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疫情之下,为何加拿大不学中国大刀阔斧搞隔离?

文 |徐贤


最近欧美国家新冠患病人数飙升,加拿大确诊人数已经破万,美国的确诊人数甚至都高达几十万了。不过相较中国此前的大规模封城,不戴口罩就拘留等雷霆政策,加拿大的领导人们貌似温和很多,每天磨破了嘴皮子苦口婆心的劝告人们要呆在家里,要保持社交距离。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结果就是一部分高素质人士自觉与人保持两米距离,一部分人却依旧不顾自身与他人的安危聚众玩乐,被忍无可忍的网民们冠以“新冠傻逼Covidiot”的名号。


最近,加拿大联邦政府终于搬出了《隔离法》下的紧急命令,要求境外回加的人强制隔离14天,违者会被处高额罚款或监禁。这一命令被当地媒体称为“史无前例”,也让不少华人摸不着头脑,他们纷纷表示,中国正是靠迅速量体温排查疑似患者,强制大部分居民呆在家里,出门必须戴口罩才快速控制住了疫情。


此外,之前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从国内回加的华人也都会自愿隔离在家14天。现在加拿大的情况都火烧眉毛了,才不紧不慢强制隔离国际旅客,是不是太不作为了?难不成对境内新冠患者的隔离还并非强制的?


实际上,加拿大议会通过的《隔离法Quarantine Act》授权联邦政府在发生突发卫生事件时,控制人员和货物的国际流动,而境内患病者或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由各个省的公共卫生法来监管,受当地公共卫生官员的监控,如果他们不自觉偷跑出去,被抽查到的话也会被拘留。


如果加拿大疫情继续恶化,有可能学中国搞大规模封城吗?很多本地媒体探讨过,纷纷表示很难。


首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规定,“每个人都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权利。”  在加拿大,如果政府因为发现一个地区有少数人患病,就让所有人都强制隔离,在加拿大人眼里是侵犯别人自由权,被隔离的人完全可以起诉政府。


另外,如果被强制隔离的人自己没有条件隔离,政府也没有能够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隔离场所,让他吃饱穿暖,身心舒畅,那被隔离的人一旦觉得自己人身安全受威胁了,也能告政府违宪。


这下,你们可以理解特鲁多言辞恳切让人们自愿隔离,背后的苦衷了吧。


其实还有一个很多人不太愿意明说的理由是,在美国和加拿大,隔离这一手段曾经是带有种族歧视和偏见色彩的。例如,在1900年,美国总统McKinley下令隔离部分地区所有来自中国和日本居民,部分原因是“亚洲人特别容易受到鼠疫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饮食依赖大米,而不是动物蛋白。”


历史的错误绝不能重演,因此贸然命令某些种族进行隔离,政客们是万万不敢的。即使在之前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在加拿大和美国,都没有人会跳出来,呼吁强制把所有出国华人隔离了。


在2003年SARS在加拿大爆发期间,加拿大实施了隔离政策,虽然大部分是自愿的隔离,跟中国比起来规模也小了很多,但是后来专家们回顾当时的隔离情况,很多都觉得当时做的太过头了,没必要隔离那么多人。很多被隔离的医护人员抱怨自己在隔离期间身心受挫,回到工作岗位之后还因为信息脱节太久跟不上工作节奏,隔离也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蛮大影响,毕竟被隔离的人没法赚钱养家。


另外,当时政府也没做到对隔离者的有效监管。比如在多伦多,公共卫生署确认了超过2.3万名SARS患者的接触者,他们本应被隔离。但是其中约9000人,公共卫生官员根本无法联系到,或在10天隔离期结束后才联系到。


当时他们也对国际机场的入境游客进行了体温测量排查,结果愣是一例SARS都没靠这种方式查出来。而且当年加拿大的SARS确诊病例只有438,最终死亡 44。


总之,专家们认为,在加拿大进行大型的隔离和体温检查妥妥的劳民伤财,没用,没必要。(完)


本文系加美必读读者投稿系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ps:盖饭招聘信息流平台国际新闻编辑高级编辑和主编,工作地点北京武汉均可,专兼职都可,要求有媒体或者自媒体新闻经验,有丰富国际知识,对中国用户的high点很敏感,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能纠正机翻的错误和改成中文表达),有敬业精神,新闻发生时能立刻爬起来组稿。待遇高于行业水准。同时招聘国际新闻大夜班主编和编辑,因为时差因素,优先考虑居住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应聘者,欢迎留学生兼职,待遇从优。有兴趣可发简历至yiqijianada@qq.com。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

妻子感染,居家隔离的加拿大总理给三个娃做饭还要天天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