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拜登经济战略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与中国的竞争实力,但是会加深社会分化


彭博作者Noah Smith的文章指出,拜登的经济计划,本质上是希望即提升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又改善服务业普通工人的境地,他认为这种针对双轨经济的双轨计划是适合美国的,但是也会造成美国的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实际上,这种希望美国统吃的作法,是否真的可行,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拜登的经济计划,承诺将美国经济分为提高生产率的行业和提供大量就业的行业。这是对美国面临的来自技术和全球经济变化的压力的合理回应,但也有可能造成在这两类行业工作的人之间的社会分化。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我试图对拜登的经济计划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提出一个总体设想。我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是“双轨经济”。

我从日本得到了这个想法,在那里,世界一流的出口产业,比如丰田汽车公司、松下公司和任天堂公司最终补贴了其他内向的产业,这些产业生产力低下,思维僵化,但却雇佣了大量的员工。日本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意中达成这种安排的,但我觉得,拜登正试图在这方面创造一些东西——为软件、生物科学和先进制造业等创新型知识产业提供研究资金和其他支持,但同时也支持以国内为重点的“关受经济”。

在当今世界,生产率提高最多的行业,并不是那些承诺提供大量就业的行业,这种分歧是有意义的。在工业革命期间,制造业在创新和生产率增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它也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对制成品的需求增长如此之快。

然而,今天的美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局面。最具创新性的行业,如软件、生物技术等不会雇佣那么多人。相反,越来越多的美国劳动力从事的是本地服务,如医疗保健、教育、零售和食品服务。这些部门受到疫情的冲击尤其严重,但总体趋势是,更多的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

这其中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自动化,新技术使机器更容易取代人类,而不仅仅是补充人类劳动。更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是全球化,随着亚洲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中心,美国在任何依赖大规模低薪组装工作的行业都无法在成本上与之竞争。美国不再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而是被迫成为世界研究园区,利用美国在研发和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方面的优势,在高科技产业中显示出竞争优势。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拜登想要用联邦政府的大笔研究资金来支持的高能知识产业,不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不会都像90年代人们梦想的那样成为计算机程序员,也不可能都成为实验室的科学家或经营高科技半导体实验室的人。

越来越明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会被雇佣,互相照顾——为彼此做饭,照顾孩子,提供娱乐,在我们年老时互相照顾,等等。当然,安装火警报警器或帮助人们提供理财建议,最终也属于这一范畴。

拜登希望通过促进护理工作的需求来推动这一变化。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这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但这有可能在知识产业和当地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之间,造成社会鸿沟。

这种差异已经在这些行业的薪酬差异中显现出来。根据求职网站Indeed的数据,加州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基本工资就超过13.5万美元,而儿童保育工作者的平均工资在1.9万美元到5.2万美元之间。

这种经济差距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分化,导致了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公司的招聘政策等问题上的政治分歧,科技公司被视为通往知识工人阶级的黄金特权世界的大门。

当你把经济分成两条轨道时,每个人自然都想跳上工资更高的轨道——但人们不可能全都适合。

但是,弥补这种分歧的措施也充满了危险。日本用其独特的金融和企业管理制度,来压制为丰田等顶级公司工作的员工的工资。这创造了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但当日本公司开始需要到国外寻找人才时,他们发现自己的薪水完全没有竞争力。

美国更有可能利用税收制度和政府福利来改善这些阶级不平等。但我们的企业越是被迫与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竞争对手争夺全球人才,它们就越需要有能力为那些可能选择去深圳的工人,提供奢华的生活方式。

美国只需要在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平等目标之间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但找到这条中间道路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应对的挑战。双轨经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它可能是美国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