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日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亲市场原则是“李克强经济学”,现在已经被放弃了

日经刊发前中国分社社长Katsuji Nakazawa的文章,分析了中共的重要例会延迟的原因。加美财经编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者确认其中事实。


中共中央每五年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制定长期经济政策。十年前的秋天,由已故前总理李克强发起的亲市场政策 “李克强经济学 “,就是在这样的会议上提出的。

但今年,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共却没有召开经济政策制定会议的迹象。

按照惯例,党在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一年后,召开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每五年召开一次,通常在秋季。350 多名高级党员齐聚北京参加会议,会上将确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

日经:北戴河风波中的第三位中共元老,可能为中国政局的未来走向提供线索

日经:军队元老迟浩田在北戴河向习近平无声施压

日经:习近平在北戴河会议上受到党内元老严厉斥责,事后深感挫败

日经:李克强之死的谜团与危险

但自 2022 年 10 月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第三次全会的日期仍未公布,甚至在 10 月底召开的党的政治局会议上也没有公布。

中国经济正陷入困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三中全会才推迟召开。

这是否意味着习近平政府放弃了通过调整政策来改善形势的努力?不,不完全是。中国不能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关注的会议是有原因的。

一位在中国内外关注中国经济政策约 40 年的专家认为,目前的延迟,是由于 10 年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重要决定尚未实现,是党内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另一位在现场工作了同样长时间的人说,上个月因心脏病去世的李克强,在2013年三中全会上确定中国基本经济政策方向时发挥了主导作用。

“人们现在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位第二位专家说,”但那次会议确定的方向就是所谓的李克强经济学。”

那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大将习近平推举为中国第一领导人、将李克强推举为第二领导人一年后召开的。

2013 年三中全会通过的政策,旨在指导未来 10 年的经济发展。会议发表了一份公报,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表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据官方媒体报道,与会者 “重点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强调了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2013 年会议明确将重点放在结构性改革上,以减少中央政府的控制,促进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会议还特别重视推动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改革。

议程在海外受到好评。一位专家指出,习近平政府的经济政策以市场化改革为特点,并以其设计者的名字称为 “李克强经济学”。

十年前,”李克强经济学 “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但现在很少有人记得。至于设计师李克强,上个月在上海逝世时年仅 68 岁,对于党内元老来说相对年轻。

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政策与 2013 年的规划背道而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被抛在了脑后。

原因何在?

党内权力斗争提供了答案。李克强本应是经济的核心指挥者,但在执行政策时却完全没有表现出他的主动性。

国有企业改革失去了吸引力,2016 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这两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合并就是明证。

中国当局以 “供给侧改革 “为名推动的这一合并,导致钢铁产品进一步供过于求,这就是 “越大越好 “这一理念的负面影响。

李克强当时仍执着于国有企业改革,并未坐视不管。他曾象征性地提出国有企业应该 “瘦身”,表达了他对大型国有企业变得更加臃肿的抵触情绪。

作为中国内阁国务院的负责人,李克强本应负责宏观经济政策。但习近平已经开始将权力集中在最高层,并在此过程中弱化了二把手对经济的控制:撇开改革不谈,习近平要求国有企业 “做强做大”。

将国有企业做得更大的政策被强行通过,导致 “僵尸企业 “存活下来,而如果市场机制正常运作,这些企业本应被淘汰。

2020 年,进入第二个任期的习近平政府开始向民营企业施压。这在对阿里巴巴集团和其他科技公司的打压中显而易见。

过去十年发生的事件清楚地表明,即使是党一致通过的经济决策,最终也可能得不到执行。

现在,中国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随着恒大集团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受到金融困难的挤压,确定三中全会的日期变得异常困难。

二十届三中全会很难提出药方,无法缓解困扰中国社会的重大经济问题。

如果匆忙召开全会,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那么国内外都会认为这是一次令人失望的会议,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阴霾。

简而言之,这样的会议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今中国的动荡不仅限于经济政策,政治和外交领域也出现了动荡,外交部长秦刚和国防部长李尚福相继被解职就是例证。

秦刚和李尚福同时还担任副总理级国务委员。

中国最高外交官、秦刚的前任王毅兼任外交部长,这被视为权宜之计。但国防部长和两个国务委员职位仍然空缺。

如果习近平政府在这种情况下 “空手 “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只会凸显中国的不稳定性。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谨慎行事。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正试图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并为此于 10 月 30-31 日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由于房地产融资是一个大问题,会议重点讨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银行的健康状况。

在李克强担任党的二把手时,金融政策主要由国务院管理,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但李克强在 2022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退休。他不仅离开了党的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局常委会,还离开了中央委员会。

2017 年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但 2022 年没有召开,这是对惯例的藐视。

一年后的10月底,会议召开,但改组为中共领导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目前负责金融问题的主要负责人是副总理、习近平的亲信何立峰。习近平和何立峰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

一位中国金融界人士说,习近平政府认为金融问题在政治方面也极为重要,没有党的领导和习近平亲信的直接控制,中国就无法渡过难关。

与此相关,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 10 月 24 日批准了政府增发 1 万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计划。

如果习近平下周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论坛,一种可能是在他返回北京后的某个时间召开全体会议。

如果习近平能与美国总统拜登平等交涉,并向中国公众展示他正在取得的进展,情况可能会略有改善。他将能向国内外解释,至少在外交方面,中国正在取得成就。

12 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这是另一次重要会议,将确定下一年中国经济管理的方向。

一位熟悉习近平政府经济政策的消息人士猜测,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同时召开。

在习近平如此彻底地集中权力之后,过去的政治日程表已变得无关紧要,重大消息可以随时发布。

二十届三中全会迟早要召开。届时,应密切关注其如何处理市场的 “决定性作用 “这一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理念。

Katsuji Nakazawa 是《日经新闻》驻东京的资深撰稿人和编辑。他曾在中国工作七年,先后担任记者和中国分社社长。他是 2014 年沃恩-尤达国际记者奖(Vaughn-U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ize)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