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今年未能出售或上市中国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北京对IPO的打击以及经济放缓,导致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被困在中国。
经济学人的分析说,今年,中国股市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编注,A股投资者可能不同意)。尽管近期有所下跌,但上海综合指数已从2月份的多年低点上涨了13%。股票分析师和官方媒体都对此表示欢迎。对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而言,股市上涨无疑是一剂定心丸,因为散户投资者至少占A股80%的市场。此前的暴跌严重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加剧了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对许多人来说,股市的复苏体现了良好的治理和幸运。
部分反弹来自于“国家队”购买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股票,国有机构组在市场动荡时出手救援。对于习近平而言,这笔账单可能看起来物有所值。但国家也以其他更具破坏性的方式干预市场。为了提振股价,国家终止了首次公开募股的盛宴。随着私人投资者的退出机会减少,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变得更重。
危险在于,这些扭曲会抑制中国最具创新力的企业的增长。
过去十年,习近平确保金融市场在政府政策、价格信号和动物本能的指引下运行。他将资本从消费互联网服务和金融科技等一度泡沫化的行业,重新引导到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受青睐的行业。数千家国有基金投资于这些领域,成为中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主要力量。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资本市场一度繁荣。2019年,他建立了名为“科创板”的科技股专门市场。两年后,他在北京为小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为了保持资本流动,监管机构简化了公司上市流程。
到2022年,中国成为全球最热门的IPO市场,全年共筹集了5870亿元人民币(810亿美元)。
但这一切现在都戛然而止。中国股市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下跌,然后在2024年初暴跌。这导致监管机构开始强调“对投资者友好”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允许更少的IPO,希望流动性能够支撑现有股票的价格,而不是新股。
......…
据彭博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风险投资公司GGV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众议院中国委员会已经要求红杉资本提供自己及其前中国分支机构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科技领域投资的详情。
中国监管机构周五会见了全球投资者,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之际,中国政府加大了提振市场信心的力度,据彭博。
金融时报的报道中说,在北京对科技行业进行压制,禁止一些商业模式并冻结新的在外国上市时,沈南鹏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上向其他企业家发出了一个信息:让你们的公司与国家的方向一致。
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中国复苏乏力,以中国为重点的风险基金发现越来越难以从西方筹集资金,日经亚洲报道了风投行业的一些顶级投资人的警告。
随着传统的美国投资者因信贷条件收紧和首次公开募股前景不明而退缩,印度风险投资公司正转向中东和东南亚寻求资金,据日经报道。
据日经报道,印度风险资本的一位高管说,印度的风险资本筹款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