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疫情驱动新业态,这位华裔创立的加拿大无人便利店正加速扩张

文|佐溪

从John Douang(下称约翰)小时候起,他的父母就在多伦多艾灵顿大道和达弗林街附近经营一家叫做“西北便利”的街边小店。约翰看着他们一周工作7天、每天14个小时,一做就是12年,偶尔想要休假,只能把店关了。

现在,约翰也经营着一个叫做Aisle 24的连锁便利品牌,不过,这些便利店都没有收银员。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不少年轻人眼中,Aisle 24是简洁、现代的:进入这家无人便利店之前,先花两分钟下载和注册Aisle 24的APP,用手机扫一下门口的设备,才可以进到店里。

店里成列的商品和普通的便利店也有些不一样,除了便利店常见的商品,还有新鲜的咖啡、牛奶、牛排、三明治、披萨、拉面等预制品,以及不少日用品和非处方药。

约翰说,Aisle 24就像是介于小型便利店和大型商超之间的中间体。

五年前首次尝试,站上了疫情的风口

约翰说:“过去两年,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产生了改变。人们希望去离家更近的地方买东西,避免去大超市排很久的队,同时还要将自己置身于(暴露在病毒的)风险之中。”

不过,Aisle 24这种无接触的购物方式并不是为了迎合新冠疫情而诞生的。

早在五年前,约翰就和家人一起打造出了无人便利店的初代版本:他们在百年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舍楼里开了一家无人便利店,和现在的版本不同的是,当时还未配备移动应用和相关技术。

如今,Aisle 24在加拿大已经从疫情前的6家自营店扩展到了9家,遍布在多伦多市中心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商区以及公寓楼。不过,疫情造成的建筑材料短缺也大大延后甚至搁置了新增店铺的施工。

“好的方面是,零售行业有了很多进步和创新,尤其是房地产商,他们对新型零售方式产生了很大兴趣,我们的销售数据也有了很大增长。”约翰对加美财经表示,当下Aisle 24正有36个加盟商要开设新店铺,到明年年底,将有45家Aisle 24出现在加拿大各大城市, 届时他们还准备进入美国市场。


之所以加速扩张,是因为约翰看到,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这种趋势在疫情后会持续。

他说:“早在疫情前,这种消费习惯就已经开始在80后、90后一代中开始滋生,这其实是随着城市化衍生出来的,很多人不想在购物这种杂事上花费太多时间——他们可能一个礼拜去一次大超市集中采购,但是在周中,当你临时需要一些东西的时候,当然是越快、越便捷越好。”

针对学生、白领这些目标人群,Aisle 24在货品选择上投其所好:学生客流居多的店面,会提供披萨、拉面,以及一些可以通过微波炉加热的预制或者现成食品;对于一些白领或者年轻小家庭客群为主的店面,会有比较多的家庭装的产品,例如可以一次性供4人食的千层面,以及更多的家庭用品、个人卫生产品等。


“我们一直在持续做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用户会直接通过我们的应用来反馈产品问题,给我们提出建议,比如希望我们推出哪些产品。这些顾客都觉得,我们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约翰说。

针对一些顾客在诸如减脂、轻食方面的特殊需求,Aisle 24也会相应推出一些产品;它还和包括Crafty Ramen和素食品牌Situ’s Kitchen在内的一些本地餐饮新品牌合作,而后者一般都很难进到大型商超的货架上。

在定价方面,Aisle 24也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和竞争状况做出变化,不过通常还是会比大型商超连锁贵一些。


要便利,还是要隐私?

不过,也有人对需要先下载注册该店的APP才能进到门店感到不解,这曾让Aisle 24遭到过一些没有携带手机的老年人的抱怨。更加会“劝退”一些顾客的是,注册APP的时候,顾客需要提供邮箱、姓名、照片、支付方式等个人信息。

约翰说,为了照顾到一些没有移动设备的顾客,他们提供了可远程操作的电子锁。

对于隐私问题,他解释道,其实Aisle 24并不拥有用户的个人数据,看不到他们的信用卡等信息。“这些只是为了搜集顾客们购买的产品信息,以方便我们提供相应促销,也便于公司在某些产品品类上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预判。”

“其实搜集信息也是为了保证店铺的安全。我们一直想要改善体验,但必须得在安全和体验之间有一个平衡。”约翰认为,他们的业务模式并不是为每个人而设计的,也不可能取悦每个人。

作为无人便利店,Aisle 24的店面安装了摄像头,内嵌了电子标签及其他的“聪明技术”,可以实时跟踪库存,了解哪些产品正在从货架上被拿走,如果有任何异常,这些技术会马上给管理者发出提示。

一般来说,超市的平均产品耗损率在3%-4%左右,而对于Aisle 24来说,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使得有些店面的损耗率高于这个数值,有些反而更低。


房产商眼中的“香饽饽”

其实,约翰最初打造无人便利店,幕后还有一个“推手”。

1980年,约翰和他的华裔父母从泰国来到加拿大,到他们退休时,约翰已经在数字媒体行业打拼多年。“当时流媒体正在发展初期,我主要做应用和系统整合。我做得挺好,但当到了30岁,我开始思考未来,想找到更长期的目标。”

正在这时,他看到有一篇关于欧洲无人贩卖机技术的文章,发现这个领域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回到家,他和妻子Marie讨论起了这篇文章,当时Marie在家带孩子,于是对这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他们从定制化的贩卖机开始,在多伦多不同地区的公寓楼里尝试这种业务模式。

当时是2015年。到2016年的时候,其中一个房产开发商合作伙伴Knightstone Capital找到他们,说其客户百年理工学院想在建设中的学生宿舍里安排一些有特色的东西。

不到一个月,Marie和约翰就将一份无人超市的提案给到了对方。“他们非常喜欢,马上给我们开了一张2.5万加元的支票,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约翰说。

就这样,2016年9月,约翰和他的妻子还有弟弟在加拿大开出了第一家无人便利店。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找到Aisle 24,公司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


“开发商们不再是单一地建一幢楼,而是想要试图营造一个社区,把他们的建筑和其他人的区别开来,尤其是可以借此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约翰说,在选择地点的时候,Aisle 24会首先了解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特点,如果这个区域大型商超的供给不够,他们就会选择入住。

一些房地产商也观察到,既有的一些便利店其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们不常更迭货品,店铺显得不那么干净,只聚焦在一些诸如烟草和彩票这样的品类,而不是用心去丰富食品供给。

对于一家便利店来说,租金成本由于地段的不同而不同,但人工成本却是同样高昂的:对于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来说,即使最低时薪,也要付出每月至少1万加元的用工成本。“我们可以把用工成本降低九成,把这种节省下来的成本用来再投资,改善我们的产品和运营。”约翰说。

目前,Aisle 24在商业中心和居民楼里开设店铺,前者店铺的平均面积在1000-1800平方英尺,后者则在300-900平方英尺不等,前者可以从街边就进入,后者只能在公寓楼里可以进入。约翰说,目前Aisle 24近八成的店面都是在商业地段开设的。“它们更容易进驻到商业中心,而且未来的市场潜力也更大。”约翰说。

他透露,Aisle 24还计划进入到新的垂直领域,例如轨道交通、老人院等。


加盟提速,好的服务才是竞争终局 

在投资人韦斯·霍尔(Wes Hall,加拿大商人,创业节目《龙穴》中的导师投资人)的建议下,近两年,Aisle 24开始以加盟的方式加速拓展。

大卫·托马斯是Aisle 24的第一个加盟商,他在一次展览上遇见约翰,马上被Aisle 24简洁的理念和丰富的技术元素所吸引。

“能成为这种全新产物的一员,让我感觉很兴奋。”大卫说,他之前是一名投资顾问,却一直希望有一份能让他更有掌控感、成就感的工作。“如果我要自己去实现这个概念,可能要花费数年,但现在,Aisle的创始团队已经搭建好了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并且有非常好的工具来做成这件事。”

作为多伦多中城一家Aisle 24店铺的所有者,大卫每天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昨晚店铺的经营情况,然后开始答复邮件,如果当天没有更新店铺货物的工作,他就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工作。

“最有意思的就是Aisle 24的技术,可以让我在家里完成工作,如果出现问题,我就会收到邮件。Aisle 24有一个非常棒的消费者服务团队,可以解决任何技术问题。”他说,Aisle 24的App可以让他知道哪些日子会比较繁忙,他就可以提前做好巡店计划,并在人流量最少的时候去店里清洁和消毒。

约翰的弟弟(左一);约翰的妻子(中间);约翰(右一)

目前,Aisle 24有4家加盟店,另有36个加盟商在开设新店的过程中,将足迹拓展到了安大略省以外,进入到了魁省的蒙特利尔等城市。

约翰说:“这样的话,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我们就可以更快地扩展到其他区域。而且,在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市场时,本地的加盟商无疑对本地的消费者、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不过,他也表示,加盟模式对Aisle 24来说是全新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整个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合规等,例如安省针对加盟信息披露方面的法案Arthur Wishart Act要求其必须向加盟商披露足够多的信息,保持透明和道德。

“学习如何遵守法规确实是一些好事,但中间也免不了一些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约翰说,加盟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是当下的挑战之一。


在加盟这种新模式带来的未知挑战外,Aisle 24也面临了新进者的竞争。

在加拿大,Longo’s旗下的Pronto Eats也是通过App点单付费的自助式食物便利店业态;在美国,7/11、亚马逊的Amazon Go、沃尔玛的Sam’s Club、连锁超市Giant Eagle也在测试无人商超这种业态,这一领域还有包括Grabango、Standard Cognition、AiFi、Trigo等运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为零售商们提供无人销售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

约翰认为,作为一种新业态,无人超市的确在一开始会由于新颖性吸引一大批客源。“这会让人们在开头的时候很兴奋,但最终要有源源不断的顾客,仍然需要好的服务。”约翰表示,自己在科技行业的多年工作经验,带给他最大的认知并不是技术有多重要,而是好的运营和服务,以及对消费者深刻的洞察。

现在,加盟商大卫已经在多伦多Canary区的一栋公寓楼的底层商铺有了一家占地1100平方英尺的新店。约翰说:“Aisle 24的App一直在改进,在努力寻找和用户互动的更好方式。我想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面向未来的、和社区共同成长的加盟伙伴。”

(1平方英尺=0.09平方米)

参考:

https://issuu.com/franchisecanada/docs/fc_ja2021_issuu/82

https://issuu.com/ensembleiq/docs/csnc_03_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