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杂志报道了康奈尔大学华裔政治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她代表了美国学界和政界在中国政策方面的一个正在兴起的小众分支。白洁曦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正在促成 “行动-反应的螺旋”,这对两个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
两年前,白洁曦给她母亲打了一个电话,改变了她的职业生涯。
她的母亲是一位住在西雅图的癌症研究者,她告诉白洁曦,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加,她对外出感到恐惧。
白洁曦说:“她就是不想在街上走动,我感到震惊。当她考虑是否要在市中心走走时,这居然是她心中的想法。”
白洁曦想知道她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她说:“我在西雅图长大,这个城市一半是亚洲人,一半是白人,我从未觉得我的种族或她的种族是一个问题”。
作为康奈尔大学的政治学家和政府学教授,白洁曦以前曾研究过中国议题是如何在2010年中期选举中作为一个竞选话题崛起的,特别是在蓝领工作离开美国方面。
但她觉得,这股对中国的新一轮关注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扭曲美国社会的一种痴迷。
她说:“我们无法就立场达成一致,这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正在危及我们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活力,和吸引人才的能力。”
这就是白洁曦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新角色的开始。
她为大众媒体写作,并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她享受一年的学术休假,并获得了一个研究院职位,使她能够在拜登政府时期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的高级顾问,帮助制定美国对华政策。
她很快就说,这12个月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经历,而且拜登政府对她的想法持开放态度。她说:“话说到了,想法也有。但是有两股力量:一种是竞争和击败中国的力量,另一种是我们站在什么立场的力量。我认为这届政府的第二种力量比较弱。”
8月,这位41岁的女士在《外交事务》杂志一文中发表了她的担忧,这使她成为越来越多中国问题专家中的佼佼者,这些专家担心美国外交政策因不健康地将中国视为威胁而受到影响。
她的文章题目为《中国陷阱》,详细描述了她的担忧,即美国与中国的每一次互动现在都被看作是一场零和游戏。这部分原因是中国自己的行动,例如,在南海进行军事化,威胁台湾这个民主岛屿,以及未能开放其经济。
同时她写道:“但要完整的阐释这个问题,也必须承认美国政治和政策的相应变化。”
这包括逐年增加的一系列惩罚性措施,包括关税、对中国官员的制裁和对文化交流的限制。其中一些政策开始于特朗普政府,但在拜登政府下几乎没有改变,而是增加了新的限制。
最令白洁曦担心的是,拜登总统似乎也在逐渐放弃几十年来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现在两党中的许多人都认为台湾几乎应该得到美国的无保留支持。拜登曾在四个场合谈到美国有责任保卫它,这是自1979年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最明确的政策。
虽然每次发言都被白宫收回,后者表示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但这种重复让人很难相信拜登只是说错了话。
白洁曦告诉我:“我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行动-反应的漩涡中,每一方都觉得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表明其严肃性。我们正在走向一场危机和灾难,这将破坏全球经济。”
在华盛顿两党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对抗中国的罕见共识下,白洁曦已成为一种坚定而有分寸的反对派。
就在十年前,这种华盛顿的共识观点还仅限于少数右翼评论家和分析家,但作为美国外交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现在成了看待中国的主流方式。正如白洁曦在她的《外交事务》一文中所指出的:“更加激烈地反对中国,可能是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唯一可以达成共识的事情。”
在许多方面,这种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已经将南中国海军事化。正在建立一支远洋海军,正在用其外交官充斥全球各种国际机构。北京正在威胁台湾,发起了胁迫性的运动来同化少数民族,例如在西部的新疆地区通过残酷的再教育训练营,还镇压了寻求结束近三年新冠病毒封锁的和平抗议者。
许多其他国家也降低了与中国的关系,这表明这个问题不是华盛顿的群体思维所造成的。
但关于中国已经改变的解释并不完全具有说服力。正如中国问题专家、外交官谢淑丽在她精心研究的新书《越界:中国如何破坏其和平崛起的》(Overreach: How China Derailed Its Peaceful Rise)指出,中国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和在国内的镇压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北京开始对岛屿进行军事化,并实施成为永久扼杀异议的措施,但美国政策的变化在十多年后才开始出现。
正如白洁曦在她的《外交事务》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美国在奥巴马政府开始做出反应,在2011年宣布从中东向亚洲的“转向”。不过,即使在特朗普上台后,与中国的关系仍然基本没有改变。他用极端的语言来描述中国,说中国要“强奸”美国。但直到他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大败之后,才释放出真正的鹰派政策。
当新冠病毒威胁到他的连任时,特朗普的措施变得更加严厉。在最初赞扬了习近平对病毒的处理后,特朗普突然开始攻击中国,使用粗鲁的语言,似乎在推动反亚裔的仇恨。
他的政府还采取措施削减与中国的接触点,如取消富布赖特学术交流项目和和平队在中国的项目(一个美国政府的志愿者经济援助行动),减少中国记者的数量,并关闭一个中国领事馆。所有这些都招致了报复性行动。
白洁曦指出:“美国高级官员在演讲中暗示政权更迭,呼吁采取措施,‘赋予中国人民权力’以寻求不同形式的政府,并强调‘中国历史包含中国人民的另一条道路’。”
许多人认为拜登的当选将改变美国的政策,但有两件事使之化为泡影。
一件是中国自己的好战行为。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重新卷入了与邻国的争端,与印度的边境小规模冲突,入侵台湾领空,以及派遣武装船只进入日本领海。
但拜登政府也回避了直接接触,更倾向于在与中国进行实质性对话之前恢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新政府与中国官员的首次会晤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他的中国同行杨洁篪,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进行的一场似乎是精心策划的争吵,布林肯对中国进行了口头攻击,这引起了中国方面愤怒的反击,这一切都是在国际媒体面前发生的。
白洁曦说:“美国的全球敌人经常变换。本届政府一开始就说是中国,但后来不得不修改国家安全战略以反映乌克兰危机。所以现在我们有一个迫切和长期的威胁。”
鉴于拜登组建的团队,这种更强硬的路线并不完全令人惊讶。其中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度-太平洋事务联合协调员库尔特·M·坎贝尔,他认为与中国的竞争有助于避免美国的衰落。
坎贝尔和负责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埃利·拉特纳在2018年共同撰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与中国接触是一种有缺陷的战略。这个团队的另一个关键成员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国事务主任拉什·多希,他撰写了一本有影响力的书,认为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在谋划超越美国。
这些都是被社会学家大卫·M·麦考特称为“战略竞争者”的中国政策专家小组的关键成员。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麦考特指出了另外三个群体。一个是过去多年的老“接触派”,他们帮助形成了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处理中国问题的主导流派。另一个是“新冷战派”,他们长期以来一直鼓动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最后一个群体,即“竞争共存派”,是白洁曦和新思维的源头。
麦考特告诉我,他最初想称他们为“新接触派”,但成员们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因为 “接触”这个词在华盛顿被玷污了。相反,他们承认美国正在与中国竞争,但也必须找到一种与这个新兴超级大国和平共处的方式。他们毫不掩饰地主张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
11月,布鲁金斯学会的三位研究员共同撰写了一篇文章,声称“仅从竞争的角度看待这种关系是一个错误”。当月,哈佛大学举行了一次名为“共存2.0”的会议,白洁曦和其他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呼吁采取新的方法来管理中美关系。
在这些持怀疑态度的声音的世界里,白洁曦已经成为一个明星。她被邀请参加世界各地的会议,出现在播客和推特空间中,并定期撰写评论文章。
麦考特说:“白洁曦正在为这种较新的、较年轻的、以政策为重点的中国观察者发出声音。这是一个新的群体。它不是‘老中国通’。”
11月14日,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亲自会面,这是拜登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按目前的低预期来看,这次会晤是成功的,拜登宣称他认为在台湾问题上即将发生冲突的风险很低。双方还同意进一步会晤,布林肯将在2023年初前往中国。
但从长远来看,有迹象表明关系在恶化。
众议院转为由共和党控制,预计将对中国进行调查和听证,例如,中国的一个实验室是否是造成新冠疫情的原因。这可能会招致中国的反制措施,使两国关系保持争议,双方都不愿意做出让步,因为害怕看起来软弱。
白洁曦说,“有越来越多的努力与中国人交谈。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时间都花在,如何做到这一点又不给人留下我们在让步的印象上。”
白洁曦很谨慎,没有专门指出拜登政府,她希望她的工作可能会被看到。她说,《外交事务》一文的目的,是鼓励政府中那些因为担心那种强硬共识而很难做出更有分寸决策的人。
她说:“我觉得很多时候,私人讨论是在公开讨论的阴影下进行的,这使得事情很难完成,我的一个目标是使这种讨论成为可能”。
具体而言,白洁曦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缓解紧张局势,应该反对国会正在进行的提高台湾外交地位的努力,并阻止高级官员访问台湾,例如即将离任的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最近的访问。
更广泛地说,美国应该愿意为中国更好的行为提供奖励,而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惩罚,并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建立更多的定期联系。
在承认中国行动的同时,白洁曦说,美中发生灾难性冲突的风险太高了,我们不能不进行全方位的外交压力。她说:“那些采取宿命论做法的人必须问问自己,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认为,如果不测试一下存在替代方案的主张,那就太糟糕了。”
对于那些广泛赞同她观点的人来说,白洁曦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变化,因为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害怕被视为为人怯懦或对中国软弱。
苏珊·桑顿说:“她非常勇敢”。她是一名退休的美国高级外交官,现在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访问讲师。“你真的很难批评拜登,因为可能另有隐情。但问题是你不能做有一点差异的决策,因为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成为对手的弹药。”
一些中国观察家也对习近平是否希望进行对话持怀疑态度。
在哈佛大学的会议上,白洁曦和几个人一起参加了一个小组,他们被问及对她在《外交事务》上的文章的看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说,他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表明中国想要进行互惠,并列举了中国拒绝讨论有意义的军备控制。
埃里克森说:“我很难过地说,我没有看到与习近平治下的中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基础。”
尽管她选择了公开发言,但白洁曦仔细地调整了她谈论自己关切问题的方式。她看到其他亚裔美国人的声音是如何成为种族攻击的目标的,因此,她努力使她的论点尽可能地符合事实和政策。虽然她不觉得自己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但她担心美国的言论和攻击会升级。
例如,她限制自己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因为她看到其他亚裔美国人是如何受到攻击,被指责为双重忠诚和缺乏爱国主义。当然,她的母亲的担忧仍然在她的脑海中。
她说:“我不想成为螳臂当车的那只螳螂,但这件事太重要了,我不能在这场对话中保持旁观。”
“虽然我是一名学者,但我也是一名公民,我非常担心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与中国日益增长的敌意和对抗。我不是在利用这种紧张关系,但我希望这种观念能够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