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7000名藤校学霸当起“外送小哥”: 在疫情阴影下的纽约,他们没有退缩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纽约消费指南


公号ID:Guide—NYC


一个月前,Liam Elkind,应该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的生活,会发生这样巨大的改写。

如果没有疫情,作为耶鲁大学的大四高材生,Liam Elkind现在应该和他的朋友,Offer在手,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做准备。而戏剧表演专业的Policano,未来可期,全身心投入外百老汇的舞台剧排演。但现在,他们竟都成了同城“外送员”,在曼哈顿大街上四处跑腿。

“我父亲是医生,看到他们在医院抢救已经感染的病人,我突然想到那些担心感染困在家中的独居老人,易感人群。”


于是Elkind和Policano在Squarespace上买了域名网址,做了简略的网页设计,老人可以在网上登记信息,申请帮忙外送,也已一并申请了专门的Facebook和Twitter账号,进行更多志愿者招募。

“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按着统计的需求,去便利店或超市,拿生活物资或药品,成了日常。

采购单是有需求的独居老人开出的,他们是易感人群,不宜出门,我们这些年轻人,就成了他们的跑腿郎,他们有的会提前下单买好,有的会让我们买好后付款。”

“为了减少接触,之前都是电话和网络沟通,他们的诉求都在网站上提交,我们一般把买好的药品和生活用品,放到他们门外。”

“敲门示意后,我们会迅速退到2米之外,或转身离开。”

“像我这样的跑腿郎,一共有7000多人,都之前申报过,无疫情高发地旅史,目前‘流窜’在纽约市和新泽西城的大街小巷,我们把我们的组织,自诩为invisible hands,在特殊时期给予需要的老人,默默的支持,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但随着“失业潮”的来临,光是Elkind式的跑腿,似乎不能缓解一些弱势老人的困境,这时,Aboubaker带着她的经济援助初创公司,加入了进来。

“对于有困难的老人,我们还能提供30刀的补贴,给他们带去一丝力所能及的保障,希望他们能”

Aboubaker和Elkind也坦言,他们有会有担心自己是否因在外奔波,加大感染风险,甚至会不会把风险带给老人和家人。反复思索,他们认为,只要做好消毒防护,疫情之下还是应有温情长存。

但最有成就感的一刻,就是收到这些老人,发自内心的微笑

和用花体写下的感谢信

“以前我以为纽约很大,现在却觉得它很小,每个人虽然隔着6英尺以上的距离,心却变得更近了。”

一区之隔,布鲁克林Park Slope也有很多年轻人,在行动。


在护理学校当指导老师的Lily Pollak,自发创建了名为“帮助布鲁克林老人及易感人群”的爱心活动,并建立网站,征召社区内,能在闲暇时光做好事的志愿者。



网站刚一上线,布鲁克林Park Slope区域内的125名社区志愿者,就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及可以无偿为老人提供的诸如遛狗、买菜、跑腿等服务。



Pollak和名单上的另一位素未谋生的热心网友Melanie Bavaria,当成了帮扶小组的联络人,24小时在线,协调老人和志愿者之间的沟通问题。



与此同时,在布鲁克林区内NGO Heights and Hill服务的Alisa, 除了为居家孤寡老人提供护理外,现在又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给他们打电话。


“Heights and Hills平日里就服务着1000多名居住在布鲁克林辖区内的老人,疫情下,志愿者更多了些任务,就是定期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食物和药物储备状况,是否需要其他帮助,给他们送食物,甚至有时候,就是单纯的聊聊天。



“疫情中,人失去了太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对于独居的老人,漫长的隔离中,更会有孤岛般的感觉,我们的电话问候,仿佛为孤岛搭建着桥梁,给予他们联通外界,获取温暖的渠道。”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我们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能做的,不过是聚集起来,合力编织出绵密有力的网,托住那些在病毒侵袭中,最不堪一击的陌生人。”



ps:盖饭招聘信息流平台国际新闻编辑高级编辑和主编,工作地点北京武汉均可,专兼职都可,要求有媒体或者自媒体新闻经验,有丰富国际知识,对中国用户的high点很敏感,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能纠正机翻的错误和改成中文表达),有敬业精神,新闻发生时能立刻爬起来组稿。待遇高于行业水准。同时招聘国际新闻大夜班主编和编辑,因为时差因素,优先考虑居住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应聘者,欢迎留学生兼职,待遇从优。有兴趣可发简历至yiqijianada@qq.com。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

妻子感染,居家隔离的加拿大总理给三个娃做饭还要天天做直播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yiqijianada@qq.com

  • 北美留学、移民、海外生活读者交流群请先加小编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mamingliang@17getfun.com


ps:推荐同时关注“加拿大和美国必读”的小号”加美必读”,以防失联。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资讯


加  拿  大百万移民计划 | 孟晚舟引渡 | 小升初
                安省教育 | 富二代绑架 | 魁北克闹独立
美       国美国失业潮 | 北美留学生报 | 漫威上气


                中国黑客 | 高校丑闻 | 赵思雨 | 档案造假
华       人微信候选人败选 | 抑郁症 | 新闻造假


                 张扣扣 | 染香往事 | 压榨华人 | 刘强东


留学移民孩子留学全家移民 | 互联网高管移民
                 出国留学 | 好移民职业 | 雇主移民造假
其       他国人健康 | 超级真菌 | 山东学伴 | 眼保操


                 野鸡大学 | Costco | 制药丑闻 | 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