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BBC在其网站上发表了由记者Vincent Ni撰写的个人经历分享文章《我爷爷的一生:教会了我关于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如下:
当我的祖父在20多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改变生活的选择,留在中国大陆。这个选择将改变我的家庭经历。这也让他有机会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这个选择还将塑造他对美国的看法。随着两国关系的急剧恶化,美国现在开始质疑其与中国40年交往的好处。
我的祖父倪希礼(音译名)于9月去世,享年95岁。这促使我开始反思他所经历的动荡时代以及美国对那一代许多中国人的意义。在未来的岁月里,这种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
倪希礼出生于1925年1月,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但这只是根据他的死亡证明来验证的。和那一代的许多中国人一样,他的确切出生日期不详,因为当时几乎没有登记制度。他记得的是,他出生在鼠年( 农历生肖 )的冬季。鼠与我的生肖相同,我们的年龄相差六十年。
作为一个家庭,我们对他的去世早有了心理准备。他从年初开始就感觉身体不适,一直住在医院里,并且病情也反反复复。但当9月的一个周五上午,我在伦敦得到这个消息时,还是感到很震惊。
我有一种深深的遗憾感。我曾答应他一旦疫情结束,就回去看望他。我很怀念我们坐在一起无所不谈的日子,然而现在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我和爷爷奶奶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住在他们的四个儿子在中国东北建造的三层楼房里。爷爷从不花太多时间谈论他的过去,但多年来,通过我父亲和三个叔叔讲述的故事,我了解到他有一个动荡的人生。在当今这个流行病肆虐的世界里,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逐梦想,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他也有一个梦想,一个卑微的梦想:只想活下去。他出生后不久,中国内战爆发。在他快十几岁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国。恐怖的杀戮塑造了他对一个生活在恐惧中并被外国侵略者所羞辱的国家的看法。
然后,当抗日战争终于结束时,内战又开始了。我的祖父,像他的许多朋友一样,与国民党并肩作战。到了1940年代末,红色力量显然要胜利了,他可以选择和其他战败的国民党人一起去台湾岛。但他决定留下来,因为我的祖母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同时他也不想离开自己的故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许多年里,中国人的生活是动荡不安的。在我的祖父母决定留下来后不久,政治动荡的浪潮到来。他的背景成了一个问题,像许多在中国与国民党有联系的人一样,当其他家庭聚集在一起庆祝农历新年时,他被游街示众,而家里很穷。有一天,我奶奶煮了一个鸡蛋,只能把它切成四块,给他的四个饥饿的十几岁的儿子吃。
很多年前,父亲给我讲起这个故事,他眼里噙满了泪水。但我的祖父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一家人安居乐业,他的孩子们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告诉他的四个儿子,事情确实会发生变化,但学习一门有用的技能会帮助他们生存。于是,父亲和他的三个兄弟,因为“出身不对”而被禁止进入高中,他们都学会了做木匠。因此,我从小就能住在三层楼的房子里。
70年代末,大陆的情况确实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毛主席在1976年去世了,他的文化大革命事件也渐渐平息了。此外,在1979年,美国在外交上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
对历史学家来说,此举改变了冷战的轨迹;对那些勉强走出阴影的人来说,此举让他们大开眼界,带来了一丝希望。普通人可能不会从地缘政治或大国竞争的角度去思考。但他们知道,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解冻”帮助中国前进,并向中国人民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上世纪90年代,当一些中国人开始移民美国时,全国电视轰动一时的是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长篇连续剧。它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
直到最近,很多中国人都觉得美国很迷人,尽管这种选择也有很多矛盾。所以在2012年,当我告诉爷爷,我要去那里生活和工作,做一名记者的时候,他竖起了大拇指,眼睛里充满了自豪的光芒。
今天的美国与八年前的美国都不一样了。在过去四年里,特朗普政府下与中国关系的恶化经常成为全球头条新闻。我在美国的一些朋友也很担心,他们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可能有一天会让他们陷入困境。
对20多岁时在《北京人在纽约》中扮演主要角色之一的罗伯特·戴利来说,过去几年中国人对美国态度的变化就很能说明问题。“在中美建交初期,双方都有巨大的善意。中国人在经历了长期的被疏远的待遇之后,对发展充满了兴奋;他们对外部世界,尤其是对美国充满了好奇。”戴利在华盛顿告诉我,他现在是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的负责人。
这些天,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不那么友好,但在太平洋另一边的感觉是相互的。在即将卸任的总统特朗普的战略家们将中美接触描述为失败,并主张华盛顿与北京“脱钩”之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中国数据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许多中国人也对美国表示不认同。
“而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情况变得更糟,”领导这项研究的雷光教授告诉我。“特朗普总统坚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这激怒了中国公众,然而他们的观点是由严厉的审查制度和封闭的媒体环境形成的。“特朗普对疫情的拙劣处理影响了曾经被视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中国公众中的地位。除非两国修补外交关系,否则中国民众对美国的看法不可能改善。”雷光教授说。
当选总统拜登将于1月20日入主白宫,很快将阐述他的对华政策。一些分析人士预计双边关系将有所改善。但罗伯特· 戴利却不这么认为。“没有退路了,”他说。“美中关系将从根本上保持争议,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是如此。”
我一直没有机会和我爷爷谈论今天华盛顿“情绪”的转变的情况,但我想他不会同意脱钩和结束交往的说法,因为正是美国与中国更紧密的关系为他的数百万同胞打开了大门,而他引以为豪的孙子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