪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也许是这样。但美联储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救助,以及今年美国经济的涡轮增压式的扩张,告诉我们山姆大叔并没有那么低迷。

我怀疑我们最终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看待这个世界。现在,让我们开始享受2021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