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晚安,美国;好运,美国

 

Information-Justice|信 息 正 义              


 

记住,

失去工作并不是最糟糕的事。

最糟糕的,

是你在一个本该有人挺身而出的关键历史时刻什么都没做。

——乔治 · 克鲁尼

 
本篇收录于美国总统攻击美国 | 美国告急栏目
 

1950年代,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主持的参院听证会上的新闻档案照片(Smithsonian Magazine截图)

 

本文为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原创品。已开通快捷转载,欢迎转载、分享、转发。

 

文:临风
编:新约客,Brandi,溪边愚人
 

 

1954年的美国

 

今天,当人们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时候,他们心目中的美国很可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应该也包括1954年的美国。

 

1954年的美国正处于二战后繁荣的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强劲,汽车、家电、住房等消费品大量生产,中产阶级扩大,家庭收入增加,大量城市居民迁往新兴郊区,私家车普及,郊区生活成为美国家庭理想的象征。

 

当时,一加仑汽油大约是20美分上下,一辆雪弗兰轿车是2000美元上下。美国人习惯了分期付款的生活。

 

那时,一个所谓“标准家庭”就是:父亲工作,母亲做家庭主妇,两个或更多孩子,平均家庭年收入约在4000–5000美元之间,足以负担一套房子、汽车、孩子教育等。

 

这一年,海明威由于他的《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等名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黛丽·赫本由于她在《罗马假期》的演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当年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是《我爱露茜》、《拉网》(Dragnet)和《杰基·格里森秀》(The Jackie Gleason Show)。

 

“电视晚餐”(TV Dinner)也是这年的发明,方便人们边吃饭边看电视。

 

 

总之,1954年的美国似乎是一个充满乐观、自信和消费主义精神的社会。

 

对许多白人中产家庭来说,这是一段被后来称为“黄金年代”的时期,大多数白人都实践着“美国梦”。

 

但是,那也是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

 

相对于今天学校里“校园枪击事件应急演练”,1954年的学生们经常“核轰炸避难演练”,许多家庭建造地下掩体,对核毁灭的担忧成为国家安全的焦点。

 

 

1954年,麦卡锡主义的高峰

 

1954年,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开始举行电视听证会,调查美国陆军。麦卡锡声称陆军对共产主义“软弱”。

 

这年,来自威斯康辛州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成为这个时期最耀眼的公众人物。

 

他声称有大量的共产党员、苏联间谍和共产主义同情者渗透进了美国联邦政府、大学、制片业和其他地方。

 

他利用自己的职位指控、抹黑和召开听证会来声讨各阶层的政治敌人,把“红色恐慌”的情绪煽动到全国范围,导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他所施加的压力甚至迫使一位参议员在1954年自杀。

 

美国政治上猎巫的气氛跟今天川普政府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是,麦卡锡只是参议员,而川普丑化、恐吓、打压异己则是以总统的身份公开利用职权报复。

 

麦卡锡猎巫行动所制造的恐红病,后来被冠以“麦卡锡主义”,或称为“红色恐慌”(Red Scare)。

 

在“红色恐慌”下,只有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还能够说真话,那就是新闻媒体。

 

《红色恐慌:黑名单、麦卡锡主义与现代美国的形成》,今年3月出版,隐射美国今天的乱局。

 

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有一档美国新闻杂志和纪录片系列节目,称作“See It Now”(1951-1958),由爱德华·R·默罗(Edward R. Murrow)做主持人。

 

从1952年到1957年,“See It Now”荣获四项艾美奖,并有另外三次获得提名。

 

这个节目多次报道麦卡锡制造的“红色恐慌”。它1954年3月9日那天的播出最具历史意义,成为麦卡锡热退潮的转折点。

 

CBS主播爱德华·R·默罗。默罗于1954年3月9日播出的“See It Now”节目,对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倒台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数百万观众面前,默罗使用麦卡锡的讲话视频和麦卡锡自己的话,让全国观众亲眼看到,麦卡锡是如何在参议院听证会中滥用调查“共产主义颠覆活动”手段,构陷人入罪的。

 

默罗借用麦卡锡自己的话,揭露了其中的矛盾与伎俩,突出了麦卡锡指控中的漏洞、霸凌行为以及他对正当程序的漠视。

 

默罗在节目末了直接呼吁美国公众审视局势,抵制麦卡锡制造的恐惧与非理性。默罗指出:

 

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和开国文献,记住我们并非胆小之辈的后代——

我们的祖先敢于写作,敢于发声,敢于结社,敢于捍卫一时不受欢迎的观点。

我们不会被恐惧驱使,进入一个非理性的时代。

 

默罗总结:

 

“这位来自威斯康辛州参议员的所作所为,已经在我们的盟友之间引发了忧虑和不安,并大大助长了我们敌人的气焰。”

 

默罗说:

 

那么,这是谁的错呢?严格来说,并不完全是他的错。

 

他并没有制造这种恐惧的氛围;他只是加以利用——而且相当成功。

 

卡西乌斯是对的:‘亲爱的布鲁图,错不在于我们的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没有主动把握命运。’[注]

 

晚安,好运。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默罗每次结束节目的台词。)

 

[注]这句话引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尤利乌斯·凯撒》,卡西乌斯(Cassius)希望说服布鲁图(Brutus)反抗凯撒。莎翁原话是:“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that we are underlings.”——CassiusBrutus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亲爱的布鲁图,错不在于我们的命运(星辰),而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之所以沦为下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软弱。”

 

卡西乌斯的意思是说:

 

我们不能把命运的安排归咎于“星象”或“运势”(即天命、命运,或上天的安排),我们现在的处境(比如被凯撒压迫)并不是因为命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缺乏勇气、不去改变。

 

责任在我们,而不在星辰。

 

默罗引用这句话,是为了告诉当时的美国人:麦卡锡并不掌握我们的命运,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是时候了,我们应当起来反抗。

 

默罗(左)与“See It Now”搭档弗雷德·弗林迪(Fred Friendly),CBS档案照。

 

默罗最有力的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绝不能将异议与不忠(不爱国)混为一谈”。

 

这句话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它指出区分批评与叛国行为的重要性。吃瓜大众开始觉醒了。

 

这次播出让全美国公众看清了麦卡锡的手段,他的公众形象从吹哨人逐渐转变为一个毫无顾忌的煽动者,这导致他支持率下降。

 

默罗的报道证明了,电视可以成为调查性的新闻报道和监督公众人物的媒介

 

这次播出也鼓励了其他新闻记者纷纷仿效,走出“红色恐慌”,开始挑战麦卡锡的伎俩。

 

之后,麦卡锡于1954年4月6日出现在“See It Now”节目中,直接面对镜头发表讲话,未受任何打断。

 

他(毫无根据地)指责默罗是共产主义者,这明显是狗急跳墙。

 

默罗成功地引蛇出洞。

 

在随后的节目中,默罗作出回应,明确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并指出任何批评或反对麦卡锡参议员手段的人都会被指控为共产主义者。

 

自此,局势逆转,麦卡锡本人遭到调查,原因是陆军对他及其所作所为提出指控。

 

纵使如此,CBS还是受到了很多外来的压力,节目赞助商退出,节目播出时段被修改缩减,广受欢迎的“See It Now”受到冲击。

 

可见,制造“红色恐慌”的势力和影响力有多大。

 

在美国,能够坚持操守的新闻界不是个“请客吃饭”的行业!

 

更重要的是,由于公众的不满情绪,加上默罗的节目和“陆军-麦卡锡听证会”,导致参议院于1954年12月表决谴责麦卡锡,基本结束了他的政治影响力。

 

“陆军-麦卡锡听证会”,约瑟夫·麦卡锡(左)在听证会上与罗伊·科恩(Roy Cohn,律师,麦卡锡的打手,他也是川普的导师)交谈。(采自维基)

 

回头看,默罗的“See It Now”节目并非仅仅“打倒”了麦卡锡,它更树立了一个范例:

 

电视新闻报道在影响公众舆论和监督权势人物方面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为对争议性议题进行深入、负责任的报道树立了新的标杆

 

纵使打压不断,新闻自由依然是维护美国自由民主的重要基石,从来就是,一直是!

 

 

乔治·克鲁尼与《晚安、好运》的百老汇秀

 

早在2005年,克鲁尼与葛兰·海斯洛夫(Grant Heslov)就共同撰写了《晚安、好运》的电影剧本,克鲁尼导演,他也参加了演出,只不过他的角色不是默罗,而是默罗的搭档弗雷德·弗林迪。

 

影片海报(采自《维基》)

 

影片聚焦于“媒体责任”这一主题,并探讨了美国新闻界对政府政策表达异议时会发生什么。

 

影片的片名取自默罗在节目中惯常使用的结束台词。

 

这部电影获得大量好评,非常成功。该片获得了六项奥斯卡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今年纽约百老汇的《晚安、好运》就是克鲁尼与海斯洛夫将电影改编成了舞台剧,由克鲁尼亲自扮演默罗。

 

当人问克鲁尼,为什么在电影里他没有扮演默罗时,他说:默罗身上有一种厚重感,而我42岁时还无法具备——我做不到。

 

默罗在二战期间通过从伦敦战火中的现场广播报道,赢得了这种厚重感。

 

42岁的克鲁尼无法替莫罗说话,63岁的他准备好了,他自觉有了那种“厚重感”,或许更恰当地说,“厚重的使命感”。

 

《晚安,好运》舞台剧海报

 

克鲁尼2005年制作《晚安,好运》电影是被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激发的,那么,20年后,他为什么又要重新拾起《晚安,好运》,改编为百老汇舞台剧呢?

 

在百老汇首演前的采访中,克鲁尼对记者说,故事的核心主题——新闻业必须监督权力——深深触动了现代观众。

 

他指出当前新闻业面临的法律和政治压力,例如针对媒体机构的诉讼,并表示这部舞台剧提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新闻业何时必须站出来?

 

当今媒体正面临来自川普政府的压力──如诉讼和恐吓,并被川普称作“菲克牛死”(fake news,假新闻

 

克鲁尼指出,这种状况“与麦卡锡时代令人毛骨悚然地相似”,因此该作品需要在舞台重现,以提醒世人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60分钟的专访中,克鲁尼直言:“ABC 刚与普政府达成诉讼和解,CBS 也被起诉……政府不喜欢新闻自由,他们从来都不喜欢。

 

这种状况“让人感觉就像麦卡锡主义重现”,他希望剧作能成为一种警钟。

 

克鲁尼还有一个个人的原因。

 

他的父亲、资深电视记者尼克·克鲁尼(Nick Clooney)从小教育克鲁尼要维护真相与新闻勇气。

 

正是这种家庭背景,让克鲁尼一直铭记:当民主的其他支柱失败时,第四权力必须成功

 

借助此次百老汇秀,他希望再次传递这一信念。

 

 

CNN主播安德森·库珀在片场的采访

 

六月初,CNN主播安德森·库珀在百老汇《晚安,好运》舞台剧的片场采访克鲁尼(油管截屏)

 

在CNN主播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的片场访问中,克鲁尼表示特别珍视能够用默罗的话来表达他的心情:

 

我有幸说出的话,其实原本是默罗说的。

你知道,默罗代表了我们最好的那一面。

他说话的方式,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在关键时刻也能拥有的那种表达能力。

 

 

谈到观众的反应时,克鲁尼说:

 

你可以感觉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从椅子上前倾着身体在听。

到最后,整个前排都在哭,他们哭得稀里哗啦。

我想,他们是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一种共处一室、一起聆听并讨论‘我们最好的一面’的机会。

 

似乎,当自由即将失去的时刻,默罗的话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库珀问他:你觉得默罗如果看到今天CBS所受到的遭遇,会怎么想?

 

克鲁尼说: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比尔·欧文斯(Bill Owens)[注]在辞职前几天还在这儿。他是 CBS 的前执行制片人。

 

他来访的时候我对他说:

 

“你要记住,这部剧中很多角色,正是创建《60分钟》的那一批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坚持做这件事而失去了工作,或者说,他们被大大边缘化了。但这项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记住,失去工作并不是最糟糕的事。

 

最糟糕的,是你在一个本该有人挺身而出的关键历史时刻什么都没做。

 

我有一些朋友曾在尼克松的“敌人名单”上。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看这件事?”(因为你知道,川普会在推特上攻击各种人,他也攻击过我。)

 

他们总是说,他们为此感到骄傲。

 

如果没上那份名单,他们才会觉得羞耻。

 

我想对我们的孩子说,在那个时代,在那一刻,我站在了那里。

 

不管那样做是否有效,不管结果如何,至少那不是出于懦弱。

 

我没有逃避作为美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注]比尔·欧文斯是CBS60分钟执行制片人,4月22日宣布将离开CBS新闻部。欧文斯在CBS新闻部工作近四十年,他的辞职是在川普起诉CBS的压力下做的决定。欧文斯表示:“很明显,我将无法以我一直以来的方式继续主持这档节目。”

 

乔治·克鲁尼在百老汇演出《晚安,好运》。

 

特别触动的是,当库珀问他:“你希望观众离开剧院时能带走些什么?”

 

克鲁尼说:

我想,人们能记住一件事就很好了:我们曾经也身处困境,但我们挺过来了。

 

你想想,如果你是1954年的新闻记者,你一定也会感受到压力。

 

真的,那是切身的压力,而且很有可能会有人指控你是共产党……这种恐惧的情绪——

 

其实,对我们造成最大伤害的,不是他们在做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在做什么。

 

我们如何回应压迫、剥夺自由、起诉、抓捕、滥权、谎言、暴力、恐吓,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停止理性思考,我们的心灵充满仇恨,我们的意志受到桎梏,我们一个劲地自我审查(self censor),那么,我们就已经输了。

 

但如果我们能像默罗那样,在强大的压力下仍然敢讲真话,仍然能够冷静思考,依然能够执着地与强权抗争,那么,美国或许还有希望。

 

不要指望一位明君来拯救美国,美国的未来将被今天的我们所定义。

 

命运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还是掌握在“We The People”手中?

 

或许默罗1954年3月9日在“See It Now”节目的结尾所说的可以贴切地用作这篇小文的结尾:

 

卡西乌斯是对的:“亲爱的布鲁图,错不在于我们的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没有主动把握命运。”

 

晚安,好运。

 

新闻自由能否受到保护和尊重,永远是民主社会的试金石。

 

今天能否保护新闻自由,就看你和我了

 

 

参考资料


McCarthy’s Downfall: CBS ‘See It Now’ – 195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C0mbTBX2I

 

Edward R. Murrow – See It Now (March 9, 1954), last two minu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wGQGM9X69o

 

Edward R Murrow’s final reply to Senator Joseph McCarthy’s See It Now appearance April 13, 195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j6iTN7Tkw

 

George Clooney: The 2025 60 Minutes 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aLYLOps8I

 

In his Broadway debut, George Clooney tells the story of pioneering journalist Edward R. Murrow 

https://www.cbsnews.com/news/george-clooney-edward-r-murrow-broadway-60-minutes-transcript-2025-06-08

 

George Clooney predicts what will happen to ‘Trumpism’ after Trump’s ter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qyok42xo

 

Entrertainment: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s’ 1950s Story of Media Intimidation Eerily Relevant in Trump’s America 

https://www.insighttrendsworld.com/post/entrertainment-good-night-and-good-luck-s-1950s-story-of-media-intimidation-eerily-relevant-in-t

 

Mr. Clooney Goes to Broadway 

https://www.townandcountrymag.com/leisure/arts-and-culture/a64259718/george-clooney-broadway-good-night-and-good-luck/

 

CNN to air George Clooney’s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Broadway play live on June 7 

https://www.cnn.com/2025/05/15/entertainment/george-clooney-broadway-play-cnn-televise

 

“60 Minutes” executive producer Bill Owens to depart network 

https://www.cbsnews.com/news/60-minutes-executive-producer-bill-owens-to-depart-cb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