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印度能否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来威慑中国?(收费)

2020年,中印两国在拉达克地区发生的边境暴力冲突,为新德里敲响了警钟。但《金融时报》报道:一些防务观察家认为: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印度仍然做得不够好,花费也不够多。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者确认其中事实。

直到2020年春天为止,中国和印度都采取了精心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在中印边界出现紧张局势,在印度和中国接壤的北部边境那里,两国在近六十年前曾打过一场战争。

在沿着印度和中国均称为实际控制线的有争议的边界上,士兵通常会在没有武装的情况下进行巡逻。这条边界位于印度领土拉达克以及中国的西藏和新疆这两个省级行政区之间,士兵们有时会在缓冲区留下烟盒或其他带有本国语言的垃圾,向对方表明他们曾经到过那里。

当印度武装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巡逻队实际相遇时,他们会各自打出横幅,警告对方已经侵占了自己国家的领土,并命令对方撤退。

但在2020年4月和5月,中国军队打破了这种现状,他们切断了印度人在拉达克东部的一些传统巡逻路线。大声的争吵和拳脚相加,升级为士兵们用棍棒和石头相互攻击。据报道,在冲突结束时,有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国士兵阵亡。

中国与印度边界地图。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冲突在新德里仍有回响,分析家们说,不能排除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未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上周五(12月9日),双方在东北部边境发生“对峙”,导致有人员轻微受伤,据一位熟悉该事件的人说:这是两年多前对峙以来的第一次。

2020年发生在加勒万河谷的事件给印度的军方和行政机构敲响了警钟,让他们认识到未来与中国及其装备精良的武装力量发生更广泛对抗的风险,以及采取针对措施的必要性。印度还禁止了几十个由中国企业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这是在莫迪政府认为在技术方面也在进行竞争,从而加强其防御的一部分。

战斗力:两国的数百万大军

中印两国军事人员数量对比。中印现役军人规模对比为203万:146万;武装警察及准军事部队规模对比为50万:255万;预备役规模对比为51万:115万。其中,中印两国现役正规军的陆海空三军规模对比分别为,96.5万:123.7万;26万:7.1万;39.5万:14万。图源:金融时报

2014至2016年领导印度陆军北方军区司令部的迪普拉·胡达(Deependra Hooda)说:“这对印度方面来说是一个冲击。”

他指出,上一次中印在边境地区发生致命冲突是在1975年,“印度肯定已经进行了反思,不仅仅是反思,而且是重新调整部队,印度优先考虑北部战线。”

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印度将六个陆军师从与宿敌巴基斯坦交界的北部战线重新部署到拉达克北部。

去年,时任印度国防参谋长的比平·拉瓦特将中国描述为印度最大的安全威胁,并称中国人正在“(印度领土上)建设村庄,可能是为了让他们的平民或军队在未来,沿着实际控制线方向安营扎寨。”

译注:2021年12月8日, 印度首任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乘坐的米-17直升机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坠毁,同机共有14人,包括拉瓦特的妻子。两人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上周访问德里时,在德国的关切中提到了中国“在与印度的边界上建设他们的军事基础设施……”,这表明,要么这个议题是她心中的头等大事,要么她的东道主印度同行已经向她介绍了这个问题。

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执行董事德鲁瓦·贾伊尚卡尔(Dhruva Jaishankar)说:“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中国在那场边境战争的几十年后,被印度公众和政策制定者视为一个明确而现实的挑战。印度公众更广泛地认识到,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能仅靠外交协议来约束,而需要印度采取相应的军事和经济措施。”

中印两国同步飙升的军费开支

中(深蓝色)印(浅蓝色)两国的军事支出逐年对比,以当前美元价格为基础重新计算绝对支出对比值,并设定2010年为基准,设定各国初始值为100。可以看出在全球前五军事大国中,只有中印两国军费几乎不间断增长,且保持同步。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图源:金融时报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的数据,印度的国防开支在十年间已经增加了50%,从2011年的496亿美元增加到了去年的766亿美元。

在同一时期,印度超过了俄罗斯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预算开支规模国家。尽管印度当前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中国的国防支出几乎是印度的四倍。不过,印度国防支出仍在增长;在政府今年2月份的预算中,国防拨款增加了近10%。

新德里的优先事项是使印度军队现代化,但也要确保印度拥有可持续的军事工业能力。这是旨在建立本国制造业的更为广泛的“印度制造”行动的一部分。分析家们说,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关键的弱点,即印度对俄罗斯武器和弹药的强烈依赖依然存在。

因此,印度加强了长期以来的国防供应商多样化战略,包括对法国和以色列。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仅几个月,印度就与美国签署了一项新的国防协议。同时,印度也正在推进“本土化”努力,以建立国内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

然而一些分析家认为:在为与中国的潜在对抗方面,印度做的准备仍然不够,钱也花得不够。特别是一些观察家警告说:莫迪总理需要做出选择,究竟是先将印度武装部队现代化,还是先将武器装备本土化。

他们说,试图同时做这两件事有可能缓不济急,使印度军队暴露在中国强大得多的军队面前。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苏尚特·辛格(Sushant Singh)说:“通过调整军队的部署方向,印度能够避免任何进一步的尴尬或领土损失。但印度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来增强其军事力量。”

印度自制武器

印度建立本土军事工业的努力,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印度刚刚独立的时候,当时印度开始利用外国技术来开发自制武器,包括一型作战飞机和一款自动装填步枪。

但只有印度的国营企业被允许进入国防工业领域,整体而言,印度国防工业本土化进程停滞不前,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装备进口国之一。

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使加快本土化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为了激励本国的国防生产,2020年8月,印度开始对数百种军事装备的部件实行渐次生效的进口禁令,清单很长,从弹簧到监视设备和巡逻艇都有。其中一些禁令几乎立即生效,其他禁令最晚将于2032年生效。

中印空军力量对比。图为军用固定翼飞机对比,每一个飞机图标代表10架飞机。深蓝色为轰炸机、浅蓝色为战斗机、蓝色为兼具对地打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红色为攻击机、粉红色为电子战机、绿色为情报、监控和侦察类飞机、橘红色为反潜机、灰色为军用教练机。图源:金融时报

前印度陆军少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的副教授阿尼特·穆克吉(Anit Mukherjee)说:“新德里有一种理解,即依赖其他大国不利于战略自主。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有自己的国防能力,因为不仅仅是俄罗斯,任何其他国家向印度提供主要武器的状况,都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外交政策选择。”

然而,印度摆脱俄罗斯武器供应的过程一直很缓慢,因为俄罗斯的弹药大多比西方替代品便宜得多,而且印度也需要维持着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期的常规武器装备系统。

最终,印度的主要武器装备可能会被本土的国防生产所取代,以配合“印度制造”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要在本国制造的推动,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印度人的‘印度制造’行动带来了一些风险。如果你试图打开一个开关,说所有东西都必须在印度制造,那么你能在不失去之前有的优势的情况下,快速做到这一点吗?”

一些印度亿万富翁所拥有的企业集团,已经开始进入国防领域。这些私营企业加入到了国营部门之中,比如制造“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以及制造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俄罗斯-印度合资企业布拉莫斯(BrahMos)。

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在2015年启动了一项国防和航空航天业务,现在正与以色列的埃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合作,以制造无人机。阿达尼还与因开发乌兹冲锋枪而闻名的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合作,在印度生产机枪和突击步枪。

塔塔集团的航空航天和国防部门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建立了着眼于长期的合资企业,为美国企业生产飞机部件。但最近开始设计和建造印度自己的飞机和武器系统,包括无人机和火炮。

塔塔先进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苏卡兰·辛格(Sukaran Singh)在谈到军事技术开发时说:“坦率地讲,我们是在没有任何订单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政府资助。”

中印海军力量对比。深蓝色为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浅蓝色为其它类型的潜艇(包括攻击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深红色为航空母舰,粉红色为巡洋舰(外界视中国的055型驱逐舰为巡洋舰),红色为驱逐舰,灰色为护卫舰。图源:金融时报

印度制造军事装备的能力现在涵盖了轻型武装直升机、战斗机、坦克和火箭。今年9月,莫迪在南部科钦港举行的印度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的启用仪式上,称赞其为“本土潜力的象征”,根据海军的说法,这艘航母中75%的部件由印度工业制造。

然而,一连串本土生产的直升机在训练飞行中坠毁,最近一次事故是在10月造成5人死亡。这些挫折凸显了印度在试图建立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军队时所面临的挑战。

战争的成本

印度国防预算超过三分之二的比例用于陆军、海军和空军人员的薪金、养老金和日常给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用于装备系统和武器的购置。

译注:长期以来,普通印度士兵一样可以服役17年,相比一般国民,享有着丰厚的养老金、健康、教育等福利。这也使得目前印度军队仅养老金开支就已经达到了年度国防预算的1/4,极大地影响了印度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为了彻底改革其成本结构,印度军方在6月推出了“烈火之路”征兵计划(Agnipath),根据这一计划,士兵以短期合同招募。但在第四年结束时,只有25%表现优异的军人可以获得随后的职业军事生涯(15年)。

这一改革计划被证明是不受欢迎的,引起了印度几个邦的抗议,并激怒了邻国尼泊尔,尼泊尔根据一项可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的协议为印度空军提供着廓尔喀人。

对莫迪来说,即使有一个更具侵略性的中国,增加国防开支的论点也是很难被实际推行的。

对于这位总理领导下的印度民族主义政府来说,在大炮和黄油之间的选择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经济发展和提高印度穷人的地位,是他的印度人民党(BJP)向选民宣传的核心部分,也是他2014年上任以来的合法性所在。

在印度士兵遭到致命袭击后,这位印度领导人于2016年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外科手术式打击”,此后印度人民党一直将此作为其强硬国家立场的证明。

然而,中国是一个强大得多的对手,印度人承认他们难以超越,更不用说战胜了。分析人士说,这种计算很复杂,因为只有通过持续的、比中国更快的经济增长,就像印度目前所做的那样,印度才能负担得起更大规模的国防开支。

国防分析师安加德·辛格(Angad Singh)说:印度军方和印度民间每个人都在关注乌克兰,“他们看到了战争的代价并意识到,‘我们负担不起’。”

升级的风险

对于新德里来说,至少在短期内的目标是避免对抗,因为对抗会暴露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国防能力的差距。

莫迪不想与习近平发生冲突,如果有一张牌可以扰乱他的政府并严重削弱他的政治地位,那就是中国。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一本关于印中边界争端的专著作者马诺伊·乔西(Manoj Joshi)说:“他们对中国人非常谨慎。”

然而,一些分析家认为,与中国发生新的冲突是可能的,而且不仅仅是在拉达克地区。分析人士认为,在偏远的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为“藏南地区”)的风险最大。12月初在那里也发生了冲突事件。印度的部队在那里分布得比较稀疏,基础设施也不太发达,而且整个地区被中国视为西藏的一部分,并声称是其领土。

威胁并不局限于边境地区。从距离孟买约2000海里的吉布提港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的海军舰艇停靠在那里,这表明未来中国也可以在印度洋投射其力量。

印度的海军规模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小部分,而且其装备特别需要投资。印度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即苏联建造的超日王号航空母舰(又称维克拉玛蒂亚号)正在维修中。莫迪政府启用了第二艘航母“维克兰特”号,但它还没有准备好让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降落,飞行员目前正在果阿的一个基地进行试飞。

今年印美两国要进行联合军事演习,选址在距离中国边境约100公里的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中国本月强烈反对了这一演习,凸显了冲突的风险依然存在。

印度政府回应说,印度“选择与谁演习,就可以与谁演习”,在这个问题上不会给第三国以否决权。一位美国官员在提到中国的反对意见时也说,这“不关中国人的事。”

印度希望在未来几个月里与中国的沟通不会比这更激烈,因为分析家们说,两者之间军事力量的失衡状况仍未改变。

马诺伊·乔西说:“中国人把美国看成是他们的真正竞争者。这对印度来说是个麻烦,因为中国为对付美国而部署的努力和资源,将给中国带来印度无法企及的能力提升。”