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下文作者是居住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华人,最近坚持记录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
一、如今的海外华人已经不是能买到口罩寄回国的“香饽饽”了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新不伦瑞克省的确诊病例增加到了6个,新增的4人都是之前2人的密切接触者。
同时,安省的确诊病例大幅度增加,一些住在安省的朋友不断刷新着统计数据,有点提心吊胆。
华人群里照例开始有人抱怨特鲁多政府行动缓慢,这次找的理由很有意思,说他直到自己老婆确诊了,才开始限制入境,限制集会,停工停学……其实这种声音一直有,不过这两天更大了一些,估计还是把特鲁多当成大领导了,以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
进而讨论到不少海外华人想尽各种办法,突破重重阻碍,千方百计也要回国。
罗马机场候机回国的华人。来源:欧阳
还有一个,我们小城的华人群里也贴了,就是从今天开始,北京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集中隔离政策,并且费用自理。
看上去,国内其实是不欢迎海外华人这个时候回国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专门写文章,来怀念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海外华人怎样买空各国医疗物资往国内运的事情。
国内某新闻网站的跟帖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海外华人已经不是能买到口罩的“香饽饽”了,似乎成为容易把病毒带回中国的“过街老鼠”。
你看,世界瞬息万变,人心也善变。
二、万一被传染了,只能飞回国保命?
不过,更多华人还是担心加拿大的医疗条件太差了,医疗资源不够,天天都有人在群里哀怨地说,万一被传染了,在加拿大根本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飞回国保命。
对加拿大的医疗,我其实还挺有信心的,主要是自从到了加拿大,就没有停过和医院打交道,家人从手术到住院,从孩子感冒发烧到牙医,能经历的也都经历了。
硬件设备和环境就不用对比了吧,我们这个小城的医院,如果住院的话,条件都不是国内大城市一般医院能比的,当然高干病房我们级别不够,没住过,不知道啥样子,但是家人手术住院的时候,上来就给了一个单间,他开玩笑说感觉有点像干部待遇呢。
加拿大医院手术室场景
说到处方药,加拿大人天天抱怨药贵,我的感受倒是和国内的药价差不多,质量很好,国内有些朋友来,会发现这边的药效果特别好,网上有说是因为药的纯度和含量,具体我就不懂了。
不过这次大选自由党和新民党都提到要让加拿大人能用得起药,可能还会有些改革吧。
看病这个事情,最重要的环节当然还是医生。所有华人再抱怨,也都承认加拿大的医生确实好,有多么和蔼可亲,见过医生的人都能体会。
至于水平和技术,这个太专业,我不清楚,想来哪里都有顶尖专家和庸医,但是作为普通人,看病的经验多了,我还是相信加拿大医生的水平。有人说中国的医生一天看的病人数量顶加拿大医生一年看的病人数量,所以经验丰富。这样说的人,大概是没有在国内看过病,如果是急诊,确实看的病人多,但是都是几分钟就打发去拍片检查了,问都没有时间问,经验从哪里来呢。
医生这个行业,也要与时俱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的出来,医生也要不断进修才行,要能有时间沉下心来去学习。很多同胞老把医生当成卖油翁,手熟就可以了,那怎么能行呢,也难怪国内医生没有加拿大这边的医生收入高地位高啊。
不过,加拿大的护士我觉得真的不如国内,像扎针这种活,确实是要手熟的,我带着孩子去打针,发现护士都特别年轻,扎针不熟练,很多可能都是学生,态度特别好,特别耐心,像国内大妈一样哄孩子,但就是扎不准的情况经常有。
三、这次疫情对特鲁多就是个大考
不过考虑到本地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大家的担心确实有些道理。客观的说,任何一个国家,碰上新冠这种疫情,遇到疫情爆发期,日常那些医疗资源都是难以应付的。毕竟一个地区的医疗能力是根据常规居民数量,而不是根据特殊时期比如疫情爆发的需要而配备的。像我们这个小城,有多少医生,几所医院,多少诊所,大概都是和居民人数匹配的,真是疫情大暴发,一定是大麻烦。
特鲁多目前在家办公隔离中。上周五,加拿大副总理佛利兰等召开记者会,宣布应对新冠病毒新举措。(CP/Sean Kilpatrick)
中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社会动员,加拿大这种联邦制国家怕是不行的(医疗和教育都主要是省负责),所以才会有“拉平曲线”的防控措施(不明白的可以自行搜索)。
这其实也恰恰说明加拿大的措施是提前的,因为它不能等到出现武汉那样的状况后才“举国动员”。不过真有事,加拿大也会动员各种紧急资源,比如军队介入,像大雪天或者洪水,这边的军队就经常会应政府的要求出动,不过人数都很少,几百人,没办法和中国比。
大疫在前,有时候想这些也没有用,只能做好自己的防护,不给社会添乱。如果真的疫情上来了,就要看政府的本事了,如果处理的不好,肯定要换人。有人说这次疫情对特鲁多就是个大考,处理好了就从少数政府转多数了,处理不好,就要下台了。
说心里话,从我这几年跟加拿大医院诊所打交道的经历来看,这里的医疗真的不像很多华人想象的或者是某些公众号文章里描述的那么差。很多人觉得看病不方便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来自于语言障碍和对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不熟悉,真看得次数多了,一样可以总结出很多看病的“门道”,比如哪里可以最短时间内看到医生,什么样的病情去急诊可以避免8小时的等待,甚至能摸清加拿大医生对常见病的处理方式,以此判断值不值得去看一次医生……
比如,很多人到了这个疫情才知道加拿大有一个护士热线811(很多人老觉得是不是911写错了,真的不是),打过去就会有护士详细问诊给出各种建议,而且还会约定时间再打电话过来回访。
还比如,加拿大除了家庭医生和医院急诊,还有很多诊所,都和国内一样随时去挂号的,当然,号也有限,需要早点去,去晚了就要碰运气看看是不是有人挂了号没去。
其实美国这种诊所更发达,不知为何北美有很多华人都不清楚。
还有加拿大其实也有收费的商业检查机构,CT什么的,自费检查,结果给医生一样有用。
四、新到加拿大的很多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医生不负责任
至于同胞们最担心的语言问题,这个其实说起来也有点怪,毕竟我们是移民加拿大了,不是人家加拿大人去中国,学当地的语言本来也是应有之义吧。不过就算是语言不好,我觉得也没啥可担心的,因为这里的医生态度太好了,发现你语言不好,就会立刻慢下来,甚至掏出手机找相应的翻译,如果再不行,还会想办法找中文的翻译给你,有些是电话翻译,有些是现场翻译。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算不算文化差异。比如加拿大的医生遇到孩子发烧,肺部没有症状是不会给消炎的,更不会输液(说起这个,想起孩子在国内老被输液,还挺难过的),经常就是一句话,回家喝水休息,烧高了吃退烧药(对了,这两天还有个帖子说美国连退烧药都没有的,太荒唐了,这里的退烧药和止痛药都是常用药啊)。
新到加拿大的很多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医生不负责任,我们家孩子都烧成这样了,怎么医生一点都不重视啊。还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刚来,孩子头摔破了,流血了,加拿大医生就只是处理了伤口,检查完说没事让回家,那个妈妈就急了,说孩子头还痛怎么办,医生说还痛可以吃止痛药……
父母之心都可以理解,但是这边的孩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也都活得好好的,所以呆久了,我们也习惯了,喝水就喝水吧。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也买不起18万一张的机票,真回去,隔离事小,有病上医院也没有关系能找到最好的大夫,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加拿大吧。
PS:昨天的日记发出来后,让很多朋友替我担心了,觉得我们这里东西也抢光了,人们都吓得不敢出门,只能在家一遍遍消毒。先跟大家道声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感谢大家的惦记,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