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丰田第四财季净利润增逾一倍,行事低调背后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

文/Megan茗君

5月12日,丰田汽车公布了上一财年及上季度业绩报告:与其它一些大型车企不同,在疫情及芯片荒冲击之下,丰田的业绩并未受到明显拖累。上一财年,丰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第四季度(今年1-3月),丰田不仅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更是较上一年同期翻了超一倍。

Photo by Xavier Rabasa on Unsplash 

除了业绩逆势增长令业界惊叹外,丰田在此次发布会还额外突显了其对新兴科技领域的重视。在发布会上,丰田罕见地将主题演讲机会留给了公司的首席数据官詹姆斯·库夫纳(James Kuffner)而非CEO丰田章男。在演讲中,库夫纳主要谈及丰田未来的碳中和目标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进展。

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及福特、通用等欧美车企不同,丰田一向被认为在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比较低调,研发进度似乎也相对滞后。然而,从本周业绩发布会及丰田近期的一系列战略动作来看,这家全球销量最大的车企其实并未在“科技战”中怠慢:

上月底,丰田刚宣布收购美国打车应用Lyf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同月,丰田的智慧城市项目Woven City开始动工,丰田将开辟土地建造一整个城市用于自动驾驶、新能源及智能家居等新兴科技的研发与应用。

在车企“科技战”中,丰田这家老牌企业看似低调,实则已经开始布局其野心勃勃的计划。

上一财年业绩逆势上扬,中国市场贡献大

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上一财年中,丰田的汽车销量略有下滑:丰田与旗下雷克萨斯全球总销量约908.7万辆,同比下降约4%。其中,两品牌电动汽车销量上升,同比涨幅约12.3%。目前,电动汽车销量占两品牌总销量约23.7%。

该财年,丰田的收入同比下滑约8.9%,但净利润却有所上升,同比涨幅约10.3%。具体到上一季度,丰田的业绩增长则更为可观:今年1-3月,丰田与雷克萨斯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约19.1%,净利润同比大增约137.4%。

在疫情蔓延、芯片荒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丰田上一财年及上季度的业绩增长难能可贵,而其中的一大驱动因素则是丰田在中国市场业绩的高速增长。

上一财年,丰田及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大增近30%,运营收入接近翻倍。今年1-3月,两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及利润增幅进一步扩大:汽车总销量大增约74.8%,运营收入是上一年同期的3倍。

丰田对于2022财年的预期同样较为乐观。该公司预计,2022财年丰田与雷克萨斯汽车总销量将增长约5.6%,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约29.9%;本财年,公司预计收入将增长约10.2%,净利润将增长约2.4%。

除了中国市场的贡献外,丰田近期的业绩高速增长还得益于另一因素:其对于全球芯片荒早已“未雨绸缪”,从而稳妥地度过了近期芯片供应紧缺的危机。

手中有“芯”,心中不慌

丰田的未雨绸缪开始于2011年。当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及同期的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丰田的供应链,导致丰田花费了约6个月才恢复正常产能。经历了此次事件后,丰田便开始调整其供应链战略,增加关键材料的储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丰田曾是汽车行业“准时制”(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领导者。准时制生产方式又被成为无库存生产方式,倡导车厂减少零件积压、节省仓库空间,仅根据制造过程中的迫切需要采购零件以节约成本、扩大收益。在丰田的带领下,准时制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生产标准,然而,在经历了2011年的供应链冲击后,丰田却是第一家脱离纯粹准时制模式的车企,开始大量储存包括芯片在内的关键零部件。

Photo by Christian Wiediger on Unsplash 

丰田从十年前事件吸取的教训,帮助其平稳度过了近期的芯片荒,汽车产量并未受到芯片供应紧缺的影响。而在本次芯片荒后,更多车厂也开始学习丰田不再崇尚纯粹的准时制,而是调整原有供应链及库存系统,扩大零部件储备。

在芯片储备上,丰田显示出了其谨慎、求稳的战略部署及态度,这种态度也同样也体现在了丰田面对科技竞争的战略决策上。

新能源造车计划:造车不是目的,碳中和才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火热之下,不论是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甚至一些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积极拥抱造车,然而,在大众认知中,丰田在造车浪潮中的态度一向比较低调及冷静,发展步伐也较相对较慢。

去年12月,丰田CEO丰田章男曾公开批评电动汽车行业的过度宣传,丰田章男认为,电动汽车的支持者并未考虑到发电本身以及从燃油车过度到电动车所需的成本。

丰田章男表示,如果现在日本所有汽车都使用电力,那么相关基础设施不仅将花费数千亿美元成本,日本的电力也将到夏天就会耗尽。此外,目前日本的大部分电力实际来自燃烧煤炭与天然气,这意味着过分倡导电动汽车对环境有害无益,甚至过快的电动车普及还可能导致现有汽车产业崩溃、数百万份工作流失。

丰田章男说:“当政客们在外面说‘让我们摆脱所有燃油车’时,他们真正懂其中含义吗?”

从他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丰田对待电动汽车前景并不一味乐观,相比于提高电动汽车产量,丰田更在意的是碳中和目标。

在本周的业绩发布会上,丰田首席数字官库夫纳的演讲正是围绕碳中和这一主题。库夫纳提出,丰田将致力于在2050年前达到100%的碳中和。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并不一定是造更多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也将是丰田中短期的战略重点。

该公司预计,到2030年,其在美国发售的汽车中超50%将是混动汽车,约30%将仍是燃油车,剩余小部分则是纯电动汽车。丰田表示,并不看好在未来十年间电动车在成本及便利性上能够赶超混动车及燃油车。

丰田的这一计划相比于许多竞争对手来说显得保守:此前,日产汽车曾宣布将在2030年代前期实现关键市场的所有新车型电动化;本田计划,到2024年,其在北美销售的车辆将100%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大众汽车则提出到2025年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

不过,丰田并未停止纯电动车型的研发。在本周业绩发布会上,丰田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出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7款丰田近期发布的bZ(别样自由)车型。在上个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丰田全球首发了bZ系列,并展出了该系列的首款SUV概念车bZ4X,该车型预计将在2022年中期在全球市场开始发售。

丰田的自动驾驶野心:不只造车,还要造城

相比于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谨慎态度及稳妥步伐,丰田在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投入就比较大手笔且概念超前了。

近年来,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并未间断。2018年,丰田曾向Uber投资约5亿美元,双方将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去年2月,丰田向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Pony.ai)投资了4亿美元,双方已合作在中国部分城市的公共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试点项目。

Photo by Alexander Londoño on Unsplash 

丰田旗下目前负责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研发的子公司名为“编织星球”(Woven Planet),这家公司前身是2018年成立的丰田高级研究院,由丰田首席数据官库夫纳领导。该公司在官网上介绍自己的使命为:“将硅谷的最佳创新与值得信赖的日本企业质量驱动价值观相融合,打造世界上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今年4月底,“编织星球”宣布以约5亿美元收购Lyf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此举不仅帮助前者吸纳了Lyft自动驾驶部门约300名员工,两家公司也将共享部分车辆数据,以促进此后“编织星球”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更大手笔投入则是今年4月开始动工的“编织之城”(Woven City)。

编织之城位于富士山旁,该地曾是丰田老厂区,占地175英亩。丰田预计,该城市将在2024年完工,将接纳包括丰田员工在内的真实住户,最多可容纳约2000人。丰田将在这个全新的城市研发及应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城市的能源供应将采用氢能源以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虽然已有不少车企及自动驾驶企业开始利用城市布景进行技术测试,但是专门为此建一座城市,且在这座城市安置真实住户,丰田还是全球首家。

丰田章男称,编织之城是他的“梦想之地”。这座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中将安置各种传感器以帮助部署自动驾驶技术,此外,住宅中也将安置自动清除垃圾、自动填充冰箱等智能家居技术。整个项目成本可能超10亿美元,丰田此前宣布,将发售约46亿美元的债券帮助资助该项目。

作为车企来说,丰田建城市并涉足智能家居等技术已属非常跨界的尝试,但或许也显示出其更为宏大的野心。有业内评论认为,随着汽车与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越来越密切,参与城市建设或许能为车企打开新的市场及盈利来源。

当然,从中长期来看,丰田仍将解决如何将编织之城的技术成果转化到真实城市中的问题。2017年,谷歌曾提出Sidewalk Toronto项目,计划在多伦多湖滨建设一个占地约12英亩的智慧社区,其中将部署自动驾驶等技术。然而,出于对数据隐私的保护,该项目遭到本地居民抵制。目前,Sidewalk Toronto项目已停止运营。

不论如何,综合看丰田近期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新兴科技领域的战略动作,可以发现丰田这家老牌车企并非像外界一贯认为的那么低调,也并非已在科技竞争中落后。相反,其一贯谨慎求稳的战略中,也包含着像编织之城这样概念超前的大胆尝试。投资者或许可以预见未来丰田将在车企“科技战”中展现更多惊喜的创新。

 

参考资料:

Toyota FY2021 Financial Results

https://www.wsj.com/articles/toyotas-chief-says-electric-vehicles-are-overhyped-11608196665?mod=article_inline

https://www.wsj.com/articles/toyota-can-be-a-tech-giant-too-11620822553?mod=markets_lead_pos12

https://www.wsj.com/articles/most-toyotas-will-still-use-gasoline-in-2030-company-says-11620810856?mod=article_inline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1-05-lessons-disaster-toyota-chip-shortage.html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4-26/a-city-tailor-made-for-self-driving-cars-toyota-is-buildin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