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Politico报道,德国检察官指控一名极右翼政客的前助手为中国情报机构从事间谍活动。
据金融时报,德国检察官指控,一对夫妻奉中国国家情报机构之命,合谋将包括精密激光器在内的敏感军事技术偷运出欧洲。德国联邦检察官周一表示,这对夫妇(仅被命名为伊娜和赫尔维格·F),与他们与中国当局的联系人一同被捕。
智库荣鼎的专栏文章认为,中德两个主要经济体可以互补。然而近年来,这种态势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在德国曾经主导的行业中逐渐成为强大竞争对手。借用中国政府最喜欢的一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双赢的经济关系,正日益朝着零和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可能受到侵蚀,同时在国内和第三国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这种态势很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连锁反应。
在德国经济停滞不前、政治环境更加动荡的背景下,德国关键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可能会引发反弹,而这种反弹迄今为止基本没有出现过,即使政府的对华立场已经变得更加强硬。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解释德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评估这些变化对德国和欧洲未来几年对华态度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在双边贸易发展和德国制造企业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投资数百亿欧元的推动下,德中两国建立了惊人的紧密经济关系。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对华出口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要大得多。
2009-2021 年间,德国对华出口额从 520 亿欧元激增至 1230 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几乎是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对华出口额总和的两倍。据荣鼎估计,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也成倍增长,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71 亿欧元(2011-2020 年十年间年均 37 亿欧元)。
…
德国工业集团西门子公司宣布对中国和新加坡的工厂进行重大投资,因为尽管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该公司仍在推行亚洲多元化战略,同时在中国市场进行扩张,据金融时报。
德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日益强硬的立场,正受到极右翼和左翼小党派的抨击,他们日益增长的支持率可能会迫使柏林软化其对北京的立场,据日经报道。
周三,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将最近中国之行的部分内容,描述为“不只是震惊”,并表示北京正日益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对手,而不是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