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全部
要闻
财富
社会
会员
信息正义
全部
要闻
财富
社会
会员
信息正义
繁体
搜索 for:
搜索 Button
繁体
搜索 for:
搜索 Button
全部
要闻
财富
社会
会员
信息正义
全部
要闻
财富
社会
会员
信息正义
/ 正文
加国华人倒卖口罩被处罚追踪:当事人公开道歉,捐赠1000个口罩
March 26, 2020
2:38 pm
文 |小昭
前几天,我们发布的文章《
加拿大亚裔家庭高价倒卖口罩,罚款后还卖,市长怒而报警要法办
》引发了很大反响。
大部分网友批评疫期倒卖的行为。但也有网友说,一盒40-70刀(加元)的价格并不高,在加拿大属于正常市场价。还有人说,
这家人其实是团购交货,被英文媒体上纲上线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跟进了加拿大本地的和中文的后续报道。
前天(3月24日),加拿大英文媒体《环球新闻》发布报道:《因在高贵林港公园卖口罩被罚款的家庭道歉》。
报道称,这个家住高贵林港的J先生给编辑部发了封英文的声明,解释了当天的事件细节,同时对自己的“考虑不周(poor judgement)”而向社区表达歉意。
这位在大温三联市住了9年的居民J先生说,那天他们不是在“倒卖口罩”,而是在“分发(distributing)”。在那之前,因加拿大口罩难买,他远在中国的亲友表示出给他邮寄。大温本地一些亲友得知后让J先生帮忙代买,大家凑了一单团购。口罩于上周五运到温哥华,为了避开密闭空间内的病毒传播,他们才在户外公园分发。
到公园里拿口罩的人其实是取货,而不是购买。
《环球新闻》说,虽然
当事人称去取货者的货款都已用电子转账方式支付
,但
市政执法人员询问了两个目击者,两人都说场有现金交易。
J先生的声明说,他们给亲友的价格是
每盒60加元
,而不是有些被采访人宣称的20加元一个。
J先生还说,事件发生以后,他们
通过教堂向当地一家护理院捐赠了1000只口罩,回馈社区。
根据加拿大本地公众号“大温三联市”的报道,本周一(3月24日),确实有个本地华人通过三联华人协会(TCCS)向达芙林护理中心(Dufferin Care Center)赠送了1000只口罩。
达芙林护理中心在本月初出现了新冠肺炎病例,是大温地区第三个出现确诊病例的老人院。
朋友圈截图
J先生通过朋友在中文社交媒体上承认,口罩事件自己确实有不对的地方。比如,
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以及在公众场合分发团购物资
。市政府给他发出“
无证经营
”罚单,无可厚非。
综合这几个后续报道,J先生
并没有“高价”倒卖口罩。但华人没想到的是,“卖口罩”这个动作本身,在本地人看来就不是常规操作。
在制造业发达、人人都能买到几箱口罩的中国,戴口罩是利人利己的负责行为。但在北美,即使在新冠肺炎迅速蔓延的今天,大部分本地人仍倔强地认为,
口罩是优先给医护人员戴的,普通人不应该占用医疗物资,尤其是在医护人员物资严重不足的当下。
北美卫生部门不提倡普通人戴口罩,一个悲哀的原因是,政府不希望普通人哄抢,要将有限的救命资源分到最有用的地方。
看几条英文报道,了解本地的口罩文化:
《医用口罩的作用被过度吹捧,促使奸商借瘟疫谋取暴利,省长发誓打击此类恶行》
《西雅图塔吉特超市因出售N95口罩向公众道歉,已将口罩全部捐给华盛顿州卫生厅》
《全球最大医用口罩生产商3M总裁说:所有口罩都应送到抢救前线,给医护人员,而不是卖给普通消费者》
因此,高桂林港的居民看到有人摆摊卖口罩,第一个感觉就是
“坏人坏事”
。这一刻的卖口罩事件,反映出
外来移民与本地文化的严重脱节和鸡同鸭讲般的相互误读。
J先生从此事得到的教训是,一定要遵守本地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我们华人也要深刻了解本地文化风俗,尤其是敏感时刻的群体直觉,不然以后仍会掉入大坑。
特殊时期,需要同甘共苦。如果J先生一家能像本地人一样将口罩全部捐给医护机构,或提前而非事情闹大后再捐赠一批给当地,也许
更容易赢得本地居民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