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白宫表示,美国和中国就如何促进稀土运输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这项协议是上个月在瑞士日内瓦启动的双边贸易谈判基础上达成的。
经济学人在文章中分析了目前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据日经和Axios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二下调了对全球及美中两大经济体2025年的增长预测,原因是全球贸易体系正在经历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历史性重置”。
当市场剧烈波动时,小巧灵活可能是优势。有时候,庞大且遍布全球才是制胜关键。
中泽克二是日本经济新闻驻东京的高级撰稿人与编辑记者,曾在中国担任驻京记者及中国分社社长达七年。他在文章中分析了美中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互换。
纽约时报评论编辑主任马修·罗斯主持了一场关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以及引发风波的线上对话,参与者包括四位知名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人的分析说,即便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已经有所退让,但他对世界经济已造成深远破坏。
金融时报的分析指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理由中,所谓的“非关税壁垒”更为麻烦,从增值税到食品规则,甚至货币估值,而且美国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那些非关税壁垒。
保罗·J·戴维斯是彭博社专栏作家,负责撰写银行和金融方面的评论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如果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局势不迅速改变,这场资本主义的浩劫将从各个方向冲击金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