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卷入加拿大政治风暴的慈善组织WE:始于一个12岁孩子的梦想


由于特鲁多的母亲和弟弟曾为WE Charity的活动演讲并获得报酬,加拿大政府委托该机构管理学生义工补贴项目的决定引起了巨大争议。尽管它很快宣布退出,但仍然处于这场风波的中心。



一、吉尔伯格兄弟在众议院财政委员会作证


星期二,吉尔伯格兄弟通过视频参加了众议院财政委员会的听证会。克莱格表示,WE Charity并没有像此前传言所说的那样陷入了财政困难,他们愿意接手管理学生义工补贴项目是为了帮助政府和年轻人,不是为了从中获利。当然,他们在管理、培训和创造职位等方面的费用政府会还给他们。

吉尔伯格兄弟说,他们获得这个合同不是因为他们和政界人士关系好,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有二十五年的经验,在加拿大全国各地有众多分支、合作机构和志愿者,有能力让这个项目快速启动。他们过去建立过两个大型青少年服务项目,一个在安大略省,面向那些需要完成40小时社区服务才能毕业的高中生,另一个类似的项目在美国,遍及五十个州。

特鲁多的母亲多次在WE活动中演讲,在过去五年中获得大约25万加元的报酬。委员会成员就此提出了许多问题。克莱格辩解说,玛格丽特.特鲁多在心理问题和精神健康方面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演讲人。实际上,WE Charity获得过所有政治阵营的支持,曼尼托巴省的前保守党省长和阿尔伯塔省的前新民主党省长都在他们的活动中演讲过。

他还说,他们兄弟和总理夫妇没有私交,从未在一起吃过饭或在社交场合接触过。

另一个被指和WE Charity关系特殊的是财长莫诺。克莱格说,莫诺家族是非常慷慨的善款捐赠者,邀请他们参加人道援助旅行是为了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一切从一个巴基斯坦男孩的故事开始


WE Charity这个名字,对加拿大各地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可能都不陌生。这个慈善机构组织的义工和援外活动吸引了无数青少年,其分支和成员遍及北美,一年一度的活动日更是声势浩大。

唯一的例外是魁北克省,WE Charity在该省不太有名。但是最近几个星期来,联邦学生义工补贴项目的管理合同引起的政治风暴使它在这个法语省份也变得家喻户晓。

WE Charity的创始人是安大略省的兄弟俩,马克.吉尔伯格和克莱格.吉尔伯格(Marc & Craig Kielburger)。1995年,弟弟克莱格12岁。有一天,他偶然从《多伦多星报》上读到一篇报道,主人公是一个和他同岁的巴基斯坦男孩。这个男孩是一个织地毯的童工,因为站出来维护伙伴们的权益而被杀害。克莱格被打动了。他把这篇报道带到学校,讲给班上的同学们听,并和几个伙伴成立了一个名叫“解放孩子”的团体,去各个学校散发反对奴役童工的传单。


那年年底,为了亲眼看看童工的生活状况,克莱格在一个年长朋友的陪伴下去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在印度见到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嬷嬷和正巧在那里访问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夫妇。这个奶声奶气的少年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三、兄弟联手,发展壮大

克莱格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哥哥马克的大力支持。马克善于管理,从”解放孩子”到后来的WE Charity,他一直在幕后掌管全局。兄弟俩越来越受到关注,知名度从加拿大扩展到美国。几年过去,“解放孩子”逐渐从一个维权组织转变成慈善组织,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组织义工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女性上学。到2000年,该组织已有10万成员,在25个国家开展活动。2016年,“解放孩子”正式改名为We Charity。

在该组织发展壮大的同时,吉尔伯格兄弟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007年,克莱格获得加拿大勋章,成为有史以来第二年轻的加拿大勋章获得者。

现在,WE Charity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各地的学校组织讲座和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做志愿者,帮助他们为高校和职场做准备。在东非、亚洲和拉美地区,该机构的活动主要是助学,同时组织加美学生去这些地区进行“义工旅游”。

WE Charity每年举办一次声势浩大的活动日,名人演讲加上明星表演,吸引众多青少年参加。给特鲁多惹来麻烦的正是他母亲和弟弟的演讲。准确地说,是他们因演讲获得的报酬。奥普拉、哈里王子夫妇和加拿大著名环保人士大卫.铃木都曾在WE活动日登上讲台。

四、争议早已开始

围绕吉尔伯格兄弟产生的争议早在学生义工补贴管理合同之前就已经开始。首先是他们利用名人明星造势和吸引捐款的方式,在美国很平常,在加拿大的慈善组织当中却不多见。一篇由金斯顿大学的两位学者发表于去年九月的研究报告认为,“WE运动”具备了宗教活动的一些特征,例如对领袖魅力的利用,令人兴奋的仪式,对自我精神升华的强调,从“我”到“我们”的归属感等等。一些批评者还认为,WE Charity的活动模式实际上是“白人拯救世界”,让西方国家的孩子跑到第三世界去,自以为带去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引起批评最多的是该机构的管理模式。WE Charity作为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的。但是它有一个营利的“姐妹”,名叫“ME to WE”,属于社会企业。活动日演讲的报酬和组织志愿者出国的费用等都是由该企业支付的。如果说这样的运营模式在慈善组织当中很常见的话,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却让一些批评者认为不符合有关规定。

现在,WE Charity已经退出了联邦学生义工补贴项目,但是调查仍在继续。

(RCI with National Post, Tom Blackwell, CBC News, Peter Zimonjic, Kathleen Harris/RCI with Radio-Canada, Mathieu Gobeil,CBC News, CP)


本文转载自加广中文,作者,吴薇,原文链接:
https://www.rcinet.ca/zh/2020/07/27/
https://www.rcinet.ca/zh/2020/07/28/


加美必读万元征文:

记录你我生活,书写华人故事



盖饭内容工场招聘


宅在家里,用内容制作能力来挣钱。


内容方向国际新闻、财经、科技和娱乐的编译与自主撰写稿件。


工作模式:签约固定供稿或按稿计酬皆可;确认工作职责后在家办公线上沟通。


岗位要求:

1、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细致,能看懂外媒基本报道或纠正机翻错误。

2、中文写作能力强,对好的文字有追求。

3、对国际新闻、海外娱乐新闻有兴趣。

4、对华人的内容需求和热点话题敏感,有制作优质内容的冲动。

5、责任心强,成稿能做到事实准确,文通字顺,逻辑清楚。



岗位待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注意薪酬均以人民币发放。


有兴趣可发简历至job@17getfun.com。


请注明您关注的方向:国际新闻、财经、科技和娱乐。


 


  • 北美留学、移民、海外生活读者交流群请先加小编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fuchao@17getfun.com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也就是说,要么,加美必读和大家的见面变得“扑簌迷离”,要么就是加美必读会在你们的订阅列表里“自然死亡”。


如果你仍然希望以留学、移民、生活的新视角观察加拿大和美国,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推崇平权、多元的价值观,希望你能将加美必读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擦身而过。


如果你还没有关注加美必读,那就麻烦你先扫码关注,再加一下“星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