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北美上演“冰与火之歌”,气候成川拜之争新战场


眼下的美国,算是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新冠疫情的坎还没迈过去,近日美国人民又连遭飓风袭击、高温炙烤、山火蔓延的连环打击。
 
截止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西海岸山火已经烧毁近500万英亩土地(相当于两个天津市没了),至少造成36人死亡。
 
更要命的是,山火虽然控制住了,但浓烟引发的空气污染后遗症已经扩散至美国大部分地区,就连东海岸的纽约和华盛顿,还有隔壁邻居加拿大也惨遭池鱼之殃,逼得不少居民只能躲在家欣赏“末日黄昏”。
 


当科学家们将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归咎于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西部温暖天气,加剧了森林火灾威胁时,事关国民安全与身体健康,气候问题一时成为美国大选的热议话题,引发了特朗普与拜登新一轮的政治论战。
 
在大选背景下,气候问题俨然成了政客们争夺选民支持率的筹码。可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呢?
 
 
一、气候问题开辟川拜之争的新战场
 
几乎每年秋天都会按时报到的加州野火,今年却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不仅火势更凶猛了,还一路从加州烧到了美国大选的战场上。
 


CNN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在全美的支持率仅领先特朗普8个百分点,要取得压倒性胜利,拜登手中还缺一张王牌。加州野火和特朗普反科学的行为,恰好为他提供了契机。
 
年年都会在10月、11月发生的加州野火,对于美国人来说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因为今年恰逢总统竞选,作为现任总统的特朗普,直到灾难发生数周后才在推特上发文感谢参与火灾救援的消防人员,再加上他无视气候变化科学的言论,让媒体和公众颇为不满,也给了拜登攻击他的理由。
 
9月14日,特朗普在访问加利福尼亚亲眼目睹了野火造成的破坏后,当日简报会上,被记者问及火灾是否是气候变化产生的作用时,特朗普表示,全球气候很快会再次降温,“看着吧,天气将开始变凉”,“科学并不知道这一点”。
 
不相信科学就算了,事后特朗普还把责任归咎于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Gavin Newsom)对森林“管理不善”,并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发生火灾是因为当地官员没有及时清除森林中的落叶。“当干枯的树木掉落在地面上时,它们就像火柴棍一样。只是引发火灾的燃料。”
 


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当即遭到了加州自然资源局局长韦德的反对,他提出总统应该认识到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科学才是关键,但特特朗普对此不以为然。加州州长加文随后也发言反驳说,“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观察到气候变化是真实的,并且目前正在加剧火灾的情况。”,要说“管理不善”那还得怪特朗普自己。毕竟加州大部分土地处联邦政府管辖之下。
 
眼看着舆论矛头纷纷指向特朗普,拜登瞅准机会迅速补刀,在特拉华州发表演讲时, 抨击总统是“气候纵火犯”,同时直接呼吁郊区选民。“如果我们对特朗普的气候否认还有四年,那么将有多少郊区发生野火燃烧?超级风暴将淹没多少郊区?” 拜登还批评说,特朗普“对科学和事实不屑一顾”,如果他连任,这些可怕的事实将变得“更普遍、更致命”。
 
拜登的批判言论被媒体解读为,意图夺走特朗普在郊区选民中的支持率。
 
上个月NPR / PBS NewsHour / Marist College进行的一项的民意测验显示,84%的郊区人普遍信任公共卫生专家来提供有关冠状病毒的准确信息,只有23%的郊区人表示他们信任特朗普关于病毒的声明。
 
从新冠疫情到野火,拜登的做法无非是把疫情方面对特朗普的攻击,再次转移到野火上。针对特朗普的反科学言论和推卸责任的行为,将气候引发的野火与美国经济和城市动荡联系在一起,并用这些问题来传达一个讯息:在现任总统的领导下,美国人根本不安全。
 
经过这一回合的论战,拜登的确也收获了不少科学家们的点赞和支持。

 
二、拜登和特朗普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那么,特朗普在气候问题上真的是个“纵火犯”吗?在大家普遍关心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课题方面,拜登和特朗普又是如何应对的?
 
自特朗普2016年上任以来,他在气候和环境问题方面发表的言和实施的政策一直让人很迷惑。
 
一方面,特朗普在去年8月份的G7峰会上缺席了一场重要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会议”后,被媒体质疑不重视气候和环境问题时,他表示“我想要地球上最干净的水,也想要地球上最干净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事。我是个环保主义者,很多人不明白这点。我做过的环境影响报告可能比谁都多,甚至超过任何总统。我想我对环境的了解比大多数人都多”。
 



另一方面,却在媒体采访中透露他无意让美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说美国的财富是以能源为根基,他不会为了这些“梦想和风车”去动摇这一根基。
 
嘴上说着自己是“环保主义者”、“对环境的了解比大多数人都多”。行动上,特朗普却在不断地打脸。
 
其实早在2016年选举期间,特朗普就曾表示气候变化是中国制造的一个骗局,将伤害美国经济,还威胁如果自己上任要退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16年上任后没多久,特朗普便宣布将推翻前任总统奥巴马气候问题核心政策“气候行动计划”,奉行不受限制地支持化石燃料开发的政策。紧接着在2017年3月上旬,又命令环境保护署 停止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收集数据,以遏制甲烷的泄漏。
 
(注:“气候行动计划”是奥巴马于2013年公布的美国第一份全国气候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发电厂的碳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该计划主要靠总统的行政权力推行,并没有通过国会立法。)
 
2018年11月白宫发布了《  国家气候评估》报告提醒,气候变化可能对美国造成持久的经济损失时,特朗普直接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我不相信。”
 



到了2019年末即将要为下一届总统竞选做准备的时候,特朗普大概是想起当初退出《巴黎协定》承诺,开始对外宣称《巴黎协定》让美国背负“不公平的经济负担”,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退出程序。
 
就在今年8月份,共和党代表大会开始的两周前, 特朗普还撤销了奥巴马总统制定的一些气候和环境法规,提出应开放 北极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拒绝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标准 。
 
据不完全统计,特朗普在坚持不懈地为化石燃料工业扫除障碍的道路上,已缩减或取消了150多项环境措施。
 
所以可以明确看到,特朗普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的政策几乎都是围绕着:美国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能源储备,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能源优势,将获得的收入用来振兴美国经济。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不惜牺牲人们所生活的环境。
 
而反观拜登,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早在今年7月份他就宣布一项2万亿美元的计划。这项计划中,包括到2035年消除美国发电厂的化石燃料污染;更新美国的基础设施,以提高能源效率;通过保护污染最严重的社区,来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公平现象。
 
8月初,拜登还在一份发表于《亚利桑那共和报》的声明中,明确反对在大峡谷周围的土地上开采铀矿。铀矿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污染,一直以来是当地的争议问题,也是环保正在密切关注的问题。
 



拜登曾在此前的竞选活动中发表讲话,如果能在今年赢得大选,他将力争到2035年消除电网的碳排放,支持电动汽车和充电站,并重建道路和桥梁。
 
就连自创刊以来从未明确支持过哪位总统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也在本周二表示将支持前副总统乔·拜登竞选总统,并大力称赞“乔·拜登已经准备了控制COVID-19、改善医疗保健、减少碳排放以及恢复合法科学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计划”。呼吁选民“现在是时候让特朗普下台,选举拜登了。因为拜登有跟踪数据和接受科学指导的记录。”
 
不过,或许考虑2016年大选过程中,希拉里曾因在环境整治方面的提案过于激进,可能会损害一些蓝州煤炭工人的利益,所以拜登宣布的“2万亿计划”没有要求完全禁止煤炭和水力压裂技术。
 
 
三、全球气候变暖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飓风、高温、雷暴、山火……近两个月在美国接连发生极端天气,给人一种美帝迎来世界末日的错觉。抛开政策色彩不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呢?
 
不妨先跳出美国这个范围,来看看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今年8月《自然》杂志刊载的一项Nature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研究指出,卫星勘测数据显示,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加速消融,2019 年全年的冰盖面积损失达到 2003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北极对于整个地球气候系统而言,就像一个可以即时反映气候变化影响的天然探测器。基于格陵兰岛冰川消融的速度,不少研究者们认为,受全球气候变暖所驱动,冰盖的加速消融已经打破自然平衡。这种异常的暖气高压可能会在今后逐渐成为规律化的常态,继续加速冰川融化。
 
事实上,早在2018年就有一支由25位科学家组成的北极研究小组,在一篇论文中发出警告,北极快速增暖也可能使高空西风急流偏离原本正常的轨迹。这会导致灾害性的天气持续更长的时间。北美、欧洲中部和亚洲地区都会受到影响,几百万人口也会受到热浪、干旱或者风暴的持续侵袭。
 
仅仅两年时间,这些预测几乎都在最近一个月多月内连续出现。8月10日,路透社援引加拿大科研人员消息称,加拿大最后一个完整北极冰架坍塌,仅在7月底的两天内就消失40%的面积。
 
渥太华大学冰川学家卢克·科普兰德提醒,加拿大北极地区今年夏季的气温比近30年平均气温高出5摄氏度。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愈发明显,加拿大北极地区冰架坍塌正是在对全球变暖的加剧发出警报。
 
在8月下旬频发出现的雷暴引发的加州山火,也验证了这一点。加州林业与消防部发言人杰雷米·朗恩表示,今年加州遭遇的”历史性的雷暴围困”,使该州在72小时内被1.1万次闪电击中,引燃了367场野火。
 



还有近日2级飓风“萨莉”(Sally)在阿拉巴马州海湾海岸附近登陆,沿着与佛罗里达州的边界移动,带来了狂风和“灾难性”洪水,在美国造成了5人死亡。气象学家警告说,随着飓风登陆,洪水将进一步恶化。
 
此外,今年和去年的这个时候都出现了极端天气。2019年印度出现了罕见的51度高温,当时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而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则在本该炎热酷暑的季节却出现了罕见的下雪现象。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自然现象都在表明:地球目前面临的气候危机已经不容乐观。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多个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量激增是近年来北美自食全球气候变暖恶果的罪魁祸首。
 
其中2017年发布的一项全球甲烷数据显示,当时地球大气层已吸收了近6亿吨甲烷,相比2000年代初(2000-2006年)的均值增加了9%,大约为5000万吨,相当于地球上新增了3.5亿辆汽车。斯坦福大学气候模型显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在本世纪末之前,温室气体将导致全球变暖3-4℃,而《巴黎协定》的目标是保持在1.5-2℃。
 
忽视甲烷排放,无疑将加剧全球变暖的一系列后果。可环保问题毕竟不是一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责任,正如伦敦大学的气候学教授、IPCC 前委员会成员亚瑟·彼得森所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环保从来就是一个需要全球通力合作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