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渥太华公民报》报道,在今年新冠疫情还不严重的时候,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萨默塞特街西街的中餐厅“Hey Kitchen”里挤满了人。
这家狭窄的休闲餐厅于去年11月开业,位于渥太华唐人街皇家拱门(Chinatown Royal Arch)以西一个街区,很快就成为中国留学生常去的地方。他们都是来这里的固定顾客,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吃“Hey Kitchen”的家常菜和面条,还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美味蛋包饭。
餐厅老板的儿子尼克-黄(Nick Huang)说,“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生意很好。”
但在最近的一次工作日午餐中,这家餐馆里只坐着一位大学生年龄的顾客、一桌中国游客、以及另外一桌三人。据悉,这家餐厅吸引的送外卖的人比在店里用餐的人多。
即使人少,餐馆的老板娘尤玲(Ling You,音译)对疫情期间的清洁还是一丝不苟的,只要桌子和椅子一空出来,她就马上给它们消毒。
老板娘和丈夫在他们上高中的儿子的帮助下,独自经营着这家餐厅。在疫情的影响下,该餐厅的两名服务员已经回到了中国,老板娘他们再也负担不起聘请多余服务员的费用。
“这非常非常难。”黄先生说,“最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返校。仍然有一些人会来餐厅,但跟以前相比,已经很少了。”
过去的六个月对于渥太华的任何一家餐馆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中餐馆还面临着一个额外的困境,那就是作为他们大部分核心顾客的中国留学生似乎都在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
26岁的张先生来自中国北部的山西省,他对渥太华的国际学生十分了解。因为就在不久以前,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他先是在卡尔顿大学学习经济学,然后在阿尔冈昆学院攻读烘焙,并于两年前毕业。
但是随着这些学生的离开,张先生说他需要培养新客户。他希望翻修和促销能让更多的当地人了解他们的餐厅。
学生顾客的短缺不仅影响了唐人街一些最新开张的餐馆,还影响了下城区地区的店铺,以及离阿尔冈昆伍德罗夫校区不远的一些餐馆。这些餐馆以前曾吸引过大量的渥太华大学的国际学生。
王东(Wang Dong,音译)是乔治街98号拉面店的老板,他说,中国学生的离开导致这家开张一年的餐厅人手短缺。虽然他之前雇佣了24名兼职学生,但现在只有5名学生还在渥太华。
“我们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天。”王东表示他不会像许多餐馆那样缩短营业时间,“我们希望为老顾客敞开大门。我们共同努力度过难关,让人们记住我们。”
幸运的是,王东的拉面馆在下城居民中有了新的食客,弥补了学生顾客的短缺。本周,当邻居们走过他餐厅的露台时,王东还愉快地向他们打招呼。
在达尔豪西街以东的里多街,有一系列面向中国学生的小型商店。其中一家是上海馄饨面(Shanghai Wonton Noodle)。最近的一个下午,店主吴肯尼(Kenny Wu)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餐厅。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未来时,他笑着说:“听天由命,不要担心生意。”
在旁边的Presotea奶茶连锁店里,经理黄米卡(Mika Huang)说,她的生意已经减少了一半,她担心秋天和冬天的到来。“这将非常困难。”她说,“联邦政府的补贴对我的店铺来说真的是帮了大忙。”
另一边,位于梅里瓦勒路(Merivale Road)的一条商业街内的上海一号是一家开设了三年的高档餐厅。店主余文英(Wenying Yu)表示,与其他加拿大人相比,大量中国人早就停止了外出就餐。
在这家有250个座位的餐厅,顾客数量在1月底就出现下降,当时新闻刚刚开始报道武汉。
余文英说,由于担心新冠病毒感染,她不得不取消了1月底的一场春节活动。“每个人都非常紧张,你不知道谁刚从国内回来。”
随着第二波疫情的到来,余文英并不乐观。她说,最近的一个晚上,她只有两桌客人。“第二波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的客户量再一次的下降,我都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