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哈佛教授预测新冠大流行趋势:夏季新冠传染性会降低20%左右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阿司匹林42195米

公号ID:gh_519fd867045b


4月22日,顶级医学期刊JAMA的主编对美国最著名的流行病学家之一、哈佛大学的马克教授(Marc Lipsitch)进行了采访,标题为“大流行的预测”,这里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1,从您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前三个月是什么样的?

马克教授坦率回答,是慢慢意识到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而且规模极大。

经历过SARS的国家对疫情反应很快,其他国家花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

美国发布了对中国的旅行禁令,可惜并没有把这段时间用来好好准备。

(主编评论说,你比我宽容多了,美国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代价是大量的生命。)

2,接下来的几个月疫情会是什么样的?

马克教授说,他4月14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预测夏季新冠传染性会降低20%左右,但不足以让新冠停止流行。

他说,现在美国学校很快就会放暑假,很多人会去度假,所以夏天的疫情可能不是个大问题。

3,学校应该在秋季复学吗?

马克教授说,学校关门对社会的代价很大。

其实儿童的新冠病例非常少见。现在学校关门主要是担心孩子会把病毒传给大人。其实这是从流感推算的,并不是有力的证据,急需更多研究。

4,由于经济压力,现在不少地方要求复工,您怎么看?

现在美国的发病数目还是很高,复工的危险比较大。

现在的问题是,有好多地方准备复工,但并没有计划好如何监视疫情,以及万一疫情加重何时再度关门。像纽约这样糟糕的情况可能再现,对医疗系统会是极大的压力。

所以马克教授认为在复工之前,这些都需要更详细的计划。

5,如何加快发展新冠疫苗?

临床3期试验是疫苗发展的瓶颈。一般几千人参与,需要花时间观察其中有多少人自然感染上新冠病毒。

马克教授说他于3月31日在《传染病杂志》上建议,用志愿者来做“挑战试验”,代替三期实验。即主动给志愿者新冠病毒,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传染的自然发生。

科学家以前用流感病毒做过类似的试验。

他的建议是挑选没有被新冠病毒感染过的青壮年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组,一半打疫苗,另一半打安慰剂。

然后让这些志愿者接触新冠病毒,看打疫苗能不能保护他们不染上新冠。

所有这些志愿者都是在隔离环境里接受试验,并且保证万一病重有最好的医疗条件。

这个方法有几个优点,一是出结果要快得多,有了疫苗可以拯救不少生命。二是只需要几十到100人做试验,而不是几千人。

有人认为这个想法在医学伦理上不能被通过,因为是让健康人去故意接触一个有害的病毒,而目前对这个病毒无药可治。

马克教授认为其实社会上已有类似的行为。比如救火员冲入燃烧的楼房中,或者亲戚给亲人捐赠活体器官,或者健康的志愿者参加疫苗的毒性实验,这些情况对他们都有已知的风险,都没有益处。

他提到宾州大学的著名的疫苗学家Stanley Plotkin博士4月20日也在《疫苗》期刊上发表了类似的建议。

马克教授说现在网上已经有1500人申请做“挑战试验”的志愿者。

Plotkin博士的文章标题是“非同寻常的疾病需要非凡的解决方案”,来自莎士比亚的句子。

Plotkin博士建议征集18到29岁的健康志愿者来做试验,中国这个年龄段的数据显示死亡率是0.03%。

(有意思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和生物伦理学家合作的。)

6,现在CDC认为以后的策略要从“减缓病毒传播”过渡到“遏制病毒”,您认为美国有能力进行测试、追踪和隔离吗?

马克教授认为,新加坡擅长追踪隔离,他们有非典的历史、知道怎么做、民众依从性也很好。如果他们现在做不到这一点,美国更做不到。

只有在病例数很低,而且这些病例都测出来的情况下,也许可以做到遏制病毒。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另外,和大众的沟通极为重要,应该告诉群众什么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什么是未知的,当数据改变时公共卫生策略随之改变是正常的,大众反而不会吃惊。

CDC在2009年的大流行性流感时做得很好,每天沟通,获得了大众的信任。这一点在这次疫情中尤其缺乏。

(主编说,同意。这点我特别感谢托尼医生坦率告诉大众已知和未知的事实,我也希望美国CDC能做得更好些。)

另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马克教授:新冠病毒对于人类的生存是个威胁吗?

他回答,不是,类似的大流行我们在上个世纪经历了两三次,短期里情况会很糟,但是,没有一次使人类文明濒临崩溃。


盖饭内容工场招聘

招聘岗位:白班与夜班国际新闻编辑主编,高级编辑,编辑,兼职编辑,特约记者。

工作地点:北京武汉海外均可。

岗位要求:有一定媒体或者自媒体新闻经验,有丰富国际知识,对中国用户的high点很敏感,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能纠正机翻的错误和改成流畅的中文表达。有敬业精神,新闻发生时能立刻爬起来组稿。类似川粉和小粉红只要立场不要事实的,以极端、(某方面)原教旨主义、洁癖自称的请勿应聘。夜班岗位,因为时差因素,优先考虑居住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应聘者,欢迎留学生兼职。

岗位待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注意薪酬均以人民币发放。


有兴趣可发简历至yiqijianada@qq.com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

妻子感染,居家隔离的加拿大总理给三个娃做饭还要天天做直播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yiqijianada@qq.com

  • 北美留学、移民、海外生活读者交流群请先加小编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mamingliang@17getfun.com


ps:推荐同时关注“加拿大和美国必读”的小号”加美必读”,以防失联。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资讯


加  拿  大百万移民计划 | 孟晚舟引渡 | 小升初
                安省教育 | 富二代绑架 | 魁北克闹独立
美       国美国失业潮 | 北美留学生报 | 漫威上气


                中国黑客 | 高校丑闻 | 赵思雨 | 档案造假
华       人微信候选人败选 | 抑郁症 | 新闻造假


                 张扣扣 | 染香往事 | 压榨华人 | 刘强东


留学移民孩子留学全家移民 | 互联网高管移民
                 出国留学 | 好移民职业 | 雇主移民造假
其       他国人健康 | 超级真菌 | 山东学伴 | 眼保操


                 野鸡大学 | Costco | 制药丑闻 | 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