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杂志报道了近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人脸识别出口方面的领先国,而美国位列第二。学者认为,如果美国要对中国此项技术加以限制,可能难度比限制芯片和5G技术更大。
去年初,孟加拉国的政府开始考虑一家未透露姓名的中国公司提出的,在孟加拉湾建造一座智能城市的提议,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由人工智能增强。
这座高科技大都市的建设尚未开始,但一旦开始,它可能会包括面部识别软件,可以使用公共摄像头识别失踪人员或在人群中追踪罪犯,这些功能在中国许多城市已经是标配。
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上周发表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此项目是使中国成为全球人脸识别出口领导者的项目之一。
报告发现,中国企业在人脸识别出口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涉及此技术的出口交易有201笔,其次是美国企业,有128笔。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共计1636笔涉及某种形式人工智能的出口交易中,有250笔出口自中国,涉及进口国136个。第二大出口国是美国,有215笔人工智能交易。
报告认为,这些出口可能会使其他政府进行更多的监控,可能会损害公民的人权。参与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马丁·贝拉贾(Martin Beraja)说:“中国向这些国家出口人脸识别技术,可能会让它们变得更加专制,而实际上它们本可以变得更加民主。”贝拉贾的工作重点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政府政策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人脸识别技术有很多实际应用,包括解锁智能手机,在应用程序中提供身份验证,以及在社交媒体帖子中寻找朋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专注于涉及所谓智能城市技术的交易,在这种技术中,人脸识别通常用于增强视频监控。
这项研究使用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提供的全球监控项目信息,以及从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收集的数据。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正获得比美国更大的优势,美国国会议员和总统表示担心。这份报告似乎为这种转变已经发生的一个领域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研究人工智能政策影响的新美国安全中心副研究员亚历山德拉·西摩(Alexandra Seymour)表示:“它支持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围绕这类技术设置限制的理由。”
美国两党对在全球范围内限制中国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政府实施了旨在限制华为5G技术在美国和其他地方使用的规定,并通过芯片禁运瞄准了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拜登政府实施了更全面的芯片封锁,阻止中国公司获得尖端芯片或半导体制造技术,并对用人脸识别技术监控维吾尔穆斯林的中国供应商实施了制裁。
西摩说,限制中国出口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努力,可能会以制裁进口此技术的国家的形式出现。但她补充说,在规范面部识别的使用方面,美国还需要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榜样。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人脸识别技术出口国,这一事实可能会削弱美国政府所倡导的美国科技体现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理念。
美国警察部门对面部识别的使用越来越多,尽管一些城市已经限制了这项技术的使用,但没有国家标准限制或限制其使用。Clearview AI等一些美国公司已经开发并正在出口面部识别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将监控摄像头的图像与其在线身份连接起来。公民自由组织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公民隐私,没有法律依据。
西摩表示,美国对抗中国在出口人脸识别方面取得成功的最佳方式,可能是在国内规范其使用,然后在国外提供中国技术的替代方案。
她说:“围绕价值观展开对话,将有助于形成对这些技术的一些限制。”但美国国会同意对此技术进行有意义的限制的前景看起来很渺茫。
中国公司已经开始主导人脸识别技术,部分原因是它们与政府实体的关系,这些实体可以提供大量的照片,以及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在2021年1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贝拉贾和他的合著者认为,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可以在专制国家蓬勃发展,因为这项技术与政府目标密切一致。
控制人脸识别不良用途的传播可能很困难,因为同样的技术可以有很多更好的用途。
贝拉贾的合著者之一、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杨宇凡(David Yang)表示,美国最近遏制中国技术的举措,更侧重于阻止新能力的发展,而不是限制现有能力的转移。他说:“中国已经开发出了一整套可以出售的监视人工智能技术。最近的限制措施没有改变这一点。”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西摩表示,人工智能的其他新兴领域也可能发展成为强大的新监视工具,应仔细监控其扩散情况。
2010年代初,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算法出现了极大改进,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首批实际用途之一。她建议,围绕ChatGPT等AI对话工具也可以遵循类似的路径,例如,将其改编为更有效的审查网络内容或分析通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