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爱马仕铂金包、纽约上东区及名媛式育儿:“你削尖脑袋的样子实在不够优雅”​

文|深潭



《三十而已》最近正在热播,剧中一张爱马仕大乱斗火遍全网。顾佳的太太圈历险记,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育儿焦虑、阶级晋升、性别认同置于顶级阶层聚焦放大,让观众觉得既切身又猎奇。这在国内荧屏尚属首次。

《三十而已》剧中购买铂金包的环节,很容易让人想起2018年的那本畅销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个耶鲁人类学博士的上东区育儿战争》(以下简称《铂金包》)。《铂金包》是2018年发行的畅销书,作者温尼斯蒂·马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描绘了另一个“魔都”纽约(上东区)的育儿战争。

关于《三十而已》的文章已经连篇累牍。不少文章中也都提到了电视剧所借鉴的《铂金包》一书。不过,却鲜有人提及,纽约上东区名媛们的战争到底是怎样的?一言以蔽之,比起上海太太们的交际圈,以及那些买包、买房的艰辛,养娃的焦虑,纽约上东区的名媛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写出《虎妈战歌》的华裔妈妈对这本书也是极为推崇,可能是惺惺相惜了。

可以说,《铂金包》完全就是一本爽文——作者自诩上西区的文艺青年,为了孩子被迫到上东区当了名媛。如你所料,这位玛丽苏一开始受到了纽约上东区名媛妈妈们的孤立与绞杀,无奈最有权势的上东区爸爸对她青眼有加,自此她扭转局势,不仅打入了名媛社交圈,并且越战越勇,健身、整容、买铂金包,跑步进入人生胜利组。




一、买学区房不能贷款,流动资产最高达房价10倍

与顾佳一样,上东区名媛马丁的故事发端于买学区房。

然而,顾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浦东买房只要求资产一项,买纽约上东区的学区房却复杂得多。



沿着世界上富有盛名的中央公园向北向东的纽约上东区,聚集了金融、投资银行的富豪们,连空气里都是钱的味道。在这里,钱当然是必须的,但人脉和资源更为关键。However,这些业内巨子和艺术家就是圈内父母本体,这场竞争自然就变成了他们圈地自萌的游戏。


在一般人印象里,买房只要一个中介就可以了。但在上东区,房屋中介却细分为卖方中介和买方中介。如果买家直接找卖方中介看房,卖方中介通常会用“没有房子”作为借口打发。买家必须雇佣一位买方中介作为自己的助理,与卖方中介接洽,才可能被允许看房。

这个过程中,买家还要应对中介针对自己的身家调查(犹太族谱调查)。经历初次交流后,作者为自己配备了“上东区看房战袍,端庄的紧身裙,配上雅昵斯比或French Sole平底鞋,外加我最淑女的皮包”,这才通过了“身份认证”。

这不过只是第一步。顶级托儿所要求的学区房,即所谓的“高级楼盘”,除了要付巨额首付款外,还不能贷款。想买的人必须证明自己的流动资产至少是房价的3至5倍,甚至是10倍。

除了此类资产要求,卖方还可能依据你的身份另外提出要求,因为这类公寓基本上是私人俱乐部,住户管理委员会有自己的规矩,只有愿意遵守的人才能住。

最后,马丁幸运地找到了适合的房子,各类申请书完全符合要求,但还有最后一关在等着她——住户委员会的面试。

作者形容购屋申请过程是她遇到过的最羞辱人的入会仪式。“突然间我明白了,曼哈顿就是靠这种办法建立阶层制度,让每个人乖乖待在该待的地方”。

二、顶级托儿所:靠孩子建立的人际关系



在《三十而已》剧中,顾佳入手学区房,仅仅是竞争顶级托儿所学位的开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王太太这样的实权人物的推荐。


马丁的孩子最终进入心仪的托儿所,也是靠了嫂嫂的推荐。因为嫂嫂“曾经成功把孩子送进去,而且一送就是四个,还捐了一大笔钱”。

在《三十而已》剧中,顾佳将孩子送进顶级托儿所的初衷只是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认识王太太并由此打入太太圈,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但是《铂金包》告诉你,纽约上东区太太们的目的却很明确,她们要通过孩子们的私立学校组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我身边所有的女性,不管是有孩子的中介,或是我看的房子的业主,或是上东区朋友的朋友,她们每天谈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上哪所学校。她们会用孩子的年纪与校名自我介绍。”

“在上东区,孩子的朋友和玩伴可以决定你的阶层,你的阶层会更上一层楼,也或者你会被拖累。你帮孩子找到什么样的玩伴,你就是什么社会阶层。如果你地位低下,你天真可爱的孩子也会地位低下。”

在上东区的社交生活中,孩子与母亲,就像宫斗剧里的妃子和阿哥们一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为了融入这个社交圈,顾佳和马丁都得去买铂金包。

三、没有铂金包,在上东区社交圈里就不存在


今年2月份,Rally Road将上面这款波尔多鳄鱼皮铂金包拆分为2000股股票,270名投资者每人平均花175美元购买了6.67股,成为了它的“云主人”。


顾佳买爱马仕铂金包,是因为太太们都有,她没有。马丁起意买铂金包的缘起则相当戏剧化。

当时,她拎着塑料袋在街上走,被拎着爱马仕铂金包的女士故意用包撞了左臂。而且那位女士“接着就笑了——是那种得意扬扬的笑!”,“老娘看不见你,因为你根本不存在。”

马丁告诉我们,曼哈顿是个阶层分明的地方,你所拥有的东西是在告诉别人你属于哪个阶层,以及你有多少财富、人脉与力量。反之,如果你错过了学区房、顶级托儿所的学位、铂金包中的任何一项,你就不被视为这个阶层的一员。

首当其冲的,你会失去人脉。如果没有人脉,孩子就无法进入顶级托儿所,而“托儿所会影响你的孩子以后念哪所大学”。

因为申请常春藤需要推荐信,需要此前闪亮的社会活动履历。而这些正仰赖社交圈中的权势父母提供。正如我在此前所说,这场竞争自然就变成了他们圈地自萌的游戏。至此,通过学位标识身份,通过身份争取学位,阶层固化形成完美的闭环。

 由此,马丁感叹“无法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就跟被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逮到一样恐怖。对我们来说,进不了好学校,等于是被美洲豹吃掉。”

是的,如果没进贵族学校,就像没有铂金包一样,又一次“被消失”了。

如此环环相扣的生活令人焦虑,马丁并不掩饰自己的无奈和厌恶。可敬的是,她的反思并不限于自身的生活困境。她敏感地意识到,诸如苛刻的入学条件, 孩子从4岁开始的爬藤之路,贵妇们门禁森严的社交圈,正是曼哈顿的顶级富豪们延续自己阶层特质,抵御外来者的进击的方式。

说到底,这是用特权维护特权。

四、名媛式育儿提醒你:“你削尖脑袋的样子实在不够优雅”



抛开买房、人脉来看,《铂金包》中还有一个关键词:“名媛式育儿”。总结起来,名媛式育儿并不直白地炫耀高级定制的童装,仆从如云的起居照料,重金打造的生日派对。它用另一种优雅、自矜的方式撩拨你——比如品味、教养、视野,不知世间疾苦的天真淳朴,还有人迹罕至的绝美风景。


《铂金包》里有一个细节,上东区的孩子两三岁就要接受“正确的”音乐教育。然而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上东区生活,当中需要的“正确”的教育,看起来门槛却高得不行。作为一个妈妈,如果我的孩子不能一出生就拥有这些,那么他需要自己攀越多少藩篱,付出多少青春,遭遇多少白眼,才能窥见那些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的绝美秘境呢?即使他侥幸到达了,作为他的母亲,我又如何在他的社交圈自处呢?


倘若代入上东区名媛妈妈的身份,我给孩子“正确”的音乐教育,是希望孩子在音乐中启迪心智,获取快乐吗?我允许孩子听隔壁街区的黑人音乐吗?如果我的孩子真的沉迷音乐,我允许孩子断绝社交,孤注一掷,不做律师、医生、金融家,为音乐穷经皓首吗?


还是说,所谓名媛式样育儿,不过是希望孩子高效率地掌握精湛的演奏技术,可以体面地评论新年音乐会的乐团表现,让音乐成为孩子身上又一根华丽的尾羽?


名媛式育儿,带给我的不是“鸡娃”的焦虑,而是另一种自伤自责,是包法利夫人一样的焦虑,给不到孩子最好的。“鸡娃”通过努力或许可以达到目的,可是名媛式育儿,带给人的焦虑是无法改变的起点,是所谓只有顶层才拥有的代代相传的特质。

名媛式育儿,不断提醒你:名媛孩子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普通家庭再努力也赶不上;上流社会的阶层特质是家学熏陶出来的,普通家庭砸锅卖铁也教不出来。

你不相信,你奋力攀爬?这样的你,削尖脑袋的样子实在不够优雅。

五、结语:融入还是离开?

读完《铂金包》,我发现我们无法将”阶层固化”这样宏大的社会问题归咎于个人。可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一个如此挣扎在育儿战争中的母亲,会把上流社会的整套自我规训多么忠诚地贯彻到自己和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日常当中。

 马丁试图通过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上东区女性的特殊属性。

在第6章《丢脸等于丢掉灵魂的曼哈顿妈妈》,马丁写道:在重视荣誉与耻辱的文化里,在一个你不能有橘皮组织、一根头发都不能乱的世界,在你是谁要看你在宴会上捐了多少钱、你家整理得多干净、你的孩子是否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世界,要丢脸太容易了……我发现很多人的人生,以及她们的幸福快乐、她们存在的价值,都得仰赖她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事物。

其实,当孩子、包、身体、容貌,一切都成为阶层属性的标识之时,你就是一个时刻被凝视的对象,物化与自我物化都无可避免。

《铂金包》的最后,马丁离开了上东区。而顾佳何去何从,全赖创作者的野心。


加美必读正在招聘新媒体实习生,详情请点击超链接。



盖饭内容工场招聘

宅在家里,用内容制作能力来挣钱。


内容方向国际新闻、财经、科技和娱乐的编译与自主撰写稿件。


工作模式:签约固定供稿或按稿计酬皆可;确认工作职责后在家办公线上沟通。


岗位要求:

1、有一定外语翻译能力,细致,能看懂外媒基本报道或纠正机翻错误。

2、中文写作能力强,对好的文字有追求。

3、对国际新闻、海外娱乐新闻有兴趣。

4、对华人的内容需求和热点话题敏感,有制作优质内容的冲动。

5、责任心强,成稿能做到事实准确,文通字顺,逻辑清楚。


岗位待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注意薪酬均以人民币发放。


有兴趣可发简历至job@17getfun.com。


请注明您关注的方向:国际新闻、财经、科技和娱乐。


 



  • 北美留学、移民、海外生活读者交流群请先加小编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fuchao@17getfun.com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也就是说,要么,加美必读和大家的见面变得“扑簌迷离”,要么就是加美必读会在你们的订阅列表里“自然死亡”。


如果你仍然希望以留学、移民、生活的新视角观察加拿大和美国,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推崇平权、多元的价值观,希望你能将加美必读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擦身而过。


如果你还没有关注加美必读,那就麻烦你先扫码关注,再加一下“星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